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根据《重庆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渝农组〔2020〕2号)和“千村宜居”实施计划,经镇乡自主申报、区县审核上报、专家评审,拟认定万州区白土镇大林村等458个村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现予以公示。 |
因风景优美,有“竹溪夜雨”的美称而得名,后来根据其职能而故名。2004年将玉竹村、大竹村、轿子石村、百禾村合并为大竹溪村,其名沿用至今。大竹溪村……。 |
根据境内有其小竹溪河。解放前原名双凤乡第2村。解放后改为小竹村。1962年改为小竹大队。1983年恢复为小竹村,1992镇级建制调整,划入双竹镇。2004年7月将小竹村、郑家村、高洞村、良家村合并为小竹溪村,其名沿用至今。小竹溪村……。 |
因以古庙“万寿寺”得名万寿村。根据永府函〔2004〕40号原万寿乡重兴、石银(太平)村的18个村民小组全部合并为万寿村,其名沿用至今。万寿村……。 |
因宋朝年间在此地建有一石桥,传说因历史人物杨广曾经从此桥上路过,故名杨广桥村,后来根据职能命名。根据永府函〔2004〕40号文原万寿乡广民、朝阳、洞口村21个村民小组合并为杨广桥村,其名沿用至今。杨广桥村……。 |
因境内有桂花树得名桂花村。1950年前,属万寿乡5保。1950年,名万寿乡5村。1952年,名桂花村。1962年,名桂花大队。1983年,复名桂花村。2004年,由桂花、德兴、韩家沟合并为桂花村,其名沿用至今。桂花村……。 |
解放前原名十村,1953年因境内小地名“金银寺”龙井湾各取首字改名金龙村,2001年并复兴村2社入金龙村,设立金龙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原名十村,1953年改名金龙村,1958年改为大队,历经变更又改为村。2001年并复兴村2社入金龙村,设立金龙村村民委员会。金龙村……。 |
解放前原名八村,后因境内有龙川庙得名龙川村,1958年改为大队,历经变更改为村,2010年,大观镇合村并社,保留龙川村,并设立龙川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原名八村,后改名龙川村,1958年改为大队,历经变更改为村,2010年,大观镇合村并社,保留龙川村,并设立龙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龙川村……。 |
解放前原名六村,后以境内有一铁桥得名铁桥村,1958年改村为大队,历经变更又改为村,2010年永福村合村入铁桥村,并设立铁桥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原名六村,后改名铁桥村,1958年改村为大队,历经变更又改为村,2010年永福村合村入铁桥村,并设立铁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铁桥村……。 |
因境内小地名“汉场坝”2004年得名汉场坝村,并成立汉场坝村民委员会。2004年村组建制调整,原汉场村与金桥村合并成汉场坝村,并成立汉场坝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汉场坝村……。 |
取境内小地名长坪“平安长久”之美好寓意,故名。1958年原名四方大队,1980年更名为长坪大队,1992年改为长坪村,并设立长坪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长坪村……。 |
因地处黎香湖南面更名为南湖村,并设立南湖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1954年,得名新开村。2004年,新开村、石桥村、杜兴村合并更名为黎香湖村。2010年村居建制调整,新开村又从黎香湖村分出,因地处黎香湖南面更名为南湖村,并设立南湖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新开村又从黎香湖村分出,更名为南湖村,并设立南湖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南湖村……。 |
龙洞村、山岔村合并,各取首字组合之意,故名。2003年村居建制调整,由原龙洞村、山岔村合并为龙山村,并设立龙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龙山村……。 |
因境内坪坝旁有一古庙,2004年得名庙坝村,并设立庙坝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村组建制调整,原庙坝村和三元村合并,并设立庙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庙坝村……。 |
取“三条河流交汇处”之意,故名。解放前取名丁家嘴乡,1995年更名为三汇乡,2008年由汇星村、天星村、杨兴村合并成为三汇村,并成立三汇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三汇村……。 |
1952年9月,从长春村和石梁村各划出一部分,建立中和村(因从两个村划来,所以称中和村)。1980年12月实行政社分开,中和大队复称中和村。1983年6月,中和村更名为中桥村。中桥村辖大鱼建、大田坝、旧弯、旧屋基4个村民组,总户数413户,其中农业户368户;总人口1312人,其中农业人口1254人;村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8人;幅员面积2.99平方公里,林地1076亩,耕地面积1326亩,其中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