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计15个片区、645个县。 |
万载位于赣西北边陲,地处“吴头楚尾”,素有“花炮之乡、有机大县、百合故里”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辖9镇7乡1街道,181个村,25个居委会,33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万。万载交通便利,昌栗、铜万宜高速,G220、G320国道穿境而过,半小时可达宜春明月山机场、宜春高铁站。属丘陵山区县,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基本县情可谓“彩色、古色、红色、绿色”交相辉映。……。 |
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河中游,全县国土面积1350平方公里,辖9镇5乡1场1街道,186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上高历史悠久,遗存丰富。东汉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84年),汝南(今河南)上蔡百姓迁到上高,始建上蔡县,为上高县之始,距今有1830多年的历史。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名为望蔡县。唐中和年间(公元881年)初置上高镇。南唐升元初(公元937年),废上高镇改置上高场……。 |
宜丰,始建于三国黄武年间,建县1800年,国土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人口30万,因“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地貌构成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中国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白颈长尾雉之乡、南方红豆杉之乡、中华蜜蜂之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等荣誉。 生态大美山川如画……。 |
靖安县地处赣西北,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辖6镇5乡,人口16万,经昌铜高速到南昌37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56公里。靖安是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连续六年获评全省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考评综合先进县。“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获上级肯定,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推广。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 |
铜鼓是赣西门户,东邻宜丰,南接万载,西与湖南省浏阳市、平江县交界,北与九江市修水县相连。全县国土面积1552平方公里,下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和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铜鼓生态资源丰富,是块绿色宝地、康养胜地。江西五河之一修河的源头,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 |
高安,位于江西省会南昌西部,距离南昌 42公里,素有“赣中明珠”美誉。全市 国土面积 2439.33平方公里,人口90万 , 1993年撤县设市,下辖2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垦殖场。心安之处 是谓高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底蕴,让高安散发着舒适平和的精神气质,自然使人心安。高安有三好、三宝、三师之说。……。 |
2018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株洲县,设立株洲市渌口区,以原株洲县的行政区域为渌口区的行政区域,渌口区人民政府驻渌口镇学堂路1号。株洲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县域地形为丘陵地貌,年均降水1389毫米,全县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现辖21个乡(镇)、2个场,总人口45万人。株洲县地处湖南发展重心〔五区一廊〕经济带中枢,居长沙、株洲、湘潭〔金三角〕城市群南缘,且水陆交通发达,地理……。 |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南通粤港澳,北临长株潭,西屏衡阳南岳,东与江西萍乡、莲花接壤,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全县辖20个乡镇,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攸县历史悠久,是传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攸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是中南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置县,因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
衡东县位于湖南东部偏南,1966年从衡山县析出新置,坐落于湘江中游的衡阳盆地和醴攸盆地之间,东临攸县,西接衡山,南濒衡南,北连株洲,地广物丰,山水含情,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县域面积为19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50万亩,总人口67万(农业人口58.41万),辖13镇11乡,561个村,25个居委会。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7℃,雨量丰沛。200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 |
耒(lěi)阳南临广东,北接衡阳,西达桂林,东上井冈。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地过渡地段。从东向西,由海拔478.5米(枫泉乡上坳上)递降到70米(集贤乡瓦泥矿);自南向北,由海拔301米(公平圩镇马石岭)递降到70米(新市镇水西村);由西南向西北,从海拔623米(长坪乡破塘村)递降到66米(雅江乡联盟村南门塘),形成东、南、西南高,中、西北部低,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一个波浪式的倾斜面,恰似一个朝西……。 |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南部,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南岸。东隔舂陵水与耒阳市为界,南与桂阳县相连,西与祁阳县接壤,北濒湘江与祁东、衡南二县相望。地处北纬26°07’---26°36’,东经112°07’---112°41’。市区中心位于北纬26°24’,东经112°23’。地貌常宁市地势南高北低,大致呈两级阶梯分布,南部是南岭山簇余脉的塔山和大义山,分别呈北东、南北走向,两山之间夹有庙前——西湖的低平谷地……。 |
安源区地处萍乡市中心城区,总面积198.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辖4镇6街1管委会,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20世纪初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最早的地方之一、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摇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及主要爆发地,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中国十大生态旅游示范城市(区县)、十佳营商环境县区、连续三年荣获市“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优秀县区。近年……。 |
湘东区始建于1971年,是萍乡的市辖区,地处赣湘边境,与湖南省醴陵市、攸县交界,是江西的西大门,素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全区国土面积858.76平方公里,辖8镇2乡1街,156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42万。湘东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湘东先人就在这里耕耘生息。自三国吴宝鼎二年萍乡置县治时,湘东地区历来为萍乡所辖,谓之“萍西区”。1970年萍乡升格为地级市后,次年湘东始建县级区。湘……。 |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西部,为省辖市萍乡的东大门,东与宜春市袁州区相交,南与安福县、莲花县接壤,西临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北靠上栗县。面积960平方公里,辖芦溪、上埠、宣风、南坑、银河5镇及长丰、新泉、张佳坊、源南4乡,共有人口30万。“袁水东奔彭蠡浪,萍川西注洞庭波。”“袁水”与“萍水”为萍乡分流湘赣两江的两大水系。芦溪居袁水源头,袁水源头河古称芦溪,因河得名——为芦溪县地名由来。芦溪历史悠久。早在5……。 |
邕宁县总面积4725平方公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纬22.7℃,东经108.35℃,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8℃,无霜期346天,适宜各种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北面与武鸣、宾阳接壤,东面与横县,西面与扶绥接连,南面同钦州、灵山为界,是首府南宁市的市辖县,县城蒲庙镇,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5公里。县境东、北、西三面环抱南宁市。东西最大横距87.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