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根据《重庆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渝农组〔2020〕2号)和“千村宜居”实施计划,经镇乡自主申报、区县审核上报、专家评审,拟认定万州区白土镇大林村等458个村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现予以公示。 |
因此地常有名为凤鸟的小鸟迁此繁衍,取其生财进财之意,革命。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三河村和石龙村合并设立迎凤村,设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迎风村……。 |
因此地为高滩河、桂溪河、回龙河三河交汇处,故而得名。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金鳌、苏河、石岩村合并设立三河口村,建立三河口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三河口村……。 |
因其境内旧有一集市,取热闹繁荣、四通八达而得名。原名长兴,1961年更名为通集大队,1984年更名为通集村,同时设立村民委员会。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长兴村、高坪村、通集村合并设立通集村,此名沿用至今。通集村……。 |
因其旧时为涪州设州同属于此,行使州级政权职能,称“分州”,故得名。2001年,撤销原宝沙村、雄鹰村合并设立分州村,建立分州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分州村……。 |
因其境内有一条形状类似明月的石台,故得名。解放前为新民乡5保,1956年设为双河乡明月联社,1962年更名为明月大队,1984年更名为明月村,建立明月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明月村……。 |
因此地旧有一寨,根据“九龙下海汇,八卦知天星”的说法,得名九龙寨。1951年设九龙村,1961年更名为九龙大队,1984年更名为九龙村,建立九龙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端桥村与九龙村合并设立九龙村,此名沿用至今。九龙村……。 |
因其境内旧有一座大石塔,人们习俗称之为“大石”,故得名。1951年设大石村,1961年改为大石大队,1984年改为大石村,设立大石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大石村……。 |
因其地处县城西山内,人们习惯称之为西山村。1956年设城西乡西山联社,1961年改为西山大队,1984年设西山村,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西山村、上林村合并设立西山村,设立西山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西山村……。 |
取光明辉煌之意而得名。1961年设光辉大队,1984年改为光辉村,建立光辉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销由原光辉村,原秋桥村的大园村民小组合并设立光辉村,此名沿用至今。光辉村……。 |
因其境内农田多,取农的谐音龙而得名“龙田”。2001年撤销原农田村、田坡村合并设立龙田村,建立龙田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龙田村……。 |
因境内有桂花塆,得名桂花村。民国时为同德乡4保,1951年以境内桂花塆命名桂花村,1953年划入同心乡,1956年为新立乡,1958年新立公社桂花大队,1961年划属同德公社,1984年为同德乡桂花村,设立桂花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并属新立镇。2002年,原关口村并入桂花村,沿用至今。桂花村……。 |
因境内有两棵古柏树,得名双柏村。民国时为新立乡3保,1951年以境内有两棵古柏树命名双柏村,1953年划属蟠龙乡,1956年并属新立乡,1959年为新立公社双柏大队,1984年设立双柏村村民委员会,属新立乡。1992年撤新立乡和中岭乡成立新立镇。2002年,原黄斗村并入双柏村,沿用至今。双柏村……。 |
因境内杨家塆,又寓意农业兴旺,故取“兴”字而得名。民国时为太集乡1保,1951年为一村,1952年以境内杨家塆,且以农业兴旺取其“兴”字命名杨兴村,1984年设立杨兴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民溪村并入杨兴村。石子乡杨兴村:我市最佳避暑休闲乡村。交通:重庆主城-沪渝高速-乌杨-杨兴,约240公里,3.5小时。重庆市10大旅游名村.……。 |
因境内有一柑橘园,故名。民国时为马灌乡8保,1951年以境内三统碑命名三统村,1953年划属倒灌乡,1956年并属马灌乡,1958年为马灌公社,因培植有柑橘园得名社果园大队,1962年划归倒灌公社,1984年设立果园村村民委员会,属倒灌乡。1992年随乡并属马灌镇。2002年,果园村与大碑村合并,沿用果园村至今。果园村……。 |
早年因境内有一东岩寨,得名东岩村。民国时为花桥乡15保,1951年命名石堰村,1953年划属东岩乡,1956年属花桥乡,1958年以境内东岩寨改名东岩大队,属花桥公社。1984年设立东岩村村民委员会,属花桥乡。1992年改属花桥镇。2002年,余庙村、双河村并入,沿用至今。东岩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