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为贯彻落实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全市乡村产业“十百千工程”部署,在各区县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经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审核及网上公示,认定万州区分水镇石碾村等435个村镇(含已认定的1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重庆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
境内有一座桥,以“造福积德”之意得名。1958年命名为福德大队。1984年4月更名为福德村。2004年10月村组规模调整时福兴、新桥村并入福德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福德村……。 |
马营村四面环山,草甸连片,牛羊成群,时有野生动物出没,独具高山特色的巴山塞外风情。林木覆盖率81%。据传因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安营扎寨、娶妻生子“满月”而得其名。境内仍有东汉传承下来的“马扎营”、“兵营坝”、“马路槽”等古驿站和战争遗址。有板栗林、核桃林、厚朴林,总面积达6000亩。生态旅游方面,有46家颇具规模的农家乐、多处野外露营地、跑马观光等。自然风景有天然草甸、石林、洞穴,古迹有兵营坝、狗儿……。 |
因辖区内万家寨得名。1958年为万塘、窑坪大队。1984年4月更名为村。2004年合并为万塘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万塘村……。 |
以境内罐包寨谐音,故而得名。1976年为河心、汉华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河心更名为冠宝大队。1983年改为冠宝、汉华村。2004年村组规模调整后,合并为冠宝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冠宝村……。 |
2005年8月,经县委、县府批准,原长沙镇与原兼善乡合并为长沙镇。现长沙镇社会总产值47404万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24696万元,农业产值14362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39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406万元,第二产业7131万元,第三产业4854万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43.97:33.34:22.69。长沙镇2004年总户数23724户,总人口73310人。村组规模调……。 |
以地处开州城区之南,故而得名。解放前属赵家乡第4保。1966年命名为南山大队。1984年南山大队改名为南山村。2004年10月村组规模调整,将西明村并入南山村,得名后沿用至今。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南山村……。 |
以村内平坦溪得名。1958年为平安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平溪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平溪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平溪村……。 |
以红旗高高飘扬之意命名。1958年为红旗大队,1984年改为红旗村,2004年10月村组规模调整,将集农村、红旗村合并,更名为红旗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红旗村……。 |
以驻地原锦橙路得名。该社区成立于2004年,自成立开始便以此为名,未曾更改。锦橙社区……。 |
原一心村、五龙村各取一字以谐音得名。1976年,邓家公社(1981年更名为一心公社)辖一心、五龙等9个大队;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开,分别更名为一心村、五龙村;2004年10月,村组建制规模调整,一心、五龙两村合并为兴农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兴农村……。 |
以境内泉水洞、秀才口两个地名,各取一字,故而得名。1958年成立关面公社,原中花大队以种花谐音命名、泉秀大队仍为今用。1984年恢复为中花村、泉秀村。2004年12月进行村组规模调整后,将中花、泉秀合并为泉秀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泉秀村……。 |
聚宝村位于聚宝盆地而得名,名称沿用至今。2002年之前聚宝村分别是合力村,瓦泥村,宝胜村,罗城村,红石村。在2002-2005年合力村,瓦泥村,宝胜村,罗城村,红石村合并为聚宝村。由于村比较大。在2005年时改宝胜村的1-2小组,罗城村的1-2小组,合力村以及瓦泥村为聚宝村,并成立聚宝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聚宝村……。 |
由原来的宝圣、红石、骡城合并组建为宝石村。2002年并村前为聚宝村,隶属曲水乡,于2005年聚宝村分村为聚宝村和宝石村两个,后由原来的宝圣、红石、骡城合并组建为宝石村,隶属于曲水乡。宝石村……。 |
喻意风调雨顺,故得名清顺村。1951年属袁驿乡公所,22保1952年为响滩乡清顺村,1961年分为马鞍村和清顺村,2001年12月马鞍村和清顺村合并,命名清顺村,沿用至今。清顺村……。 |
据查,因有大量的白鹤从远方飞来,在此长久没有飞走,且还有一个老寨,故名白鹤村。解放初,一直归白鹤大队管辖,2002年由白鹤大队、三元村、石梁村并村后,归白鹤村村民委员会管辖,名称沿用至今。白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