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江苏省环保厅公布了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名单。 |
溧水区石湫街道。以原石湫镇的石湫、塘窦村、明觉、光明、蟹塘、社东6个居委会和东泉、向阳、三星、同心、桑元蒲、横山、九塘、上方8个村委会区域为石湫街道行政区域。石湫街道办事处驻石湫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新河北路158号。石湫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26.08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管理6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溧水县辖乡。1956年建石湫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禄口国际机场……[详细] |
云亭镇位于新兴工业港口城市--江阴市东南郊,距江阴市区6公里,距无锡市区38公里,面积38.9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云亭镇是个文明古镇,山明水秀,交通便捷,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云亭镇投资环境优越,澄鹿公路、云顾公路、云峭公路在云亭集镇交会经过;连接沪宁高速公路和江阴长江大桥的锡澄高速公路在云亭境内通过;镇区离高速公路出入口仅3公里,距对外开放的江阴港口和张家港港口分别为10公里和15公里。镇单……[详细] |
江阴市辖镇。1951年建新桥乡,1955年并入塘市乡,1962年析设新桥公社,1983年改新桥乡,1991年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距无锡市城区40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人口2.2万。澄鹿公路横贯东西,陶新公路纵贯镇境,水运经张家港为主河道与华塘河、太清河、蔡泾互通,连接长江、太湖。辖新桥、雷下、六保、周江、马嘶、苏墅、苏圩、何巷、振新、圩里、民主、水潭、黄河、郁桥14个……[详细] |
位于太湖西岸、宜兴市东北部的周铁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紧临苏、锡、常,西靠锡宜高速公路,直达沪、宁、杭只需一个半小时车程。全镇总面积 73.2 平方公里,总人口 5.88 万人,下辖 14个村民委员会和 2个居委会, 400 多家工业企业。周铁镇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据史-载,早在周朝就形成建制的周铁镇距今已有 2700 多年的历史。湖山毓秀,人杰地灵,尊礼重教的优良传统造就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详细] |
素有“石海明珠”之称的万石镇,以其历史“万石粮仓”而得名,地处宜兴市北大门,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名镇、鱼米之乡。全镇总面积43.77平方公里,人口2.64万人,下辖9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万石地理环境优越,境内锡宜高速公路、沪宜一级公路纵贯南北;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绿色无公害“陶都”牌系列农副产品畅销华东地区;封头、钢杆、包装、精细化工、塑料制品等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江苏……[详细] |
湖父镇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南部。东连丁蜀镇,南接浙江省长兴县,西与张渚镇毗邻,北靠宜兴林场。面积93.18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1万亩,常住人口2.333万人。湖父镇人民政府驻金湖路,在市政府驻地西南15千米处。湖父镇驻地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湖父是宜兴山区的一个集镇,是山货和土特产的集散地,客商云集,市场繁荣,向有“银湖父”之称。 湖氵父山中大市也,宋时置务于此,今作氵父,亦务字之讹。大水别……[详细] |
芳桥街道于(阴历)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解放。由宜兴县军事管制委员会通令为芳桥乡人民政府。同年十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组制,并以乡设立党支部。一九四九年六月至一九五五年,历经了分小乡、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运动。一九五六年二月进行第一次并乡,改称芳桥乡人民委员会。一九五八年九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撤销乡、村建制,建立公社、大队建制,本乡为湖滨公社后,原芳桥大队改为芳桥公社。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六七年……[详细] |
鹅湖镇位于锡山区东南部,由甘露、荡口两片区组成,为市“6+1”城镇组团之一,东与苏州相城区接壤,北与常熟市交界。全镇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城镇组团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732亩,下辖3个居委会和12个行政村,总人口5.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3万人。鹅湖镇素有“江南水镇、文化古镇、工业重镇”之美誉。江南水镇:鹅湖曾经是历史上重要的水码头,境内河网密布,拥有水域面积2万亩,占……[详细] |
锡北镇由原八士镇、张泾镇合并组建,镇政府驻地张泾。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外来人口4万。下辖15个村,2个社区居委。锡北镇位于无锡市东北郊,北接江阴市,南靠国家级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锡沙线、友谊路、团结大道、芙蓉大道、锡东大道、八文线、长八线等现代交通路网在境内交汇,锡北运河流经镇域。临近沪宁、锡澄高速公路道口,江阴和张家港港口,上海浦东、南京禄口、无锡机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详细] |
东港镇位于无锡市的东北部,是无锡市规划建设特大城市框架中20万人口规模的新型卫星城镇。东港镇交通便捷,锡东大道、东干线贯穿全境,距张家港、江阴港、沪宁高速公路、-公路、无锡机场均约20公里。全镇总面积84.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个居委,常住人口近7.52万人,外来人口3.37万人。全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亿元,工业开票销售80.2亿元,……[详细] |
锡山市辖镇。1949年建堰桥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1年复设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3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3.6万。锡澄、堰(桥)玉(祁)公路和沪宁、锡澄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贯通,锡澄运河和锡北运河在境内纵横交汇。辖新塘里、戴圻、姑亭庙、麻岐、北许巷、西胶山林业、堰桥、胡家渡、北高田、杨东、杨西、丁塔、界泾、村前、刘巷、漳泾、仓桥、……[详细] |
“中国水蜜桃之乡”阳山镇地处江南水乡,南临美丽的太湖,北靠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总人口近5万人。 境内景色秀丽,有狮子山、长腰山、大阳山、-山4座山丘,因周朝封姬安阳侯于此而统称安阳山。这拔地而起的小丘,犹如镶嵌在水网湖域的绿色明珠,水山相映,风光旖旎。安阳山为华东地区唯一的火岩层山。……[详细] |
洛社镇位于无锡市西北侧,2004年2月,由原洛社镇、杨市镇、石塘湾镇三镇合并而成,是惠山区“一区四组团”中最大的一个组团,是无锡市主城区西侧的卫星城。全镇总面积93.45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1.58万),设有32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洛社镇东接无锡,西临常州,南依太湖,北近长江。京杭运河,312国道,京沪(高速)、沪宁、新长三条铁路,沪宁、锡澄、锡宜三条高速公路或穿境而过……[详细] |
无锡市郊区辖镇。郊区粮食、蔬菜基地。1927年设胡埭镇,1950年改胡埭乡,1958年改胡埭公社,1983年复置胡埭乡,1989年复建胡埭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城区中心18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5万。紧靠312国道,锡宜公路从镇内穿过,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境内,地下水质优良,太湖十八湾环境优美。辖刘塘、归山、张舍、莲杆、孟村、胡埭、鸿翔、西溪、淀溪、沙滩、闾江、马鞍、河西、上山、湖山……[详细] |
硕放位于无锡市东南郊,距离无锡市区10公里左右,距离苏州市区20公里左右,为两中心城区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在无锡市92个乡镇中名列前茅。硕放人口4.3万,土地面积为46平方公里。 硕放街道位于无锡市滨湖区东南郊,隶属无锡市新区管辖,有1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本地人口4.5万,外来人口约5万,总面积46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政通路9号,在滨湖区驻地的东16公里处。东接锡山区鸿山镇,南傍望虞河、京杭大……[详细] |
无锡市新区梅村街道在太湖之滨、泰伯故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名字叫梅村。梅村,位于无锡市新区,南临无锡机场,北枕建设中的-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锡太路穿境而过,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贯穿全境。街道现有区域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总人口7.49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3.19万,下辖12个村委、7个社区。泰伯高风孚先德梅村,古称梅里,拥有3200多年历史。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为成全……[详细] |
2003年10月8日,鸿声镇与后宅镇合并设立鸿山镇,镇0驻后宅。鸿山镇行政区面积58.6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辖三个居委:后宅居委、鸿声居委、鸿运苑社区,15个村委会:鸿西村、鸿山村、鸿声村、鸿新村、友联村、马桥村、七房桥村、后中村、建新村、南塘村、大新村、东塘街村、大方桥村、荡东村、梁鸿村。鸿山镇位于无锡市东南部,北依鸿山,南临望虞河,东起漕河西底,西接梅村,是吴文化发源地的古镇之一,具有深……[详细] |
一、大沙河地理位置及概况丰县大沙河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位于丰县城南18公里处的苏皖两省三县结合部。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有耕地5.3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04亩。全镇下辖19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2004年未全镇计有12819户,总人口5.8万人,有回族、壮族3个少数民族不足100人。其中农业人口5.1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人,镇区位于镇域的西北部,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详细] |
丰县辖镇。1948年属华山县,1950年为华山区,1956年并入城关区,1958年析建华山公社,1983年建华山乡,1986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5.2万。徐丰公路过境。辖华山、枣园、尹长庄、刘胡屯、虎王集、石庄、尹双楼、徐屯、芦楼、大张庄、大史楼、小史楼、大毛楼、郭河、枣胡集、满庄、渠楼、蒋楼、赵刘庄、胡庄、郭庙、大程庄、段庄、赵屯、三拔庄、付庄、谢集、史店……[详细] |
江苏名镇——丰县师寨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辖28个行政村,6.58万人,耕地面积9万亩,镇域面积84.9平方公里。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经济繁荣,素有“蚕桑大镇和铸造之乡”的美称。师寨镇是农业大镇,工业强镇,江苏名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亿元。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六大名优农产品“菜、果、菌、瓜、蚕、棉”享誉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