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与广宁府重名改名昌黎县,取“黎庶昌盛”之意。 [详细] |
因其西北部依傍古之漆水(又曰卢水,即今之青龙河)而得名。 [详细] |
肥乡原名肥邑,赵惠王时(公元前298-公元前266年),为嘉许相国肥义之烈,曾将今县地作为其封地,所筑城邑以其姓氏命名为肥邑,其后曾为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始置肥乡县,县并乡为名。据《大明一统名胜志》:“志云:肥乡其土壤沃饶,四野干坦,故名。” [详细] |
临漳县古称邺县,至西晋建兴二年(314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之名讳,而改临漳,因当时临县城北之漳水为名。 [详细] |
成安县:在邯郸市东南。据《嘉靖广平府志》载:“成,善也,平也;安,止也,定也,若邑之可稔而安居也……。”古时成安一带多为“白壤”,“地多斥卤”,而人们冀希改造为沃壤,转斥而为沃,这样才能“治成而民安”。 [详细] |
涉县原称沙县,东汉末年改名涉县。据《水经注》载,漳水在东汉时流入县境,泛滥横溢,人民涉水迁徒,故改沙县为涉县。又据《读史方舆纪要》云:“漳水流经县境,……亦曰涉河,县以此名。”又据《水经注》载:“漳水于此有涉之称,因地变也”,可见涉县非因涉水而名,却是漳水因经涉县,才有涉水之称。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