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号)确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
自然环境:环城镇是环县县城所在地,总土地面积 63.96万亩,耕地面积6.98万亩,平均海拔1565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8.7℃,全年无霜期150天。行政区划:辖18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8659户,乡镇总人口35287人,乡镇从业人员8782人。 四通情况:有16个村通电,18个村通邮,14个村通公路,6个村通电话,两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详细] |
自然环境:甜水镇位于环县最北部,总土地面积79.07 万亩,耕地面积4.77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行政区划:辖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509户,乡镇总人口11601人,乡镇从业人员3877人。 四通情况:有4个村通电,11个村通邮、通公路,1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5所,教师134人,在校学生 270……[详细] |
南梁,为纪念刘志丹等同志开创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即南梁政府)而命名为南梁乡 。位于华池县东部50公里处。全乡共辖3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4711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884人。总土地面积22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771亩。 南梁乡属子午岭林缘地带,地势平坦,草场宽广,气候湿润,适宜发展规模养殖。农作物以玉米、油料、黄豆为主,支柱产业以白瓜籽、羊畜为主。2000年全乡粮食总……[详细] |
西华池,古名金柜镇。西汉置略畔道,隋、唐、后周先后为乐蟠县治。宋熙宁四年4年改为西华池寨。因诚头南头有一涝池 ,旱不枯,涝不溢,故名西华池。 西华池镇地处合水县城,相传宋时城南沟掌有一湫,水清位高,荷花盛开,景色华丽而得名华池,又因境内已有东华池,故名西华池。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13093户41374人,其中农业人口5730户23524人,总土地面积128.5平方公……[详细] |
太白,山青水秀,有“小江南”之称,是秦汉以来塞要地之一。古时在此建有太白庙,故取名太白。 太白镇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子午岭腹地,东邻陕西省富县、北靠华池县和陕西志丹县,是甘肃省的东大门,距合水县城96公里。古有扶苏蒙恬的说唱,今有刘志丹太白收枪的故事,“秦直道”闻名遐迩,塔儿湾宋代石造佛塔“瘦长”著称于世,碧落霞天、莲花寺、保全寺石窟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韵味悠长。太白地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详细] |
榆林子镇位于正宁县西南19公里处的前塬中心地段,银(川)—西(安)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镇域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总面积93.7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5.64万亩,人均1.8亩。全镇共辖12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7159户,3.13万人。2003年被列为省列小城镇建设改革试点镇,2004年被评为“全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05年被省建设厅评为“甘肃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详细] |
早胜镇位于宁县南区,距县城 18 公里 ,银西公路、铜眉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商贸繁荣,古谓“陇东商业重镇”,“商贾辐辏之地”。全镇共辖 17 个村, 118 个村民小组, 9119 户, 41790 人,土地面积 106.37 平方公里,耕地 67284 亩。镇区面积 2.53 平方公里,个体工商户 876 家。 1999 年被省政府列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2003 年被列为全省……[详细] |
和盛镇位于吴凤公路沿线,是董志塬重要集镇,交通信息便捷,自然条件优越。现辖 19 个村委会, 171 个村民小组, 37350 口人,耕地 7.14 万亩。镇内电力资源充裕,拥有年发电量 130 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1 处, 矿产资源丰富,是西峰油田的一部分,瓜菜、苹果、规模养殖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有各类企业 40 多家。市场繁荣,商贸发达,是宁县西区文化、商贸中心。该镇已被……[详细] |
孟坝,据传说该镇建于清初。当时有一姓孟的人持意做得兴隆,该镇的集市贸易被他一家独霸,人称孟霸,后依此而得名。 孟坝镇位于镇原县西部。辖17个行政村,37057人。土地面积235平方公里,耕地12。87万亩。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孟坝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逐步形成了“南烟北果带路、中部畜禽先行,川区瓜菜示范、全镇黄花迈步”多业并举、多种经营的经济发展格局。同时,把农田、流域治理……[详细] |
平泉塬上很早以前有一水泉,故取名平泉。 平泉镇地处五指原之首,辖14个行政村,2882人。土地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8.65万亩。 镇党委以“抓党建、促经济,科技兴农,实干兴镇”为宗旨,推广农作物地膜覆盖等技术,修建日光温室大棚18万亩,全镇人均产粮达到670公斤。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规模养畜56户,养猪162户,养鸡场15处,人均纯收入达到1280元。商贸流通日趋繁荣,现有集体企业3个,私营企……[详细] |
自然环境:内官营镇位于安定区西部偏南,总土地面积26.39万亩,耕地面积12.09万亩。平均海拔2035米,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年平均气温6°C,全年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辖1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9055户,乡镇总人口38770人,乡镇从业人员19385人。 六通情况: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4个村通自来水,2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详细] |
自然环境:巉口镇总土地面积26.77万亩,耕地面积8.39万亩。平均海拔1850米,年均降雨量380毫米,年平均气温7.2°C,全年无霜期141天。行政区划:辖17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627户,乡镇总人口19366人,乡镇从业人员11125人。六通情况: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3个村通自来水,2个村通有线电视。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所1所,医生24人,病床25张。有……[详细] |
平襄镇位于通渭县中部,北与北城乡接壤,东与碧玉乡相邻,西南、西北分别和三铺乡、马营镇毗连。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总面积213平方公里。全镇现辖27个行政村222个村民小组,5个社区居委会29个居民小区,共1.93万户6.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0.84万户3.93万人、城镇人口1.09万户2.43万人。总耕地面积15.76万亩。海拔2147—1732米,年平均气温6.6℃,年降雨量3……[详细] |
义岗川镇位于通渭县最北部,西北、北与会宁县接壤,东北与静宁县相邻,东南、南、西南分别与寺子川乡、北城铺乡、华家岭乡毗邻,距县城39公里。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21个村民小组,共5087户20691人,其中城镇人口717人,总耕地面积8.5万亩。义岗川镇交通便利、商贸业发达,国道“西南公路”在西部过境,省道“靖天公路”穿镇而过,村、组道路畅通,东胜、明联等7……[详细] |
自然环境:巩昌镇位于陇西县县城,地处渭河南岸,总土地面积16.0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0.75万亩,平均海拔1950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46天。 行政区划:辖16个居民委员会,2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0548户,乡镇总人口108897人,乡镇从业人员54449人。 六通情况:28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18个村通自来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