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四部局关于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传统村落名录的要求,为有效保护福建省优秀的乡土建筑和传统民居,促进传统村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的申报认定工作。根据《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办法》,经过调查摸底、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并公示,确定福州市福清市新厝镇江兜村等339个村落(名单见附件)列入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现予以公布。 |
顺昌县元坑镇九村村地处元坑镇的东南面,辖有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28人,九村村原名元坑村,解放后更名为九村村。全村总面积10455亩,其中山地面积8000余亩,耕地面积1107亩。 九村村地处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年均气温18℃-18.9℃,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6小时。 福银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从我村境内穿过。……[详细] |
永建村是浦城县仙阳镇的一个山区村,距集镇所在地20多公里,距县城30多公里,西与古楼乡、叶山村、上云村相靠。左右和山际、上洋、甫下几个村为邻,全村有842人,227户,下辖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实有耕地1243亩。永建村四面环山,村的四周,山林叠障,郁郁葱葱,到处是青春茂密的毛竹,独特的环境和小气候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树林中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多种的中草药,使这里成了名符其实的……[详细] |
双同村,是革命老区村、南平市中心村建设重点村,位于匡山腹地。村委会原驻地同台山(金钟山),因地质灾害,同台山村搬迁,驻地迁到双门井。以双门井和同台山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为名。村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曾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方红土地;生态环境优美,森林植被保护居全县之首。距镇驻地30公里。该村东连上桥、浙江省龙泉市泗源,南接高坊,西邻里源、员盘,西北接双坑,北靠浙江省龙泉市宝溪。辖同台山、双门井、扬梅山、……[详细] |
古楼乡洋溪村系浦城县古楼乡第二大村,位于浦城县西南部,距县城46公里,水泥路面,是古楼乡的南大门,东与永兴镇连源村交界,西与古楼乡大路村交界,北与古楼乡大洋村交界。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苏区创建者方志敏曾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率领红军通过我村龙头岭攻打浦城县城。并在此地与-军发生激战。该村自百年来都是乡行政区建制,后取消。村落座落在洋溪河流两岸,两岸都是古民居,在古街上有一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详细] |
百岭村隶属南平市光泽县李坊乡,位于光泽县西南部,西与江西省交界,距县城3 6公里,乡所在地4.5公里。村落面积2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5亩,林地面积32624亩,生态公益林8000余亩。全村现有人口近1000人,240户,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百岭村民风纯朴、热情善良,勤劳致富、村容整治、环境优美。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村民自治规范,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2 0 0 4年开展户代表会……[详细] |
上观村系光泽县李坊乡第二大行政村,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点,西邻江西黎川,东接福建省邵武市。距县城45公里,距乡1 5公里。上观村村落面积22.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 7 91人,户数4 32户,有7个自然村,分为1 5个村民小组,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山林面积为3.6冱亩,水田面积3 1 32亩,人均1.75亩。全村以烟叶、水稻种植为主。山林资源丰富,2006年全村社会生产总75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详细] |
牛田村位于闽赣两省交界处,系革命老区基点村,距离县城69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约55公里,距离江西省资溪县约25公里。1932年10月至1933年11月,在牛田村设立0闽赣省委机构,-、-、毛泽民、肖劲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牛田红军指挥行营、红军亭和红军标语等“活化石”可作见证。牛田村区域总面积38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3.7万亩(其中毛竹林2000亩),耕地面积2500亩,7个自然村……[详细] |
新甸村位于司前乡的南部,距县城51公里,离乡政府11公里,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16户、人口1763人,耕地面积2238亩,山林面积12650亩,海拔350米,面积25.2平方公里,东北部与东山、黄坊、墩上村接壤。南与举安村毗邻。解放前民国政府在新甸设立乡公署。村部后山有古炮楼遗址,明末清初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著名的“月山书院”寨里、司前的学生都在那里读书,当时进出司前的货物都是由新甸用竹……[详细] |
山坊村位于寨里镇北部,与司前乡举安、新甸、台山和墩上村毗邻。距县城40公里,寨里镇所在地17公里,总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共427户1676人。耕地面积2040亩,林地面积3.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0.8万亩,年产毛竹5万根。全村以种粮、种烟和劳务外出就业等三大收入为主,以小规模种植茶油树、名贵紫薇,养殖黄牛、山羊等特色产业为辅。全村道路总里程为21公里,已完成硬化路程……[详细] |
崇仁村,位于光泽县县城北部,是崇仁乡政府所在地。城司公路贯穿境内,距县城7公里,东与共青村交界,北与洋塘村交界,西与金陵村交界,南与仙华洲交界。全村有24.6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15户,1593人口。村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崇仁明清古街与前商周遗址相望。崇仁村属于老区重点村,一九三一年一月红军就解放了崇仁村,同时成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区苏维埃政府是设在王氏祠堂,县苏维埃政府……[详细] |
凤林村位于铁山镇东部2.5公里处,距政和县城关10公里,东连元山村,西接铁山村,北连江上、向前,南连大岭、星溪念山、东峰村。全村由凤林、花桥头、洋屯尾、长埂四个自然村组成,七个村民小组,503户,1866人。土地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7000亩,耕地面积1621亩,生态公益林1356亩,锥栗2600亩,茶叶1300亩,毛竹700亩。凤林村历史悠久,相传是古时曾有凤凰栖于附近梧桐树而得名。村中……[详细] |
大岭村位于铁山镇东北部,距离镇所在地13公里,平均海拔600米,下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共1650人,2009年人均收入4110元。全村土地面积2.6万余亩,其中耕地2500余亩,锥栗3500余亩,毛竹林5000余亩。村民收入主要以毛竹、锥栗为主。大岭村近年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台,全长11公里的村级公路在2005年底全线完工。大岭村环境优美,旅游景点颇多,主要有:大岭头自然村头的树抱竹为罕……[详细] |
稠岭村原名筹岭,元、明时,连接福安与浦城等县的盐道经过,故名筹岭,后因村庄四周皆为水稻田,特改名为稠岭,全称政和县外屯乡稠岭村。地理位置:稠岭位于政和县东部,鹫峰山脉余脉,东南与镇前镇交界,西北是外屯村与溪头村,省道302公路穿境而过,西至县城30公里,南至周宁县城45公里,西南到白水洋景区59公里。气候为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4度,年降水量1800毫米。村落村民:稠岭村面积3.4万亩,其……[详细] |
外屯村位于政和县中部,是个古老的村庄,唐朝时称东湖,因外屯下池一带地势低平,属于河谷冲积小盆地,排水不善,一旦洪水到来下池即成一片湖沼而得名。宋神宗年间有魏姓在此定居,故又名魏屯。后因“魏”方言与“外”同音,转称为外屯,现为乡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外屯村位于政和县中部,东为洋屯村,南连稠岭村,西邻车潭村,北为铁山镇大岭村,省道302公路穿境而过。地形地貌:外屯村地处丘陵地带,海拔380—900米,……[详细] |
黄坑村原称黄岭坑,解放后自1968年直属澄源区黄岭公社,1969年外屯成立公社后,划外屯管辖。自古称为政和县南立八都。1948年成立党组织,为我县第二个成立党组织的村,属老区村。1986年之前行政村驻外店,1986年后迁移外板,2000年后村部又迁至外店,全称政和县外屯乡黄坑村。地理位置:黄坑村位于政和县东北部,距离政和县城40公里,距外屯乡政府20公里,一条河流引村直流,属政和七星河之源头,东往……[详细] |
石圳村地处七星溪南岸,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巾帼美丽家园创建示范点,距县城、高速路口均为4公里,是石屯镇松源村的一个自然村。石圳村四面环水,地形似岛。村域面积1100亩,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现有126户501人。由于拥有厚重悠久的历史,古朴热忱的民风,秀美怡人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民俗,在首届“清新福建·美丽乡村”评选中,石圳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一致喜爱,获得了“专家青睐奖”。……[详细] |
念山村位于星溪乡东部,立村于唐代,是福建省首批100个旅游名村之一、福建省首批19个传统村落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政和县佛子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带,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林草覆盖率75%。其中念山梯田是国内罕见、历史最悠久、福建省唯一面积最大的袖珍梯田。基本达到了村庄环境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的要求,成为县生态建设样……[详细] |
九蓬村辖前九蓬、后九蓬、朝阳、宝岭、上国楼、下国楼等6个自然村,共230户,912人。总面积2.45万亩,其中有林地1.03万亩,种毛竹3960亩,锥栗1500亩。村委会驻前九蓬。……[详细] |
前村村:新中国建立前曾名西洋村、钱村,原先系许姓奠基立村,后有宋、陈、魏姓相继迁入,村历史悠久,海拔880米,现为前村行政村驻地,下辖前村、打石凸、大庵、鸡池桥等4个自然村。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8142亩,其中林地面积14301亩,耕地面积3041亩,茶园面积1890亩。2011年,全村有户数695户,人口3244人,种植烟叶100亩。……[详细] |
赤溪村:赤溪行政村驻地下赤溪村,为革命老区根据地,森林资源丰富。下赤溪为唐末太和年间(约公元829年)由颜真卿之-颜十郎从山东迁永春后再分支迁移此地开基。上、下赤溪原合称百步洋,后改称赤溪,此地曾以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设定赤溪隘。赤溪行政村下辖上、下赤溪等3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在下赤溪自然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6805亩,其中耕地面积805亩,林地面积46000亩,2011年现有住户200户,现有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