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及民国初年,境内大部分地域属五当召膳召地。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称为七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西部称三分乡,东部称庆义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西部称民裕乡,东部称民益乡。
1950年3月,称二区。
1958年7月,建钢铁、前进2公社;同年12月,2公社合并为新建公社。
1961年3月,新建公社拆分为下湿壕、新建2公社。
1984年7月,下湿壕、新建2公社分别改乡。
2005年12月,新建、下湿壕2乡合并为下湿壕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