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公布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和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1322个专业村和100个专业镇经过各地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及网上公示等程序,获准认定。 |
1978年从禾溪大队析出设立黄柏大队,1984年并入华溪乡,1986年划出设立黄柏村委会,1990年设立黄柏管理区,1999年1月1日设立黄柏村委会,沿用至今。黄柏村……。 |
1949年称利坑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利坑大队,1983年称利坑乡政府,1986年称利坑管理区,1999年后称利坑村委会,沿用至今。利坑村……。 |
乐村坪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马坝镇城区东北,与浈江区相邻,离城区12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0户,人口1605人。耕地面积1465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蔬菜等,2009年人均纯收入6053元。工作发展思路带动本村经济发展,鼓励村民经商,创造出路,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增民的经济发展思路,村委经济收入保持10%增长。进一步守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万元,改善交通条件,……。 |
因境内有多条小山坑流经,得名小坑,故称小坑村委会。1949年10月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后,设立小坑乡政府,属第一区管辖。1951年5月,建立村级人民政府,更名为小坑村政府,属第一区管辖。1952年3月,更名为小坑乡政府,属马坝区管辖。1961年3月,改为小坑大队,属马坝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为小坑乡政府。1986年12月,改为小坑村委会。1989年改为小坑管理区。1……。 |
从狮子岩以西北一座长达三千米的山岗,上至鸭子嘴似龙头,下至黄泥岗背似一条龙尾,似乎像一条山龙土岗,得名龙岗,故称龙岗村委会。解放初属石堡乡,称黄龙岗。1951年5月,建立村级人民政府,设立龙岗村政府,属第一区管辖。1952年3月,更名为马坝乡政府。1952年3月,更名为龙岗乡政府,属马坝区管辖。1961年3月,改为龙岗大队,属马坝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为龙岗乡政府……。 |
因村口新开挖有一口水塘,得名新塘,故称新塘村委会。解放前称塘底角。1951年5月,建立村级人民政府,设立仙塘村政府,属第六区管辖。1952年3月,更名为仙塘乡政府,属樟市区管辖。1961年3月,改为新塘大队,属樟市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为新塘乡政府。1986年12月,改为新塘村委会。1989年改为新塘管理区。1998年12月改为新塘村委会,并沿用至今。新塘村委会:……。 |
因村委会驻地在罗坑街,故得名罗坑村委会。解放前称为罗坑乡公所。1949年10月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后,设立马坝乡政府,属第一区管辖。1950年2月,划归第六区管辖。1951年5月,建立村级人民政府,更名为罗坑村政府。1952年3月,更名为罗坑乡政府,属樟市区管辖。1961年3月,改为罗坑大队,属樟市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为罗坑乡政府。1986年12月,改为罗坑村委会……。 |
大塘村委位于大塘镇西南方,属大塘镇周边,村委会10个村民小组,人口1428人,耕地1560亩,其中水田1200亩,旱地360亩。主要靠种养为主,鱼塘面积约800亩,大塘村委交通便利,靠近市场,距离韶关11公里。村民主要是靠养鱼、种菜、水稻获得经济收入。近年来,村委不断培训提高村民的种养技术水平,使村民种养效益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
因境内建有一口水塘,得名塘口,故称塘口村委会。1961年3月,设立塘口大队,属大塘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为塘口乡政府。1986年12月,改为塘口村委会。1989年改为塘口管理区。1998年12月改为塘口村委会,并沿用至今。塘口村委共有17个自然村,总户数588户,总人口2802人,耕地面积4479亩,其中水田3352亩,旱地1123亩,现有党员68人。积极发展经济……。 |
竹园村位于曲江区大塘镇政府驻地106国道东北面8.5公里,国道从村委会旁穿过,村委会有17个村民小组,有村民483户2361人。竹园村山青水秀,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其利用在富铝化和生物富集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红壤类型土壤这一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种植粉葛成为竹园村民种植习惯,火山无渣粉葛在粤北地区享有美誉,市场竞争力强,而且由于销售市场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11月……。 |
白水村委会坐落于枫湾东北方向,西起庙子背,东至瑶岭矿区,辖内坪山、梅子斜村,总长约16公里。公路、河流由中间通过,两岸为人村、山脉和田地。共有23个村小组,共754户3463人,党员96名,育龄妇女657对。水田1069.7亩,人平0.3亩,旱地1226亩(含排田、坝地),人平0.35亩,山林7236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6000亩,造林山13000亩,桃子基地1100亩,毛竹8000亩)。境内有……。 |
曲江区白土镇龙皇洞村有29个村小组,836户共3119人,行政区域面积为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1亩,其中水田2944亩,旱地967亩。2009年村集体收入20.04万元。龙皇洞村主要种植优质谷、沙田柚。龙皇洞沙田 “柚龙皇二号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曾荣获农业部“优质水果”称号,它具有果形好、汁多、脆嫩、清甜,蜜昧爽口,高产稳定等特点,目前,沙田柚基地约种有5000亩。龙皇洞水资源丰富……。 |
山前村是位于龙归镇西南部的行政村,离镇中心8公里,该村北与奇石村相邻与奇石山岭交界,南与续源村接壤,西与方田墩头分水岭为界。续源河贯穿该村。该村人口分隔居住于东西岸。该村建于南宋时期,原称“三千村”,后因迁居山岭脚下,故称“山前村”。2008年,该村人口1413人,全部是农民。有耕地面积1350亩,水田1050亩,山林面积3000多亩。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作物有水稻、蔬菜、果树等,传统农业品牌……。 |
龙安村是龙归镇辖行政村,距镇区约3公里。位于龙归镇西北部,东面隔河与龙归村相连,北与冲下村相邻,南与方田村相邻,西与留村水冲坪接壤。该村历史悠久,该村分为安村和小村两大部分,到2008年底共有20个村民小组,共550户,2122人,农民人均所得为4702.6元。耕地面积3047亩,其中水田2380亩,旱地667亩。境内有江湾公路横穿,江湾河流经而过。该村经济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种植作物有水稻、蔬菜……。 |
黄塱村位于该镇北部,地处市区主要河流武江河的西岸。村的北面与糖寮村相邻,南面与什石园村接壤,西面与浈江区沙园村、山蕉监狱交界,由上坝、中坝、广明龙3个自然村组成。该村总农业人口1090人,耕地面积1000亩。黄塱村经济种植作物有水稻、蔬菜、花生、葡萄等,是韶关市“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在80年代,华南农业大学曾以黄塱黄瓜为母本,培养出新一代的优质抗病-种“黄塱土青瓜”。“黄塱黄瓜”、“茄瓜”是誉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