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10]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10]

  2012年12月17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5号),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以下称三部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石寨村位于大安镇政府的东南面,离大安镇政府1.5公里,有三个自然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居多,地处丘陵低畦地。石寨村地缘优势较差,耕地面积。总人口3800人,有约50%劳力在家种植水稻、地瓜、花生等农作物,5%劳力外出打工或经商。……[详细]
  林寨村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村位于浰江河谷平原,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古村建筑以明清时期居多,在村内核心区2平方公里范围内,保存较完好的客家四角楼有24座,平均每座占地超过3000平米,更保留有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到过林寨的很多专家评价,虽然……[详细]
  上岳村委会位于龙山镇西面,距镇政府约12公里,人口5528人,耕地面积3925.3亩。上岳村委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后,上岳村委大量种植砂糖,使大部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农业结构调整后,上岳村委大量种植砂糖桔,效果较好。上岳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宋朝,古建筑物、古村古迹保留比较完好,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古建筑物群保留比较具规模的地方之一,上岳村已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详细]
  社岗下村是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821104200。[详细]
  三排村委会位于三排镇政府东南面,距镇政府约8公里,国道107线清连高速公路和省道261线贯穿全村,东与连州市九陂镇交界,南与三排镇连水村相邻,西与山溪村接壤,北同牛头岭为相接。油茶面积5782亩,是全镇油茶面积最多的一个村。办事处设在光明村。三排村委山多耕地少,辖8条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为:光明村、香禾村、东坡坑村、龙尾山村、老排村、山溪二村、小伞村、坪落村。……[详细]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被誉为“中国瑶寨第一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四周山势险要,溪水奔流,青翠的群山连绵起伏,由山下向山上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建筑民居遍布山岗,古屋一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非常有特色。南岗古排又名行祥排,座落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镇海拨803米的高山上。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59亩,鼎盛时有民居700多幢、……[详细]
  江边村位于企石中部,距离东莞市区28公里,因北临东江河畔,南靠东江支流的石马河而得名。辖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有3条自然村,人口2964人,工厂企业约30家。江边村历史遗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江边古建筑群、黄氏宗祠、万福庵贝丘遗址等历史古迹。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有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榕树6棵,百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约1000棵。有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的农田、鱼塘、荔枝园和房前屋后散植的香蕉、芒果……[详细]
  南社村位于茶山镇东南面,距离东莞市区约18公里, 交通便利,占地面积4.13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690人,外来人口约1万人。2016年,南社村村组两级经营总收入为3362万元,纯收入为1808万元,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增长。自2015年以来,茶山镇南社村连续6次登上央视节目,使茶山乃至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呈现在全国人民眼前。其中,央视4套《记住乡愁》栏目播出《南社——孝敬有方……[详细]
   石排镇塘尾村位于东莞市东部,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村内道路四通八达,太和中路、石岗大道、李横路三条大道穿过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塘尾村内的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环境生态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于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村落布局严谨,保存完整,房屋类型多样,建筑风格兼备,岭南特色浓郁,是明清时期岭南建筑的典型,为南粤地区……[详细]
  翠亨村是中山市南朗镇辖村,位于中山市境东南部,也是在南朗镇东南部。东临珠江口伶仃洋,与珠海市淇澳岛隔海相望,南连珠海市金鼎镇,西靠五桂山,东北与崖口村相邻。京珠高速公路经村东穿过。中拱公路纵贯村内。翠山路东连中拱公路,西接城桂公路,经逸仙水库边穿过。是中山市东南部水陆交通要塞之地。 2002年4月,由翠亨、下沙、石门三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翠亨村民委员会。全村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8……[详细]
  古巷村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25.3千米,潮州火车站北3千米,古巷镇人民政府驻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设古巷一至古巷五5个行政村。人口18347人。原名枫山村,因昔年洋铁岭山上遍长枫树。又因西山溪支流从村西头流人而聚于村间,形成一天然小港,因而被称为古港,后演变为古巷,故名。据(陈氏族谱)载:“其先祖于宋末元初,从海阳县风塘乡到古巷新厝场尾定居,繁衍成大族,原有洪、郑、李、黄、蔡等姓,以后逐……[详细]
  龙湖社区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45103105001。[详细]
  水东村是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302102202。[详细]
  扬美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罗、刘、陆、李四姓最早建造,因荆棘丛生,白花遍地,故名为“白花村”。后来狄青平蛮,各地人士不断前来,才日渐发展,逐渐形成。因清溪环绕,扬波逐流,后改名“扬溪村”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日开化,心灵向美,又改名为“扬美村”。扬美民风善良,崇文尚武,重德扬美。时至明清,文化经济就己迅猛发展,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古镇中古街道、古烽火台、古码头、古桌椅、古树、古庙……[详细]
  平卯村是广西柳州市融水县拱洞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225213205。[详细]
  东田村是广西柳州市融水县四荣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225201207。[详细]
  荣地村是广西柳州市融水县四荣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225201208。[详细]
  一、丹洲村位于丹洲镇政府驻地西南面融江江心,地处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合处,地形呈狭长状,总面积2.6平方公里,东有209国道和枝柳铁路隔岸而过。丹洲村是三江明清建治时期古县城,有400多年的历史,尚存多处古迹景点,是三江县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丹洲村是多民族,多姓氏杂居的村落,全村有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61个姓氏,230户1035人。洲上种有沙田柚500多亩,经济收入以沙田柚为主,兼有农业、副业……[详细]
  高定村是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独峒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226105203。[详细]
  高友村是广西柳州市三江县林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226104208。[详细]
  龙脊村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东南的和平乡境内,属于龙脊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寨处于大桂林旅游圈内,距桂林市仅76公里,距县城21公里。主要包括平段、平寨、侯家三个自然村及周边1000余亩的梯田,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龙脊村梯田风光独具特色,别具一格,整个梯田依山势层层而下如金龙探宝,蔚为壮观。龙脊古壮寨已有430多年的历史。据《龙胜县志》载,龙脊廖姓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详细]
  洞井村古民居位于洞井瑶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紧临洞大公路,距离乡政府0.5公里。古民居以唐姓居住为主,其中汉族135户658多人,瑶族56户,明清古建筑老宅68座,洞井村瑶汉民族杂居和睦相处,瑶族民族风情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13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名录。洞井村古名洞月村、桂月村,古民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瑶族地方民宅建筑群,它具有桂北岭南水乡微派建筑风格。村落坐东朝西,……[详细]
  官庄村是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水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7105204。[详细]
  江口村位于灌阳县新街镇,距离灌阳县城10公里,是马山江、安乐源江与灌江的三江交汇处,故称“江口”。江口村青山环绕,绿水相合。村内有较为完整的桂北古商贸街建筑群,依山就势,宽窄有致,起伏不一,房屋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古道交相辉映,组合成了一幅静祥和优美的江南画卷。江口村有森林面积134.7公顷,其中乔木林面积47.7公顷、经济林面积85.3公顷,森林覆盖率64.5%;湿地面积11.9公顷,其中灌江……[详细]
  小青山屯距荔浦、阳朔两县城均20公里,紧靠321国道相距约500米,闻名遐迩的世界溶洞奇观“桂林银子岩风景旅游度假区”就在小青山屯银龙古寨范畴。银龙古寨始建于宋末,己有一千多年历史,古村落保存完整。老村中现代民居较少,传统建筑群落景观完整、罕见,明中后期始建,历经清代而成规模。这些宅院建筑均为传统四合院式,房宇高大、鳞次栉比。宅院用条石垒基,青砖墙到顶,灰瓦,内部为三开间木结构,窗棂雕花,内院天井……[详细]
  横山村是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12105208。[详细]
  太平村是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潮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3200208。[详细]
  熊村村是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3101200。[详细]
  路西村是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定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3102200。[详细]
  上长岗村是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3107208。[详细]
  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是年代久远、拥有文化积淀深厚的古村落。已有800多年建村历史的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现有180余座620多间砖瓦结构民居,其中60%以上属明清时代建筑。江头村至今仍保存有门第匾额和皇帝诰封挂匾200多块,在这里可以看到清代奇特的“闺女楼”、“公子床”、“秀才街”、“举人巷”,以及明代村民为防御敌人进攻而有意构造的“迷宫”巷道。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江头村人才辈出,灿如繁星,在乡……[详细]
  老寨村是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3105200。[详细]
  溶流村是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3103208。[详细]
  沙子村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0330102203。[详细]
  水源头村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白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5201200。[详细]
  榜上村地处一个偏远的山区,归属于漠川乡。漠川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典型山区文化乡。明崇祯十年(1637年)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一游,评价很高,并在其名著《徐霞客游记》中作了详细记述。榜上古村地处深山腹地的湘江支流漠川河畔。过去村民出山只有沿着漠川河谷的山路而行,沿漠川河往下游北去可通兴安县城,溯漠川河源而南翻山越岭走小路辗转可达桂林。上世纪七十年代,漠川河下游兴修五里峡水库,堵断了山路……[详细]
  广西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始建于1400多年前,北面群山环抱,山势连绵起伏。村庄在凤冠山下,面向素有“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村前沃野平畴,稻田逐浪。阡陌之间,立着44座传统古民居,它们彼此院院相通、户户相连,院中有院、门中有门,占地面积约5400多平方米。远远看去,这一大片古老宅院气势恢宏。时间融入建筑,岁月记录文明。走在旧县村的青石板路上沿途寻访,耸峙的马头墙、精致的雕梁画栋、起伏的青砖瓦片,恍若翻……[详细]
  渔村村是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321103212。[详细]
  大芦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东郊8公里处,号称“荔枝村”,大芦村古宅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村里的池塘临水树龄二百至四百年不等的荔枝树犹如摆放在青砖绿瓦古宅前的一……[详细]
  萝村村是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民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81104212。[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