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河北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11]

河北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11]

  一种说法是,古时这里有很多吴姓的人居住,且城外大河有一座桥,因此叫吴桥。 [详细]
  境内有西汉河间献王刘德的陵墓--献陵,由此得名。 [详细]
  由县治设于孟村而得名。明朝永乐年间,回民孟氏由山西迁来定居,以姓氏命名为孟村。 [详细]
  以泊头镇为名。泊头镇以古时为运河码头而得名。泊头,有停船的码头之意。 [详细]
  西汉年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姓名为城名 [详细]
  1945年改设黄骅县,以纪念抗日英烈,共产党员黄骅(1911—1943)。 [详细]
  在滹沱、高河两条河之间,故名河间。 [详细]
  宋朝初年,安次县出了个宰相,名字 叫吕端。吕端的父亲叫吕琦,吕琦的 官职是兵部侍郎。吕琦在任时,他在 老家盖了一所大宅院,就在现在的廊 坊市区。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 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所以就 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 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的,就演变成为郎房——廊房 ——廊坊。1897年,廊坊建火车站开 始用“廊房”。1950年后,廊房成为安 次县城,廊房名字的使用率大大提高 。老百姓为书写方便,就把“廊房 ”写成“廊坊”,以后广泛流传,约定俗成 ,大家就都用“廊坊”了。 [详细]
  古称安墟。史称黄帝曾经到过这里。安次之含义,史无定论。据历代郡、县多以吉祥嘉言命名的规律,以其字义释为:“安”,安定、平安,“次”处所、驻留,取“地方安定,人民安居”之意。 [详细]
  因地处广阔的燕山之南而得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境域在战国、秦、东汉时期均属广阳郡管辖。 [详细]
  其含义以字义释为:“固”者,稳固也,“安”者,平安、安全也,取“江山稳固、人民平安”之意。 [详细]
  因境内桑干河(今永定河)水流湍急,浑浊多沙,时常为患,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上请取沙漠永清(即永绝水患)之意为名。 [详细]
  城东滨河,河中芰荷茂密,夏秋季节,香气馥郁,因名香河,县以河为名。 [详细]
  因晋至隋318年县城一直为郡、国治所,有26人封爵(王、公、侯、伯)于此,官衙、私邸、商贾匠作多,使城池比普通县城大一倍,故改县名为大城县。 [详细]
  西汉置县,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意,名为文安县。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