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0日,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评选活动的通知》和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关于印发《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评选推荐实施办法》要求,将建拟推荐表彰的第六届省级文明城市、第十四届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非公组织单位、社区、风景旅游区)和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候选名单进行公示。 |
明溪县辖镇。1950年称龙湖乡,1969年属雪峰公社,1981年改瀚仙乡,1995年置瀚仙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1.2万。省道102线和206线于此交会。辖石珩、小眉溪、瀚溪、龙湖、大焦、连厝、洋龙、花园、坪地、岩里、王陂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豆类、油菜籽、茶叶、烤烟。乡镇工业有建材、建筑、采矿、食品、化工、运输等。宋代理学家杨时生于此镇龙湖村。.……[详细] |
沙溪乡位于明溪县东部,是明溪的东大门,距三明市区47公里,距明溪城区22公里。全境土地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总人口6184人,全乡出国劳务经商1800多人,占总人口的30%,是新兴的“内陆侨乡”。 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5.7-18.6℃,年均日照1798.6小时,年均降雨量1750-1900毫米,无霜期255-310天,海拔190-550米。全乡有耕地1.06万亩,林地……[详细] |
清流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属城关公社,1973年析建城关街道,1981年设龙津镇。位于县境中部,龙津河两岸。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1.8万。省道洋万线过境。辖城南、城东、蔬菜3个村委会和渔沧、翠园、凤翔、长兴4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烟叶、淡水鱼。是县主要副食品基地。工业有运输、建筑等业。古迹有建于唐代的金莲寺。.……[详细] |
田源乡地处福建省清流县中南部,是省定的革命老区乡之一,全乡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58亩,林业用地96643亩,林地面积94203亩,林木蓄积44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17525亩。全乡4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48人,总户数1490户,其中农业人口5748人,农村劳动力3100多人,辖区内气候适中,土质肥沃,适于种植水稻、烤烟、大豆、花生、甘薯、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发展牛、羊、鱼……[详细] |
嵩口镇位于清流县东南部,安砂库区上游,距县城18公里,是清流县最大的城镇,素有“企业重镇”“鱼米之乡”的美誉,全镇人口1.8万人,面积22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耕地面积16092亩,山地面积32万亩。境内有县属企业5家,外资2家,乡镇企业7家,民营企业28家,省道307线贯穿南北,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商业服务活跃,是清流县东部物质主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近年来,嵩口镇围绕“农业……[详细] |
宁化县辖镇,县府驻地。1952年设城关镇,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4年置翠江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3.5万。省道福五公路与建文公路在此相交。辖红卫、中山、小溪、双虹4个村委会和北山、红卫、中山、小溪、双虹5个居委会。省文物保护单位黄慎墓,县革命纪念碑和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境内。.……[详细] |
宁化县泉上镇位于福建省西部丘陵地带。黄新村村民大都是从各家附近的田间引水作为生活用水,但由于田间的水受到化肥、农药等的污染,饮用此水严重地危害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另有部分村民虽然家中有简易的水设施,但因为水源被农药污染,且旱季时干涸、雨季时水质非常混浊,同样非常不便与不卫生。 为此,经我馆实地考察后,日本国政府决定援助该村进行饮水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可解决该村2250名群众饮用卫生水的问……[详细] |
安乐乡地处宁化县南面,与连城、长汀、宁化、清流四县交界处,有“宁化县南大门”之称,省道建文线、洋万线贯穿全乡,是宁化通往厦门等沿海城市的交通要道。区域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5.5810万亩,其中山地面积21.4682万亩,耕地面积2.3546万亩,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62户,人口17071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烤烟、畜牧是农民收入的主要……[详细] |
中沙乡地处宁化北面,距县城所在地13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乡共有106个村民小组,3118户,14539个人口,拥有耕地面积24684亩,山地面积151060亩。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烤烟、畜牧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水果在该乡农业中占有不定比重。2000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8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18元.……[详细] |
宁化县辖乡。1958年成立安远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3.8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3.3万。省道建文公路过境。辖安远、井坑、增坑、灵丰山、洪围、杜家、后溪、东桥、里坑、营上、马家、黄塘、割畲、硝坊、永跃、张恒、岩前、丰坪、伍坑19个村委会和安远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烤烟、莲藕、生猪、淡水鱼、辣椒干、魔竽。为闽赣边界乡村贸易交流地。.……[详细] |
建宁县辖镇,县府驻地。1961年属濉安公社,1970年并入城关公社,1976年建城关镇,1984年更名濉城镇。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民主、新生、河东、溪口、黄舟坊、复兴6个居委会和综合农场。有木雕、纸品、竹制品及商业饮食服务等乡镇企业。.……[详细] |
建宁县辖镇。1956年设里心区,1958年建里心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253平方公里,人口2万。闽赣公路过境。辖里心、宁源、芦田、大南、上黎、岩上、靖安、花排、代家、汪家、新圩、滩角、双溪13个村委会和里心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莲藕、家畜、竹木。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窖池遗址。.……[详细] |
溪源乡位于闽西北的建宁县东北部,属武夷山脉,是南方重点林区,全乡有林地面积19.6万亩,其中毛竹林6.8万亩,是“三明市十佳毛竹乡”之一。全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山连绵,山涧如织,森林密布,植被保存完好,自然景观丰富,山上古木参天,山势险峻,原始森林气息浓郁且物种丰富,有银杏、红豆杉、黄山松、迎客松、五叶枫、猴群、猿、老虎、穿山甲、猓子狸等珍稀动植物种群和枸杞、灵芝、红菇等几十种中药材及珍稀菌种……[详细] |
泰宁县辖乡。民国时期为崇高乡,1958年属上游公社,1960年并入朱口公社,1962年复置上青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90.8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川里、永兴、江边、东山、上青、三南、崇磜、三地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烤烟、杂粮、食用菌、竹木。.……[详细] |
泰宁县辖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下渠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29.7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公路。辖下渠、陈元、上渠、渠里、大渠、渠口、大湖、红地、宁路、新田、大坑、王坑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烤烟、杂粮、茶果、食用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