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号)确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
自然环境:电尕镇地处县境西部白龙江两岸,总土地面积94.2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平均海拔2500米,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6.7℃,全年无霜期147天。 行政区划:辖2个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014户,乡镇总人口14055人,乡镇从业人员7028人。 六通情况:7个村全部通电、通公路,5个村通电话,1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详细] |
自然环境:尼玛镇位于县城北部,总土地面积141万亩。年均降水量510.5毫米,年均气温2.3℃,平均海拔3460米。 行政区划:辖2个居民委员会,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074户,乡镇总人口11819人,乡镇从业人员5910人。 六通情况:2个村通电,1个村通邮、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4所,教师172人,在校学生3012人。有医院、卫生院4所,医生96人,病床124……[详细] |
自然环境:拉卜楞镇位于县城西北部,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0.5公里,耕地面积1.85万亩,平均海拔2931米,年均降雨量32.42毫米,年均气温3.9℃,全年无霜期88天。 行政区划:辖4个居民委员会,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250户,乡镇总人口14682人,乡镇从业人员7341人。 六通情况:3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2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详细] |
桥头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县府驻地。人口6.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6.2%,藏族占3.2%。面积33.6平方千米。辖胡基沟、向阳堡、红河限、暗门滩、元树尔、小煤洞、大煤洞7个村委会和人民路、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桥东、牦牛山、园林北路、园林南路7个居委会。1952年建桥头乡,1956年设桥头镇。1958年改为五星人民公社,次年更名为桥头公社。1965年复设……[详细] |
城关镇1957年前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驻地18千米。人口2.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9.8%,土族占13.9%。面积43.6平方千米。辖东门、下毛佰胜、上毛佰胜、好来、城关、西门、西关、龙曲、塔哇、贝寺、张家庄、大庄、阳坡庄、柳树庄、李家磨、上寺咀、下寺咀、铁家庄、林家台、沙巴图20个村委会和城关1个居委会。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佰胜堡,民国……[详细] |
塔尔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8千米。人口1.8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8。总面积35.2平方千米。辖河州庄、凉州庄、塔尔湾、下旧庄、上旧庄、石家庄、韭菜沟、泉沟、贲坑滩、中庄10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塔尔乡,1951年改第三区第六乡,1952年复设塔尔乡,1956年设塔尔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解放公社,1961年改为塔尔公社,1984年设塔尔回族乡,1985年改为塔尔乡……[详细] |
鲁沙尔镇位于县境中部。人口2.6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等少数民族。面积为36.4平方千米。辖东山、西山、和平、团结、塔尔湾、清泉一、清泉二、河滩、海马泉、水滩、昂藏、赵家庄、红崖沟、南门、新村、孔家16个村委会。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西宁县移治鲁沙尔后为县治,1949年沿旧制建文化乡,1956年为县辖镇,1958年并入东方红公社,1960年分设鲁沙尔公社,1984年恢复鲁沙尔镇。……[详细] |
多巴镇是湟中县18个乡镇之一,位于湟中县城鲁沙尔北部25km,东距省会西宁市25km。它西与湟源县相连,北与本县的拦隆口镇、李家山镇接壤,东与西宁市大堡子镇、彭家寨镇相邻,南与本县的甘河滩镇、汉东乡、共和镇相连。镇域东西长约25km,南北宽约6km,总面积148.76km2。多巴镇区所在地,位于北纬36。39’,东经101。3 1’,镇区海拔在2366~2822m之间,是青海省著名的高原小镇。多巴……[详细] |
拦隆口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44千米。人口2.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回、土族等。面积48.6平方千米。辖拦隆口、沙窝、幸福庄、初哇、扎什营、玉拉、新村、巴达、班仲营、端巴营、西岔、上鲁尔加、下鲁尔加、白扬口、东拉科、南门、西拉科上庄、西拉科中庄、西拉科前庄、尼隆台、卡阳、白崖、尼隆口、桥西、千户营东、千户营西、铁家营、上寺、上营、合尔营、奔巴口、丹麻寺、油房台33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详细] |
湟源县城关镇地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上游,西邻牧区,东接西宁,地处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全镇总面积4.4平方千米,海拔2644.28米.历史上称为丹葛尔城(丹葛尔是藏语,即湟水上源的意思),始建于1727年雍正五年间,1900年光绪26年,城内设东关、西关、南城台三个居民区。湟源城关镇曾经是中原地区和青海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中心,由于畜产品同牧民所必需的粮、盐、茶、布及日用品的大量交换……[详细] |
大华镇位于湟源县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向表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青藏铁路、315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6公里。位于东经100o15′-102o25′,北纬34o8′-37o54′之间,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总面积170.7平方公里.海拔在2540-3768米,属大陆性季水气候,年平均气温2.5oc,无霜期45天。 全镇有13个行政村,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2001年末全镇总户3259户1……[详细] |
瞿昙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21千米。人口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总面积182.1平方千米。辖新联、台沿、石坡沟、浪上、浪下、角营、朵巴营、官隆湾、龙占沟、斜上、斜下、斜中、斜沟门、磨台、徐家台、河西16个村委会。民国时置瞿昙乡,1950年沿旧制设瞿昙乡,1958年成立瞿昙公社,1984年复设瞿昙乡。.……[详细] |
寿乐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土族等。总面积188.6平方千米。辖仓岭顶、马家湾、土官口、王佛寺、陈家堡、仓岭沟、羊官沟、土官沟、联合、尕扎、昂麻、牧场12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寿乐乡,1958年并入碾伯公社,1961年分设寿乐公社,1984年复设寿乐乡。.……[详细] |
平安镇是海东行署、平安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东北部,湟水南岸。人口4.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等少数民族。面积106.9平方千米。辖白家、沈家、窑房、杨家、西营、西村、中村、南村、大路、东庄、上庄、张家寨、上滩、红岭、东村15个村委会和变压器厂、棉纺织厂、地质九队、有色金属七队、地质部基地、一七四处、乐都路、海东路、平安路、湟中路、化隆路11个居委会。始建于民国,原称平中驿镇,由西宁县所辖,1……[详细] |
川口镇Chuan Kou Zhen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东北边缘,东与甘肃省接壤。人口5.2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2.8%,土族占2.2%。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66.5%,,平川、台塬占29.6%,河流占3.9%。地形呈东面,西北较高,中间较低的三级阶地。属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四季不甚分明。开发较早。历史悠久,乃青海之门户。辖享堂、史纳、山诚、……[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