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19]

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19]

  2021年1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拟命名成都市崇州市等10个县(市、区)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等50个乡镇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陈家渡村等500个村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七星社区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南广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04100008。
  黄江林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04111210。
  清华社区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04110221。
  复兴社区是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下长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24108204。
  民主村位于下长镇西北部,东与新宁村相邻,南与狮子村、复兴村相邻,西与南溪马家乡相邻,北与梅白乡联合村相邻,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0%。全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635户2310人,有党员33人,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72元元。村内产业主要以“花椒”为主,目前,该村9个村民小组已有8个整组推进,种植花椒达8000亩,辐射带动古河、梅白、开佛发展花椒产业1.2万亩。民主村通过支部引领……。
  普照村位于四面山镇西北部,西靠水清镇,南抵石坝村和庙湾村,东临天泉村、新华村,北接场坝村,距四面山场镇约4公里。覆盖面积2.3平方公里,全村6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全村480户1823人。……。
  五里村地处夕佳山镇南端,因古时境内有五里碑而得名。东与天会村相连,南与底蓬镇接壤,西与横石村相交,北与坡上村相连。幅员面积5.1平方公里,距江安县城25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有618户农户,人口2468人,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46人,后备干部6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300亩,泥结石公路13公里,有生态农家乐5家,文化大院1家,市级古村落院(杨家大院),肉牛繁殖基地1个,机砖厂1个,木制加工厂1个……。
  幸福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距古河镇4.5公里、长宁县城16.5公里。幸福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375户、1114人。幸福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引资建成了七洞沟风景区,群众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家禽养殖,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绿色发展得到普遍应用,生产水平居于前列,村民生活品质有明显改善和提高,村民之间关系融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幸福村常态化开展了文明家庭、美丽……。
  葡萄井位于该村域范围内,故以此井名称命名。解放后成立城厢镇葡萄村;1952年11月20日城厢镇更名为双河镇,成立双河镇葡萄村;1958年乡改公社,成立双河人民公社葡萄生产大队;1982年双河人民公社更名为淯江人民公社,成立淯江人民公社葡萄生产大队;1984年淯江公社改制淯江乡,归双河区管辖,更名为淯江乡葡萄村;1992年9月,全县撤区并乡,撤掉双河区,成立双河镇葡萄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将村委会……。
  此村盛产小叶桢楠和楠竹,故名。解放前属第三区辖,1950年成立万岭乡楠木村;1958年乡改公社,成立万岭公社楠木生产大队,1984年万岭公社改制成为万岭乡,更名为万岭乡楠木村,1992年撤区建镇成立竹海镇楠木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11月,长宁县村建制调整改革,撤销白羊村,以原楠木村、白羊村所属区域合并成立楠木村村民委员会,属竹海镇辖。楠木社区……。
  佛梨社区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长宁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24100234。
  安和村位于胜天镇红岩山上东西部,东与本镇迎祥村交界;南与本镇新福村连界;西与本镇德利村相邻,北与翠屏区李庄镇中和村、高桥村接壤。全村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3669亩,耕地2947亩,水田1876亩,村委会离胜天场镇10公里,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210户,734人。安和村是小丘林地带,海拨在380—700米之间。村内资源丰富,有楠竹300多亩,良种竹和苦竹约有1500亩。2011年,全村有……。
  桥坎村位于庆岭乡,临近庆岭乡同庆社区,毗邻劳动村、山河村、红庙村、莲花村、凤凰村;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辉,面积3.6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民小组,全村共有536户,总人口1764人,现有耕地面积1200亩,党支部1个,党员35名,以“群团互动”为主题,突出“孝勤韵和”的桥坎村精神,做到“党建引领示范、产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
  村建制调整,由原前丰村、海丰村、五丰村合并组建,取丰收富裕之意,故名。1984年设立海银乡前丰村、海丰村、五丰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为筠连镇管辖,2019年建制调整,设立丰收村,沿用至今。丰收村……。
  此地有一座全县地势最高的石板桥,故名。原为蒿坝公社高桥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时为蒿坝乡辖村,1992年撤区并镇时,蒿坝乡与平安乡合并建蒿坝镇,属蒿坝镇辖村,沿用至今。高桥村地处蒿坝镇东面,距镇政府4公里,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辖12个自然村民小组,是蒿坝镇的一个贫困存,于2016年脱贫,全村人口2285人,487户,现有耕地4400亩,主导产业烤烟。……。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