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十四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境内有江滨学校而命名,江校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得名。1956年合并称为海滨5分社,1958为江滨大队,1981年为江校大队,1983年为江校村,2001年3月行政规划调整后,由原江校、悦新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取名江校村,后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江校村:位于临江镇西南1公里处。……。 |
由悦东、合作两个大队划出一部分合并而成,故取名悦合村,悦合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而得名。1956年为合作社,1958年更名合作大队,1981年名为悦北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悦合村,2001年由悦合,锉西,锉南合并为悦合村,后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悦合村:位于悦来镇东南1公里处。……。 |
海门市货隆镇新街村总人口3016人,总耕地面积3054亩,总户数1078户,20个村民小组,65名党员。新街村位于货隆镇西片的中心位置,东至掘青公路、西至通州交界,南至运北河,北至跃进河。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基础是新街村致富奔小康的坚实基础。为让农民走上致富路的捷径,村委会以生态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带领村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农村环境建设的……。 |
东灶渔业村是海门市唯一以海洋捕捞为专业的渔业村,以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餐饮服务业为特色,位于国家级中心渔港——东灶港,北临黄海,南接广东路,于2013年10月21日经市政府批准由原临海渔业村、港闸渔业村、东灶渔业村等三个渔业村合并而成,村户籍人口977人,党员147人,现有捕捞渔船89艘,总功力11265Kw,总吨位6788吨。村现拥有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一座,518平方米,仓库114间,3987平……。 |
三余镇贡安村于2008年3月由原红星村、前进村2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9189亩,辖5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058户,人口5449人,党员194名,果业合作社1个。2008年村经济总量1.8亿,农民人均纯收入9988元。贡安村位于三余镇镇区东北,东到桁门桥与海晏村相连,南到团结河与一社村相邻,西与红专村相接,北到新中闸河与胜利村相望,三汤公路、平海公路穿境而过,同时……。 |
同盟村位于三余镇西南,现有人口3980人,总户数1336户,辖3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150亩,总面积5.2平方公里。现有党员115名。全村有个私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154户。生产经营:电子电器、五金针织、印刷、床上用品等。同盟村,按照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要求,5年来,已建成3.5米宽水泥路2条,总长3.6公里,农村桥梁3座,每年对全村砂石路进行整修,改善了交通环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 |
新民村,位于三余镇南首,与海门市交界,金三公路北侧。全村现有人口3220人,总户数1238户,3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292亩,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有个私企业16家,个体工商户104户。生产经营:电镀、灯具、五金、针织服装加工等。特色产业淡水养殖扣子蟹212亩。三余镇新民村公共服务中心新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建筑美化、卫生洁化……。 |
因该村位于张宝山北部,故名。1949年属鲁南乡,1966年从鲁南大队分出,得名山北大队,1983年改为山北村村民委员会,属同兴镇,沿用至今。山北村:位于同兴镇东北4公里处。……。 |
因尹姓人家在此开荒种地,形成村落,故名。建国前属灌云县第一区苇丰乡,1949年属同兴区圩丰乡,1952年属四队区圩丰乡,1958年属圩丰公社,得名洋桥大队,1960年从洋桥大队划出设立东风大队,1983年改为尹场村村民委员会,属圩丰乡,2001年改为圩丰镇,沿用至今。尹场村:位于圩丰镇东南3公里处。……。 |
因此地原是打谷场地,有二场一前一后。此场在后,故名。民国年间属东海县,1949年属灌云县董集区,1966年为山东大队,1981年改名为后场大队,1983年改为后场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12月18日小伊撤乡设镇,沿用至今。后场村:位于小伊乡以东1公里处。……。 |
该村位于界圩河北,故名。解放前,该地区为南九队,1949年,为圩南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得名红旗大队,1966年改为界圩大队,1983年改为界圩村村民委员会,属圩丰乡,2001年改圩丰镇,沿用至今。界圩村:位于圩丰镇东南6公里处。……。 |
因附近为大片洼地,故名。民国年间,属东海县泊南乡第二区,1949年属龙苴区新坝乡,1958年属龙苴公社,得名王堆大队,1960年改为大洼大队,1966年属穆圩公社,1983年改为大洼村村民委员会,属穆圩乡,2013年属龙苴镇,沿用至今。大洼村:位于穆圩村以东2公里处。……。 |
据传清未年间,此地的张姓地主与新坝的蒋姓地主结亲,由于当时此地有一条河,交通不便,张蒋两家便在此河建一座桥,故称此张蒋桥,后逐渐简称为张桥,故名。民国年间,属东海县泊南乡第二区,1949年属沭阳县湖东区,1958年得名得名张桥大队,1983年改为张桥村村民委员会,属穆圩乡,2013年属龙苴镇,沿用至今。张桥村:位于老黄荡村北侧。……。 |
解放前地主沈隆兴建有前、后客庄,该村位于前隆兴东边且庄子大,故名。民国期间属圩兴乡,1949年为圩兴乡大东村,1955年为大东初级社,1957年撤区并乡,为大东高级社,1958年属四队公社大东大队,1983年改为大东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原大东村委会划分成大东、路西两个村委会,2001年路西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归四队镇管辖,沿用至今。大东村:位于四队镇以南3公里处。……。 |
因该村以董姓居多,故名。1983年得名,属图河乡,2015年改图河镇,沿用至今。董庄村:位于图河镇以北4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