首页 > 宁波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宁波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亭溪岭古道北起横溪镇周夹村,南至东钱湖镇城杨村,古道所在山地高约300米,长约1600米,宽约2米,全部由人工将鹅卵石和小石块一段一段铺设而成。整个岭势东南高峻,西北坦斜…[详细]

上水岙窑址

上水岙窑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上水村境内。2016年2月至11月,为配合宁波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永久会址项目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所在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上水岙发现并清理龙窑窑炉两条,出土大批精美的越窑青瓷器和窑具等遗物。上水岙窑址的发现,不仅极大提升了作为越窑三大生产中心之一的东钱湖窑场在越窑青瓷体系中的历史地位,也提升了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达到了…[详细]

袁牧之故居

袁牧之故居位于海曙区南郊杨家桥巷1号,2003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袁牧之故居主体建筑坐西朝东,朝南北的外墙均为五级马头墙,高耸且威严,底部由长方形青石作基石。大门的青石门框的门楣左右各有雕饰。经过1.6米、进深2米多、两边均有雕饰的门拱,一幢拥有亮堂天井的“五间两弄硬山式”结构的晚清建筑展现在眼前。故居虽然长年失修,木柱生漆斑驳,老墙苍苔荫荫,但不难领略构造精细、雕塑有致,高低…[详细]

徐时栋故居(烟屿楼)

徐时栋故居,坐落在宁波月湖西岸边桂井巷口旁,古屋坐西朝东,五间二弄,上下二层,书藏楼上,他家住月湖烟屿洲,其藏书片名,有藏书六万卷,他不但收集名家的著作,还留心收集乡帮文献,并立有:勿卷脑,勿折角,勿唾揭,勿夹别纸,勿作枕头,勿巧式装潢,勿率意涂沫,勿出示俗子,勿久借他人.之约.徐时栋(1814-1873),字定宇,同叔,号柳泉,鄞县人(现宁波鄞州区),是清代浙东著名的学者、方志学家和藏书家.平生…[详细]

云石街杨宅

云石街杨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云石街29号,建于清代。2003年8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点。杨宅的原主人为杨坊,字憩堂,是上海开埠后显赫一时的第一任官僚商人。卢氏抱经楼因战乱散佚时,他出银2600两购得十之七八,遗命无偿归还卢氏,并资助光绪《鄞县志》雕刊。…[详细]

万氏别第

万氏别第位于宁波海曙区尚书街53号,1999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据考证,此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系万言之子万承勋所建。万氏为甬上望族,名人辈出,万言为浙东学派圣地白云庄主人万邦孚的曾孙、万斯同的侄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正屋为重檐硬山式,系四合院建筑,具有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特色。其正屋用竹篾泥壁分割墙,系清早期建筑手法。1989年万氏第二十世孙、香港知名人士万春光先生敬献“翰林”…[详细]

袁宅

袁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月岛7、14、16号,1999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系清道光时期建筑,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倒座、正厅、厢房、附楼等。据调查,此宅原主袁仰周在道光年间官至道员,清代文学家姚燮曾长期寓居于此,并名其居处为“枕湖草堂”,与甬上文士组成“枕湖诗社”久负盛名。袁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工艺精湛。在老城区各类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详细]

冯氏节孝坊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是为了表彰应曰朋的妻子冯氏的节孝事迹而建。原为四柱三间形制,现存单开间,被包裹在水塔之中,残高6.8米,宽4.5米。…[详细]


安澜会馆

安澜会馆安澜会馆由宁波南号船商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捐资兴建,世称“南号会馆”,与北号庆安会馆并立相对,也是同业航海之人聚会和祭祀妈祖的场所。安澜会馆整体建筑坐东朝西,依次为宫门、前戏台、大殿、后戏台和后殿,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妈祖祭台其建筑风格与庆安会馆略同。山墙为观音兜,高大肃穆。戏台玲珑精美,大殿气势宏伟,卷棚、雀善、栏额都有精致的朱金木雕图案,显得富丽堂皇。明、次三间栋梁饰有描金…[详细]

宁波慈城镇半浦村周家祠堂,建筑面积1131平方米,2004年4月公布为江北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东钱湖堰、碶、坝群,包括莫枝堰堰、碶、坝,平水堰、坝,大堰堰、坝,前堰堰、碶,高湫堰。年代为宋。…[详细]

陶公梅泉位于东钱湖镇陶公村梅树下,井旁立碑,分上中下三段,下段为基座,中段刻“梅泉”两个大字,上款为“乙亥仲夏”,落款为“魏友棐题”。…[详细]

东钱湖畔有18座裴君庙,俞塘村裴君庙最为有名,且于2013年3月被列入为宁波市文物保护点。裴君者,裴肃也。其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位于村前金字山左侧(现前山庙坎…[详细]

灵佑庙,地处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背靠长乐里山,面对福泉山,是为纪念曾在此任县令的王安石而建。据民国《东钱湖志》记载:“灵佑庙,绿野岙之西,祀宋邑令王安石。”看到东钱湖灵…[详细]

袁家祠堂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同三村,是区级文保单位。袁家祠堂祠堂原名“亲序堂”,分门楼、大厅两进。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占地面积980.75平方米…[详细]

皎碶桥

皎碶桥位于鄞州区五乡镇皎碶何村大桥头后塘河上,为鄞东地区跨度最大的古代桥梁,昔有“鄞东第一桥”之称。该桥南北走向横跨于后塘河上,为一座2墩3孔石拱桥,桥身由长条石砌筑而成,雄健挺拔,如苍龙卧波。桥身上长满了藤蔓,为这座石桥增添了独特的美感。五乡名字的由来,五碶泄五乡之水”,故而得名五乡碶。后简化为五乡也叫鱼香。而在这五座碶桥当中,最有名的便是今天的主角鄞东第一桥之称的皎碶桥。…[详细]

昼锦桥

昼锦桥,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东李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桥梁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三跨石构梁桥,长10.70米,宽2.2米,高2.7米。…[详细]

长山桥

长山桥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长山村小浃江上,1990年被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山桥旧名永济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建,涉舣舟架木以济不通。现存的三孔石拱桥建成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该桥全长45米,面宽3.8米,每孔净跨7.2米。半圆形拱圈,用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上置栏,条石栏板,方形望柱。桥南堍有永济庵亭,壁上嵌有明万历和清嘉庆修桥碑记各一方,碑文已漫漶。…[详细]

宁波乐氏宗祠

乐氏宗祠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湖塘村,1991年被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为唐朝光化年间(898~901)大司马乐仁规与大司寇乐仁厚兄弟故宅,后遭火焚。清雍正十三年(1735)春,改建乐尚书宅前殿为乐氏宗祠。道光九年(1834)扩建修葺。宗祠坐北朝南,共有门厅、正堂两进,左右廊厢房各三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厅与堂皆为硬山式,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五开间;通面阔2…[详细]

朱家渡桥

朱家渡桥俗称“五眼桥”,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姚张村姚家斗自然村东北侧。南北向横跨小浃江,占地104平方米,为五孔石梁桥。全长49.2米,其中引桥长18.7米,正桥长30.5米,桥墩为木桩基础,条石叠砌,东西两头设分水尖,墩顶为二层伸臂石梁。朱家渡桥桥面由3块石板梁并列铺砌,两旁设条石栏板,望柱同栏板齐平,用榫卯结合,通体不施雕饰,简朴而厚重。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始建,现…[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