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三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1949年解放时,属临夏县刁祁公社管辖,成立转咀大队,后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转咀村……。 |
以境内自然村名命名。本村姓赵人居多,故名。公社化时属王台公社杨塔大队赵山生产队。1961年调整为杨塔公社赵山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镇后改名赵山村民委员会至今。赵山村……。 |
以驻地自然村得名。处于南面的,地理形状像堡垒的村庄。公社化时为临洮县中孚公社湖滩大队。1959年划入兰州市西固公社跃进大队。1963年划归关山公社,将原南堡生产队划分为南堡大队,同年将南堡大队分成南堡、康家湾两个大队,1968年南堡,康家湾大队合并为南堡大队。1983年更名为关山乡南堡村民委员会至今。南堡村……。 |
地处松鸣镇中心地带,故取名为中心村。该地名自使用以来一直沿用至今。中心村……。 |
因坐落于三十里铺镇,旧时闵阿訇在这里居住开学,故名。因坐落于三十里铺镇,旧时闵阿訇在这里居住开学,故而起名闵家村,村委会叫做闵家村委会。闵家村……。 |
划分村区域时以杜家崖居民点为中心,因而得名杜家崖,是以杜家崖居民点起名。杜家崖村原属和政县新庄乡槐庄村,于1959年“三县合一”时划归和政县达浪乡管辖,设立杜家崖行政村。杜家崖村……。 |
辛雍家村位于县城北面,因早期居住人口均姓辛和雍,故名。明朝初期,辛家、雍家两姓人由北京大柳树巷流落至此,并长期居住,先以小队命名,后更改为辛雍家村,归康丰乡管辖。辛雍家村……。 |
因该村位于国道213沿线两侧,沟壑纵横,名为壑岘,故取名为和岘村。1958年隶属于锁南大公社,1960年为和岘生产队,隶属于春台公社。1983年成立春台乡人民政府,和岘生产队改设和岘村民委员会至今。和岘村……。 |
高家村,因高姓家族人居住,人数较多,故而得名为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高家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人民政府,高家大队改设高家村民委员会至今。高家村……。 |
因坐落在东塬乡,因而叫东塬村。1958年隶属于东塬大公社,1960年为东塬大队,隶属于东塬公社。1983年成立东塬乡人民政府,东塬大队改设东塬村民委员会至今。东塬村……。 |
该地附近有许多遗址旅游景点及特产,文化蕴涵范围大而广,故名。大庄村于1959年“三县合一”时划归李家坪村,1962年代又从李家坪村分开,叫做大庄村,沿用至今。大庄村……。 |
相传很久以前,姓贾的族人聚居此地。1956年设立阿力麻土公社,贾家为贾家公社。1984年撤社设立乡镇户,改为贾家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贾家村……。 |
因之前该地地貌为石头滩,故名。自1981年成立以来,沿用至今。甘河滩村……。 |
因高姓和关姓居民较多,故名。1949-1981年隶属临夏县胡林家乡高关社,1981-现在属积石山县胡林家乡高关社。高关村……。 |
“加拉“是该地以前有座古汉堡的遗址。1998年合作市成立以后,2000年那吾乡村委会分成两个村委会,其中一个为加拉村民村委会,自2000年命名起,沿用至今。加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