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拟命名成都市崇州市等10个县(市、区)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等50个乡镇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陈家渡村等500个村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
庙稿村位于桂花桥镇东部,距峨眉市区6公里,属半丘半坝地区,耕地面积1900余亩,林地面积1700余亩。有13个村民小组666户2018人,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党员5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61人,已全部脱贫。全村道路共计硬化13.6公里,水泥路入户路达到98%;安装路灯80多盏,实现亮化到组;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网络入组入户。2017年成功创建峨眉山市“文明村”;2018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 |
红山村地处平坝有部分丘区,距峨眉山市5千米,位于成昆铁路以东。交通主要依托梅燕路,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941户,常住人口约3100人。村党组织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0人。幅员面积5056.45亩,耕地面积4380亩,非耕地面积676亩。全村水、电、气、网四通,村组道路全面硬化、绿化、亮化。 红山村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通过2014年引进现代农业改造项目,明显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 |
天池村位于龙门乡东部,距离峨眉山市48,5公里。海拔800米一1485米,面积5,25平方公里,人口447人,3个小组,耕地376亩,林地4185亩,天池村生态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有山有水,长年种植反季蔬菜和中药材,反季蔬菜200亩,种药材100亩,长年养殖优良品种黑鸡2000多只,跑山黑猪100多头,民风纯朴,勤奋持家。……。 |
银子桥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1949年属高河乡,名银桥村。1958年划入舞雩人民公社更名为五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舞雩乡银桥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属舞雩镇。银桥村……。 |
由于观音桥水库的存在,洛江三坝用水都要经过该村灌溉和引水,故名。1949年属沉犀乡为清平村。1958年更名为共和大队,属洛江公社。1984年更名为灌引村,属洛江乡,1989年属清溪镇灌引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沉犀村并入。灌引村……。 |
取平安祥和之意,故名。1958年建村时名大桥大队,属石溪公社。1962年属岷东公社,仍名大桥大队。1984年属岷东乡平安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属舞雩镇。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骑凤村并入平安村。平安村……。 |
祝村幅员面积1000公顷,10个村民小组,居住人口1435人,一个党支部, 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46人。全村祝姓居多,占全村总姓氏的40%,故而取名祝村。此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祝村人历来有带给别人祝福的传统,逢年过节,村民见面相互送去祝福,既表达了美好愿望,又增进了彼此感情。 祝村位于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南面,距离葫芦镇人民政府3公里,距沙湾城区19.8公里,东临大渡河,后枕四峨山延绵而至的秀丽山脉……。 |
相传,原此处生长有许多柏树,茂密成林,故名。解放前属新榜乡三保,解放后为柏石村、柏林村,1959年属新场公社十二管区,文化大革命中改为八一大队,1982年更名为柏林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仍为柏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20年5月,马鞍村划归柏林村。柏林村……。 |
取永远胜利之意,故名。1985年5月更名为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5月村建制调整,将新光村、胜利村合并,取名胜利村。胜利村……。 |
2020年撤销茶云村、恒心村,各取一字设立云心村,故名。2020年撤销茶云村、恒心村,设立云心村,以原茶云村和原恒心村建制范围为云心村建制范围。云心村村民委员会驻原恒心村2组。老丫村……。 |
此村地处大渡河旁,当地居民称大渡河为“铜河”,故名铜河村,故名。2020年撤销胡坝村、田村村,设立铜河村,以原胡坝村和原田村村建制范围为铜河村建制范围。铜河村村民委员会驻原胡坝村2组。郭坝村……。 |
龙门村是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112100211。 |
荍坝乡茶叶村位于马边县城东部马新公路30-34公里处,位于乡政府驻地,幅员面积17.33平方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899户2353人,劳动力1287人。村“三委”干部5名,小组干部10名,村民代表36名,五保户14户14人,残疾人93人,低保户64户118人(其中城镇低保12户14人,农村低保52户、104人),全村有共产党员37名。该村主要经济收入是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2017年农业经济收入……。 |
指当地群众希望有平和的心态,“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的乐观精神,取名太和村。解放初为罗柘乡葛家村,1955年属新凡乡太和村,1958年为新凡公社太和大队,1961年为新街公社六大队,1984年社改乡建新街乡太和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乡并镇后改为新凡乡太和村,1995年撤乡并镇改名为新街乡太和村,2003年撤乡并乡改为新凡乡太和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撤乡并镇与富和乡合并为富新镇,改为……。 |
银姓人家在此聚居,村名遂借取湾名为名。1950年,隶属东坝乡,为银家湾村,1958年,隶属东坝公社(人民公社运动),更名为3大队,1980年,隶属东坝公社(一普避重名),更名为银家湾大队,1984年,隶属东坝镇,更名为银家湾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银家湾村、犹家祠村,设立银家湾村(南府函〔2020〕38号),沿用至今。银家湾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