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号)确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
金坛市辖镇。民国时期设乡,1958年隶属水北公社,1959年析设儒林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边缘,距市府23公里。面积31.3平方公里,人口2.3万。镇(江)宜(兴)公路过境。新常(州)溧(阳)公路从镇西穿过。西部长荡湖、中干河、中河、北干河纵横贯通。辖柚山、南社、杨家、北社、翟墅、渔业、汤墅、尚芳、勤勇、东联、建平、儒林、蒋庄、新民、乘驻、新华、云墅、窑上、厚庄、兰……[详细] |
金坛市辖镇。为江苏省名茶生产基地之一。唐宋时为游仙乡,1946年更名薛埠镇,1949年复改乡,1958年改幸福公社,1959年更名薛埠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设镇。位于市境西部,茅山东簏,距市区20公里。面积56.1平方公里,人口2.2万。常(州)溧(水)、镇(江)溧(阳)公路过境,薛埠大河源于茅山,经镇中向东汇入丹金漕河通向长江。辖东进、上水、方山、新浮、蒋家、上阳、夏宵、薛埠、绿化、……[详细] |
甪(lù)直,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北靠吴淞江,南临澄湖,西接工业园区,东衔昆山,全镇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澄湖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超20万。苏沪高速、绕城高速、甪直大道、东方大道等道路穿镇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甪直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文化底蕴深厚,被费孝通先生称为“神州水乡第一镇”。镇内人文景观景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圣寺和……[详细] |
盛泽镇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地处太湖流域,这里沃野平展、湖荡密布、气候温暖、雨量充分,宜稻麦、宜蚕桑,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都。全镇面积118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其中在册人口10.7万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约7万人。 盛泽镇是吴江市的经济重镇,尤其是工业经济在全市占较大份额。盛泽镇是吴江市的经济重镇,尤其是工业经济在全市占较大份额。盛泽是著名的“丝绸之乡”,丝绸……[详细] |
在东经121°18′,北纬31°50′的地方,有一座名城叫常熟,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她的写照。海虞镇就坐落于这美丽的常熟市北部。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常熟地方属吴县虞乡,故立海虞县,隶属吴郡。因境内东临沧海,故名海虞。新海虞镇设立于1999年6月28日,隶属常熟市,并承袭古县名海虞。海虞镇北倚长江,东距上海100公里,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各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详细] |
常熟市辖镇。1949年称横泾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芦荡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更名沙家浜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0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多条公路通达,南濒阳澄湖。辖庙王、永南、辛石、潘洪、徐石、张泾、陆家、洋浩、安全、新泾、龚浜、三家、草荡、倪家桥、下浜、北桥、曹浜、王曹、双浜、湖浜、前荡、渔业22个村委会和沙家浜居委会。农产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特产阳……[详细] |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巴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11.3公里。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公路通市区,阳澄湖、巴城湖、鳗鲤湖、傀儡湖、雉成湖环抱全镇,张家港、杨林塘、清水港、新开河、茆沙塘等航道纵横镇境。辖北潭、杨北、东河、三浜、沟巷、和平、黄泥、雉城、雉浜、杨木、枉金、宋家、联丰、勤丰、毛泾、加紧、塘北、龙兴、新凤、共幸、洲江、……[详细] |
浏河镇是江苏省太仓市东部濒江临海的重镇,为万里长江第一港。元代称浏家港,漕运勃发,海贸隆盛,被誉为“六国码头”。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在此七下西洋,成为与当时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大海港。今天浏河以她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综合实力,被誉为“江尾海头第一镇”,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个社区,常住人口5.6万人。 浏河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北靠上海航运中心组合港----……[详细] |
腾飞的曲塘 投资的沃土 曲塘,千年历史名镇,地处南通市与泰州市交界处,海安县八大卫星中心镇之一;南近南通机场和南通港,328国道穿镇而过,古通扬河蜿蜒其间,水陆交通便捷,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曲塘镇总面积11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人,在改革开放,富民强镇思想指导下,三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全镇三业总产值近30亿元,现有工业企业两百多家,主要产业有玻璃制品、制丝、针……[详细] |
海安县辖镇。苏北古镇之一。1949年设李堡镇,1957年李灶、杨庄、堡河三乡合并为李堡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李堡乡并入李堡镇,1995年曹园乡并入李堡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6.2万。202省道、唐(洋)李(堡)公路过境。丁堡河、北凌河等流经镇境。辖包场、堡南、安平、光明、三里、李灶、灯塔、腰灶、富庄、杨庄、大凌、许洋、凌河、营墩、缪庄、曹……[详细] |
如东县辖镇。1995年设栟茶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55公里。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3.7万。掘栟公路过境。辖万河、新元、洋港、解堡、港头、向荣、姚埭、栟北、南港、港西、姜埭、姜河、十字路、五灶港、安舵港、蔡杨、太平、杨万、符堑、棉元、三园、灶东、六灶、姜北24个村委会和怀诚、鸿祝、凌曹3个居委会。工业、农业并举。石油、机械产品畅销全国各油田,纺织品茶巾出口美国等地,海产品文蛤出口日本。.……[详细] |
如东县辖镇。1948年建岔河镇,1959年改岔河公社,1976年复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人口2万。掘丁公路、通洋公路交会过境,如泰运河通航。辖金国、曹河、三里桥、洪庄、金东、张堡、缪庄、葛桑、土山、龙泉、燕南、迎春12个村委会和燕川、兴坞、七井、新春4个居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境内有苏北有名的“苗猪”市场。.……[详细] |
启东市辖镇。1949年建吕四镇,1958年改公社,1987年复建镇,1996年大洋港镇并入后更名吕四港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27.4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人口4.4万。新通吕公路、汇吕公路、吕龚公路相交于镇区,新三和港、通吕运河流经中部入黄海。辖东皇山、念总、吕南、太阳庙、节制闸、念一总、金刚庙、三总、牛桥、吕四菜园、高林、袁家灶、香堂、陈涛、北海、吕丰、吕兴、大洋、吕北、吕靖、吕滨21……[详细] |
全镇总面积7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101.87公顷,滩涂面积4498.13公顷。总人口3.78万人,下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200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销售收入10.08亿元,利润5875万元,技改投入工作量1.41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4年,全镇协议注册外资1130万……[详细] |
2013:撤销林梓镇、白蒲镇,将原林梓镇、白蒲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白蒲镇,镇政府驻原白蒲镇松杨社区蒲盛路1号。可直达北京、广州。白蒲距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南通港、如皋港仅30公里,连接长江沿岸各大港口,出江入海通达世界各地。通扬(南通—扬州)运河从镇中心穿过,2010年前将建成三级航道。这种江海河联运、水陆空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为“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拓展延伸提供了前沿阵地,为白蒲经济快速融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