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公布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和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1322个专业村和100个专业镇经过各地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及网上公示等程序,获准认定。 |
因村委会驻地长坝自然村,故名。建国后称长坝乡,1958年称长坝大队,1984年称长坝乡,1986年称长坝村委会,1989年称长坝管理区,1998年称长坝村委会,属曲江区管辖,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划分为仁化县管辖,名称沿用至今。长坝村……。 |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吴王子孙被逼逃亡,经历了苏、皖、赣、湘等地再从江西崇仪逃入仁化县的长江,而后进入城口,经恩村一老妪相助指点逃亡到红山吴竹岭山下隐居。从此该地也称为吴族岭,该溪地也称为吴溪。之后吴王子孙的村子也称为吴王村。后人把吴王村读作谐音鱼皇村,故名。新中国成立后称鱼皇乡,1958年称鱼皇大队,1984年称鱼皇乡,1986年称鱼皇村委会,1989年设鱼皇管理区,1998年撤管理区设村委会,名……。 |
古夏古村位于仁化县城东北方向36公里处,踞扶溪镇墟镇东的一个小盆地。村后有二座山峰,大丛山、小丛山并肩而立。村前有大河、小河二溪流合为腰带水。古夏村之村名,也就是“古老华夏后裔安居乐业之地”的意思。古夏村的165户人家,800多人口,95%都源于李氏家族,是唐朝名将李晟的后裔。宋末元初,李晟的第十七世孙李谟出任广东省左参政,此时元军大举南征,李谟带兵坚守五羊城,于景元丁丑年(公元1277年)被元军……。 |
因此地是唐代时期的一个驿站,旧时称甫,且地势较为平坦,故名。新中国成立后称平甫乡,1958年改称平甫大队,1984年改称平甫乡,1986年称平甫村委会,1986年称平甫管理区,1998年撤管理区设村委会,属曲江区管辖,名称沿用至今。平甫村……。 |
因石塘河、澌溪河两河在此汇入董塘河,村庄建在河头,故名。新中国成立后称称江头乡,1958年称江头大队,1984年称江头乡,1986称江头村委会,1989年称江头管理区,1998年撤管理区设村委会,称江头村员会,名称沿用至今。江头村……。 |
因该粗委会由河塘大队、富井大队合并而成,各取首字,故名。新中国成立后称河塘乡,1958年称河塘大队。1982年由河塘大队、富井大队合并成河富大队,1984年称河富乡,1986年称河富村委会,1989年称河富管理区,1998年因撤区设村委会,称河富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河富村……。 |
湖口村委会的湖口镇政府的驻地所在。全村总户数1267户,总人口数5074人,劳动力3178人,其中外出务工数1230人。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为4820人,全村总面积11086.5亩,耕地总面积5858亩,其中水田3048亩,土地2810亩,山林面积785亩。所辖村小组22个,分别为湖口1、2、3、4、5组,坪地1、2、3、4、5组,田心1、2、3、4、5组,高田1、2、3、4组,石古圳1、2、3组。现……。 |
湖口镇长市村委会位于湖口镇政府东面2公里,全村总户数958户,总人口:3924人,劳动力1558人,其中外出务工数68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715人。全村总面积16189.5亩,耕地总面积4355亩,其中水田2419亩,土1936亩。所辖村小组24个,分别为白木1、2、3、4、5、6、7、8组,石龙头9组,石街10、11、12、13、14组,山子下15组,江背16、17、18、19组,野猪……。 |
长迳村位于珠玑镇南部,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距离镇政府4公里。全村辖长迳桥、三佳村、米玉亭等10个自然村,610户,总人口2526人,耕地面积2500亩,林地面积1950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80%已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5名,村民小组长10名。全村有党员62名。长迳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黄烟、优质水稻为主。2010年全村种植黄烟1530亩,目前养殖大户11户,有生猪存栏8……。 |
古田村位于珠玑镇东南部,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距离镇政府3公里。全村辖卢屋、陈屋等17个自然村,636户,总人口2902人,耕地面积2335亩,林地面积545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部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5名,村民小组长17名。全村有党员59名。古田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黄烟、水稻、花生、劳务输出为主。2010年全村种植黄烟1597亩,目前养牛67头,猪1561头,鸡867……。 |
因此地地层表面有很多牛肝色的石块,村庄“赤石”由此得名,又为村民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至1953年属镇中乡,下设两个农会(和睦塘,赤石);1955年成立赤石初级社;1956年改为赤石高级社;1957年撤区并乡属邓坊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由和睦塘、赤石合并成立赤石大队,属黄坑公社邓坊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放,由黄坑公社分为邓坊公社,赤石大队分和睦塘、赤石两个大队;1963年又合并为赤石大队……。 |
邓坊镇洋西村位于邓坊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为典型半山区村。全村总面积1163.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528亩,林地面积724.4公顷,东以油山镇为界,南以本镇赤石村为界,西以本镇邓坊村、里源村为界,北以本镇上湖村为界。辖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185人。全村主要以种植黄烟为主导产业。……。 |
因此地坑坑洼洼,且“坑”与“迳”南雄客家方言谐音,故名。1949年为迳口农会;1954年改为迳口初级社;1956年改为迳口高级社;1962年改为迳口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改为迳口乡;1988年改为迳口管理区;1998年12月撤区建村改为迳口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迳口村委会地处南雄市东面5公里处,浈江河畔,四面与荆岗、下坪、五洲、黎口村委会相邻。迳口村有5个自然村、15个村小组,有农业人口……。 |
因村中居民很热心,互帮互助,关心他人,后因与“观新”谐音,便改为观新村。1949年为观新农会;1954年改为观新初级社;1956年改为观新高级社;1961年改为观新大队;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改为观新乡;1988年改为观新管理区;1998年12月撤区建村改为观新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观新村地处南雄市东城郊,距城市中心约3公里。观新村分观斗坪与哈东两个大村落、全村共有户数276户,分10个村小组……。 |
社前村委会位于南雄市黄坑镇北部,距离市区25公里,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2公里,有8个自然村、8个村小组,已完成了组组通水泥硬化道路,村建有现代远程教育网。全村共有农户540户,总人口2056人,耕地面积2433亩,其中水田面积1100亩,旱地1333亩。经济作物以种植黄烟、水稻、花生为主。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