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吉林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3]

吉林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3]

31、龙山区 [吉林省辽源市] 因境内龙首山得名。
  邮编:136200 代码:220402 区号:0437 地理坐标:东经124°59′、北纬42°29′龙山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辽河畔,是辽源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57.44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4年)。全区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南康街道、北寿街道、东吉街道、西宁街道、站前街道、新兴街道、福镇街道、向阳街道、寿山镇、工农乡。共有27个社区、31个行政村。行政区划……[详细]
32、西安区 [吉林省辽源市] 因境内有西安煤矿得名。
  西安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辽源市西北部。东临龙山区山湾乡朝阳村、福山村、国庆村,南以和宁街为界与龙山区相毗连;西与东辽县金岗镇的东柳村、北柳村、明义村、柳树村和建安镇的力耕村、爱国村接壤;北与建安镇的安义村、忠实村、育红村、双福村交界。总面积185平方千米(另一数据:总面积180.4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6平方千米)。总人口19.7万人。全区辖6个街道、1个乡:仙城街道、太安街道、东山街道、安家街……[详细]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县,1914年因与山东省东平县重名,取吉祥意改现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以与该地西邻西丰县相对应得名。 [详细]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西安县,1956年因重名而改名,因东辽河(赫尔苏河、南苏水)得名;另说以地处东辽河上源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其为辽河东源,故名。 [详细]
  满语音译,含“通归王化”之意。清朝视该地为祖宗发祥之地,继而封禁。 [详细]
  原名头道江,俗称五股流,1986年置区,以境内东昌街得名。 [详细]
  相传旧时木把从山里放排,从通化市溯江而上,每过一个渡口称为一道江,这里是第二个渡口,故名。 [详细]
  清光绪三年(1877)置通化县,据《满洲地名考》:以通沟之通,与已归王化的化,故名。 [详细]
  这(旧城)在辉发河(回霸、回跋、晦发、回怕、灰扒)南岸得名;据《五体清文鉴》:辉发满语意为染青水(青蓝色之水),是一种利用植物枝叶煎制的黑色液体染料,形容江水之黑褐浑浊;另说辉发为契丹语意“往来无禁”之意。 [详细]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析通化县北境设县,以城东柳树河子命名。 [详细]
  1913年设海龙县,系满语水獭之意,1985年改梅河口市,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市因镇而得名,因地处梅河入柳河之口得名;梅河系满语阿把梅和必拉的缩语,意为形似大蛇的河,市区处梅河入柳河之口得名。 [详细]
  清初名通沟、洞沟,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辑安县,取义和安,1956年改现名,取吉祥意改今名,寓集聚安乐之意,为寄意地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辑与集为同音相转得名,1988年设市。 [详细]
  原名浑江市,因境内鸭绿江支流浑江而得名。1959年设立县级浑江市,1985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浑江市酝酿更名。“三江市”、“长白山市”两个更名方案相继被否,继而折中,最后更名“白山市”。因长白山而得名,但长白山归具有市级行政管理职权的长白山管委会管辖。 [详细]
  1985年设八道江区,2010年2月改现名,因浑江得名,江因水浑而得名。 [详细]
  1985年设三岔子区,因位于正岔、西南岔、西北岔三沟汇合处得名;1995年改置江源县,取浑江源头之意为名,2006年6月撤县设区。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