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17]

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17]

  2021年1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拟命名成都市崇州市等10个县(市、区)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等50个乡镇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陈家渡村等500个村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传说此地曾有金凤在此山出没。1984年设立金凤山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卢家桥村、兴观村和金凤山村,合并设立金凤山村(高府函〔2020〕49号)至今。金凤山村……。
  境内有地名三房沟,早年此沟为郭姓三儿子的产业,故取名三房沟。1984年设立三房沟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亮垭子村并入三房沟村(高府函〔2020〕49号)至今。三房沟村……。
  村委会辖区内有火烽高级农业社。1984年设立火烽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双河村并入火烽村(高府函〔2020〕49号)至今。火烽村……。
  岳林垭:从前,此垭药柏成林,得名药柏林。后来人们又将“药”讹传为姓岳的“岳”,故名。1951年为人民村(隶属千佛区岳林乡)。1952为岳林垭村。1957年为中心高级社。1958年为中心大队。1967年为七大队。1980年改为岳林垭大队。1984年改为岳林垭村,属西山乡。2019年随西山乡并入老观镇(南府函〔2019〕76号)。2020年,将岳林垭村、重锦山村、南阳坪村合并为岳林垭村(阆府函〔202……。
  天宫镇宝珠村由原宝珠村、临江镇村、西河塘村、灵神村合并而成,位于阆中市西南方,同南部县万年镇相邻,是天宫镇的腹心地带,距城区24公里,幅员面积16.4平方公里,属于浅丘地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1193户,农业人口4282人,其中党员142人、精准贫困户63户232人。全村现有耕地面8755亩,劳动力2569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375人。近年来,该村共招引业主11家,发展春见、青见、爱媛38……。
  飞凤村由2006年撤区并乡(原五圣宫村、飞凤村、三清观村3个社)合并而成。位于飞凤镇的南面,距飞凤镇人民政府3公里,与柏垭镇、天宫镇接壤。全村建制调整设置党支部、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实有家庭农户843户,人口2512人,中共正式党员61名,复员退役军人62人,复源面积7.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2317亩,其中水田950亩,旱地1367亩,种植枇杷和梓壳有1050亩,升钟渠系配套设施覆盖全村,省……。
  金山观村位于洪山北大门,与河溪相邻,交通畅通,幅员面积28公里,有八个村民小组,共1112户,全村总人数3710人,劳动人数2357人,村干部6人。耕地面积3215亩,其中农作物(水稻、小麦)面积600于亩,移交杨氏果业公公司2615亩租赁。我村有几处特色养殖、野香猪、黑山羊、龙虾基地,目前情况良好。农民经济收入以产业务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2020年农民均纯收入4600元。……。
  西充县青狮镇老家湾村位于西充县西北方向,全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625户、户籍人口1444人,全年在家常住人口482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17人,剩165余人60岁以下。距西充县城23公里、绵西高速仁和出口8公里、青狮场镇1.8公里,远近闻名的西充县最高峰万年山在本村辖区,万年山山林层次分明,旅游资源丰富 ,获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凉快垭村成立于2020年4月28日,由原凉快垭村、象岩寺村合并而成,位于鸣龙镇西北隅,与盐亭县九龙镇、西充县罐垭乡等接壤,在宝马河水源保护地沿岸。村域面积6.3平方公里,是鸣龙镇面积较大的村。辖7个村民小组、792户2436人。耕地面积3409.35亩,人均耕地约1. 40亩,林地面积702.6亩。……。
  外形像板凳的垭口,故名。民国时期,为东北镇第15保。1955年,为金泉乡第12大队。1958年,为金泉公社第12大队。1967年,为战旗公社第12大队。1971年,恢复为金泉公社第12大队。1981年,为金泉公社板凳垭大队。1984年,更名为板凳垭村,属金泉乡。2019年,撤销金泉乡,划归晋城街道(南府函〔2019〕76号)。2020年4月,板凳垭村、石头垭村、柏林山村合并设立板凳垭村(西府发〔2……。
  境内有灵宝宫,庙内塑有灵官神像,村以庙名。民国时期,为莲池乡第9保。1950年,民主建政时为莲池乡周武宫村。1958年,为莲池人民公社1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莲池公社灵宝宫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为莲池乡灵宝宫村。2020年4月,灵宝宫村、杨榨子村合并灵宝宫村(西府发〔2020〕7号)。灵宝宫村幅员面积4.25平方公里,辖村民小组6个,总人口1800余人。……。
  该村早年修有一寺庙,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民国时期,属东升乡第四保。1951年,建政为东升乡第四村。1955年,建社为东升乡十四村和平联社。1958年,为卫星公社二十三管理区。1962年,为东升公社和平大队。1967年,为东升公社三大队。1972年,仍为东升公社三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东升公社朝阳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定为东升乡朝阳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为东升镇朝阳村。2020……。
  境内东面坝上长原有一棵梓橦树。民国时期属仁和乡第2保,1951年建政改为仁和乡第2村,1955年改为锁水1、2、3社,1967年改为日新公社2大队,1972年为仁和公社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法堂公社梓坝大队(取消序号地名),1984年更名为法堂乡梓坝村(政社分设);1992年隶属于新店镇(法堂乡并入新店镇),1994年隶属于法堂乡(法堂乡从新店镇划出)。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
  早年境内有一寺庙,相传此庙是本地最早修建的寺庙,故名开源寺,村因此寺为名。民国时期属三兴乡第7保;1951年为三兴乡第6村;1955年建社为三兴乡6村九、十社;1958年为三兴公社7管理区(人民公社化运动);1962年为三兴公社6大队至1972年;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三兴公社开源大队(取消序数地名);1984年更名为三兴乡开源村(政社分设);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隶属三兴镇。2019年,根据……。
  早年间,李氏祖先在此修一宗祠,此地曾麻柳树甚多,茂密如林园一般,得名麻柳园,村因此而得名。民国时期,属明德乡第六保。1951年,建政改为双林乡第八村。1955年,改为老林乡麻柳社。1958年,改为老林公社十管理区(人民公社化运动)。1962年,改为双林公社七大队。1967年,改为光华公社七大队。1972年,为双林公社七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双林公社麻柳大队(取消序数地名)。1984年,更……。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