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全国重点镇[231]

全国重点镇[231]

  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号)确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官亭镇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的诞生地,拥有“东方庞贝古城”的喇家遗址,也是我省有名的瓜果之乡。官亭镇[Guan Ting Zhen]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90公里。 人口1.5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1%。面积67.1平方公里。辖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锋、……[详细]
  威远镇为县府驻地。位于县境西部。人口4.6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79.6平方千米。辖西上街、西下街、寺壕子、大寺路、深沟、白崖、红崖、崖头、古城、班家湾、大寺、小寺、纳家、兰家、凉州营、安定、余家、前跃、西坡、卓扎滩、红嘴儿、卓扎沟22个村委会和南街、北街、北郊3个居委会。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威元镇,1949年沿旧制仍设威远镇,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详细]
  丹麻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7千米。人口2.2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36%,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147.7平方千米。辖东丹麻、拉庄、哇麻、景州、泽林、补家、西丹麻、东家、桦林、索布滩、索布沟、松德、温家、汪家、山城、新添堡、岔尔沟门17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丹麻乡,1958年并入哈拉直沟公社,1961年分设丹麻公社,1983年复设丹麻乡。.……[详细]
  加定镇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境东端,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76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26.1%。土族占总人口的22%。面积606.5平方千米。加定镇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境东端,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76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26.1%。土族占总人口的22%。面积606.5平方千米。辖桥头、浪士当、加塘、扎隆口、扎隆沟、下河6个村委会。1949年……[详细]
  巴燕镇又称巴燕戎,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人口2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4%。面积25.4平方千米。辖金家庄、什吉列、上圈、绽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沟、儒家沟、西上、西下、南街、北街、东上、东下14个村委会和巴燕居委会。民国时设巴燕镇,1949年设巴燕市,1952年设巴燕乡,1966年改设巴燕镇,1958年与阿什奴乡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84年改为巴燕1个……[详细]
  群科镇又名古城,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42千米。人口2.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5%。面积100平方千米。辖群科、则塘、文卜具、雪什藏、若加、木哈、科毛其、乙沙一、乙沙二、舍仁、格尔麻、向东、安达其哈、工农兵、日兰、公义、加鲁乎、邮电、水库滩、先口一、先口二、滩南、滩北、团结一、团结二、新村一、新村二、东风、滩心29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群科乡,19……[详细]
  扎巴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32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8%。面积127.6平方千米。辖扎巴一、扎巴二、扎巴三、扎巴四、扎拉毛、结拉、本康沟、全藏、西滩、南滩、双格达、关沙、下扎巴、阳坡、阴坡、浪隆、冷扎、知海买、黄麻、下鲁乎藏、滩滩、科台、东拉卡、上脑、阿代、曲先昂26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扎巴乡,1958年改为扎巴公社,1984年复设扎巴乡。.……[详细]
  积石镇为县府驻地。位于黄河北岸,县境北部,小积石山下。人口2.4万,以撒拉族为主,占42.4%,回族占30%,还有汉族、藏族等。总面积128平方千米。辖东街、西街、上草滩坝、下草滩坝、瓦匠庄、托坝、线尕拉、沙坝塘、西沟、石头坡、丁匠、大别列、尕别列、乙麻目、新建、河北、加入17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积石镇,1949年设循化市,1953年改为城关镇,1956年改称积石镇,1958年并入黄河公社,1961……[详细]
  位于县境东部,东接甘肃省临夏市,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1.8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面积154.3平方千米。行政区划辖白庄、上白庄、下白庄、塘乐尕、上张尕、下张尕、立庄、上拉边、下拉边、扎木、昌克、团结、山根、乙日亥、朱格、米牙亥、条井、上科哇、下科哇、苏乎沙、麻日、牙日、格达、来塘、吾科、江布日、强宁27个村委会。历史沿革解放前为崖曼乡辖地,1950年设白庄乡,1956年将崖曼、胜……[详细]
  街子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6千米。人口1.5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7%。面积62.1平方千米。辖三兰巴海、托隆都、团结、三立房、羊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马家、孟达山、波拉海、果哈拉、果什滩、波立吉、古及来、塘坊、苏哇什、吾土贝那亥、牙木曲乎19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一区辖地,1950年设街子乡,1958年与文都乡合并成立永丰公社,1966年改为街子公社,1984年复设街子乡。.……[详细]
  浩门镇位于县境南部,大通河北岸,县府驻地。人口1.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等民族。面积0.3万平方千米。辖一、二、三、四4个居委会和北关、西关、南关、团结、圪达、头塘、煤窑沟、小沙沟、二道崖湾9个村委会。民国廿五年(1936年)为第一区辖镇,1948年改为浩门乡,1949年设浩门市,1951年与屡丰乡合并为浩门乡,1954年改称城关乡,1956年改为浩门镇,1958年并入红旗公社,196……[详细]
  青石咀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1.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0%,还有汉、蒙古、土等民族。面积278平方千米。辖红山嘴、红牙合、青石咀、黑石头、上吊沟、下吊沟、德庆营、上铁迈、尕大滩、石头沟10个村委会。民国廿八年(1939年)属二区辖丰聚乡,1949年沿旧制仍属丰聚乡,1958年并入长风公社,1961年分设青石咀公社,1984年改为青石咀镇。.……[详细]
  八宝乡位于县境中部,北与甘肃省接壤。县府驻地。人口1.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1.5%。面积802平方千米。辖东村、西村、东索台、白扬沟、卡力岗、拉洞、拉洞台、高楞、营盘台、下庄、冰沟、黄藏寺、麻拉河、白土垭豁、宝瓶河15个村委会和县城1个居委会。1952年建八宝乡,1957年改为八宝回族乡,1958年改为八宝公社,1984年改为八宝乡。.……[详细]
  默勒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102千米。人口0.2万,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4%,还有回族、藏族等。总面积0.1万平方千米。辖瓦日朵、才什土、老日根3个牧委会。1952年建默勒乡,1953年改设默勒蒙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默勒区,1958年成立春光公社,次年改为默勒公社,1984年改为默勒乡。.……[详细]
  三角城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9千米。人口0.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蒙古族等,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10%,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5.9%。面积268.3平方千米。辖三联、海峰、黄草掌、三角城、西岔5个村委会。1949年设三胜乡,1958年并入海滨公社,1961年分设银滩公社,1966年改为三角城公社,1978年更名为银滩公社,1983年改为银滩乡。2001年撤销银滩乡,设立三角城镇(镇政府驻地……[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