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号)确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
“问安”历史悠久,据传说,三千年前有一个姓朱的寡妇,原住关庙山(原名叫“红安寺”),由于经常发生火灾,迁居于此,建立一座小庙,取名为“万安寺”(万事平安之称)。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相争,刘备于襄樊新野战败。义弟关羽千里单骑护送皇嫂“甘、糜”夫人转移,从襄樊新野出发路经草埠湖,来到“万安寺”(现在的问安),关羽每半个月都来向“甘、糜”夫人问安。后人为纪念关羽的“忠心”重修庙宇,把“万安寺”改名为“问……[详细] |
卧龙镇位于襄阳市西郊,汉江南岸,因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此“躬耕苦读,纵论天下”而得名。卧龙镇东临市区,南接南漳,西邻谷城,北滨汉水。卧龙镇版图面积2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亩,山林面积13.6万亩,滩涂面积4万亩,卧龙镇辖45个行政村,两个社区居委会,2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8万,其中城镇人口达3万。因背靠古隆中,环抱汉江水而独享地利,且境内有离襄阳市区最近的凤凰山水温泉度假……[详细] |
牛首镇地处襄樊西北部紧靠汉江边。襄渝铁路,316国道穿镇而过,自古以来就是水旱码头,交通要塞,镇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规划区面积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金牛街、民主街、戏楼马路、玉皇街、汉江路等五条主要街道,呈“井”字型布局。.……[详细] |
1949年由谷城县划入县第二区,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7年建太平店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50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8.2万。汉丹铁路、汉十公路穿境,汉江环绕。辖胥营、郭岗、五板桥、高田、田山、王台、严湾、邹楼、沈河、芦湾、小樊、刘河、乔岗、崔湾、晏楼、张祠、李集、大冲、梁庄、王堤、钱徐、上茶庵、龚洲、合心、蔡岗、杨旗营、龙巷、茶场、小龙洲29个村委会和东街、西街、共建街3个居委会。……[详细] |
襄樊市襄阳区伙牌镇毗邻襄樊市北郊,207国道和焦枝铁路贯穿南北,襄十、襄荆、樊魏、孝襄四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距襄樊机场仅20公里,距市中心13公里,距郜营火车站1.5公里,10分钟一班的市7路公汽直达镇政府,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版图面积176平方公里,下辖29个村,202个组,5.3万人,其中劳力1.8万人。耕地面积10万亩,其中优质小麦面积4万亩、水稻3.5万亩、优质花生3万亩、“双……[详细] |
双沟镇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系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距襄樊30公里。唐白河傍镇入汉水,316国道跨境18公里。南霏汉丹铁路,西临襄樊飞机场。水陆空交通便捷。镇区面积185.6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人,耕地10万亩。镇区面积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驻镇人口4.3万人.非农业人口3.5万人。双沟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是襄阳县东部区域的中心城镇和物贸集散地,素有小襄樊"之称……[详细] |
武安镇位于南漳县东南部,东与宜城接壤,南与荆门相连,北与襄樊相望。这里交通发达,特产丰富,商贸活跃,历史上曾有“小汉口”之称。.……[详细] |
谷城县石花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处于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和车城十堰之间。 这里是商家必争之地!扼川、陕、鄂、豫、渝四省一市的交通连接点,交通便利,商贸发达,镇区内因北河、溪河两条河流在此交叉,地似酷似武汉三镇,享有“小汉口”之美誉。现为鄂西北物资贸易集散地。 这里是“朝圣”的起点。西距道教圣地武当山旅游区45公里,古人“朝圣”以石花为始点,“神路”因此得名。 这里是兴业投资的宝地。汉十高速公路直穿……[详细] |
保康县辖镇。1951年为九区,1958年改东风公社,1984年建马桥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2.5万。宜(昌)保(康)公路与神龙架林区接界,交通便利。辖马桥街、林川、尧治河、堰垭、董家沟、南沟、天花、黄龙观、白果、鸡公岭、鳌头山、中坪、寺岭、周湾、峰山、罗家山、黄湾、河南坪、笔架、张湾、两河口、高桥河、白竹头、安家湾、桃坪河、大横溪、小横溪27村委会和马桥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详细] |
仙人渡镇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南端.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人.辖32个行政村.其中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1982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镇后,镇委一班人牢固树立了“抓集镇建设,促经济腾飞”的指导思想.先后编制了《仙人渡镇总体规划》,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几年来累计投资了大量资金.使集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达到了镇区干道网络化、供排水设施系统化、市场规范化和功能多元化。 如今,社会综合……[详细] |
太平镇自古以“人杰地灵”闻名,今日的太平镇有哪些发展边贸经济的独特优势呢?一是区位优势,太平镇位于枣阳北部,北与河南省唇齿相依,地处两省交界的特殊区位;二是交通优势,西北6省(区)物流大动脉一一寺沙省道在太平过境长度达l 5公里,日过境车辆达3000辆次;三是资源优势,枣阳自古有四大奇景传说:“唐梓山顶着天,莲花堰九顷半,红沙河网十八里宽,查星楼半截还在天里头”。其中的前三大景观都在太平镇唐梓山风……[详细] |
兴隆镇于1984年建制,是襄樊市和枣阳市的“东大门”,地处枣阳市东南18公里处,东与随州石伏接壤,西连枣阳城区。汉丹铁路、汉十高速公路和316国道穿境而过。全镇版图面积187平方公里,现辖33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户数11052户,农业人口数50178人。辖区内设有四条国家专用铁路,建有五二O国家储备库、二七O武警支队、粮食中转站、兴隆火车站、中盐集……[详细] |
1、吴店镇资源概况农业吴店镇是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枣阳粮仓”之称。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现已发展优质甘蔗1.5万亩、茶叶2.5万亩、蔬菜2.5万亩、花椒6000亩、香菇300万袋,年出栏生猪8万头,出笼家禽175万只,养殖孵化规格鱼苗5000万尾,初步形成了南山菌茶椒、北岗优质桃中畈蔗瓜菜,户户养殖好的区域经济结构。工业全镇现已形成了以汉光集团、巨鑫公司、先锋公司等10家产值过千万元的骨干……[详细] |
宜城市辖镇。1949年为第四区,1953年为第十区,1956年设小河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3年改第二区,1974年为小河公社,1984年置乡,1990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东临汉江,距市府16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3.3万。焦(作)柳(州)铁路、207国道公路穿过境内,汉江沿东境流过。辖新华、郑湾、梁堰、高庄、营河、谭湾、蔚营、朱坡、明正、杨湖、杨岗、胡湾、联盟、张咀、詹营、高湾1……[详细] |
鄂州市梁子湖区辖镇,区府驻地。1949年设太和乡,1975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东南部。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5万。铁(山)贺(胜桥)公路从镇中穿过。辖柯畈、新陈、新屋、谢培、上洪、金坜、朝英、马龙、陈太、子坛、莲花贺、莲花黄、狮子口、胡进、吴伯浩、邱山、东边朱、牛石、谢埠、农科、新建21个村委会和太和居委会。其中谢培村1993年被省民政厅命名为“楚天明星村”。乡镇企业以化工、建材、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