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拟认定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区)8个、示范乡(镇、街)90个、示范村(社区)900个。 |
林家【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南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林氏先祖(失讳)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故名林家。【人口与姓氏】全村297户,1001人。主要姓氏有林、盖、马、刘、商、初、孙、魏、张、曲、程、生、朱、吴、李等。……。 |
大宋【村名由来】大宋村位于镇政府东南10公里。明永乐(1403~1424)年间,宋氏先祖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大宋村。【人口与姓氏】全村454户,1453人。主要姓氏有宋、高、劳、黄、卢、赵、张、尹、吴、吕、解、郑、隋、刘、生、绿、马、石、房、王、温、谭、牛、孙、袁、李、姜、曲、丁、安、樊、崔、韩、周、燕、肖、逯、武、盖、蒋、司、田、廖、商、蔡、陈、薛、代、杜、荣、时、杨、程、彭、万、朱、郭……。 |
劳家【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5公里。宋靖康、建炎(1126~1130)年间,先祖劳盖亦迁此立村,取名劳家。【人口与姓氏】全村170户,520人。主要姓氏有商、景、初、劳、吴、李、郑、宋、崔、张、单、卜、程、卢、丁、陈、唐、高、魏、武、朱、石、郭、杨、伍、王、赵、韩、牛、于、孙、刘、温等。……。 |
徐家【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南2.5公里。明永乐三年(1405)年,(原由郭氏、王氏建村,故名郭王庄)始祖徐德林,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后来徐氏家族兴旺,更名徐家村。【人口与姓氏】全村246户,705人。主要姓氏有徐、王、张、刘、李、赵、陈、纪、尹、曾、靳、闫、初、盖、郭、曲、严、姚、扬、生、崔、林、魏等。民间防御解放前,境内各村村民为防土匪抢劫绑票,大都自愿捐款修建寨门。徐家村的寨门都分工修建与管理……。 |
朱家【村名由来】镇政府东南12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延刚、朱延清、朱延龙兄弟三人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来,各在惠民朱家,博兴辛朱,此地,以姓立村为朱家。【人口与姓氏】全村共241户,751人。主要姓氏是朱。……。 |
西南李【村名由来】南李村位于龙居镇东南部,东临牛庄镇西庞村,南接小张村,北临史口镇林家村。距镇政府东南6公里。明洪武四年1371年,李公能由直隶省(今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早有褚姓在此定居,故取名褚李庄。后因祭祖修建两座庙,遂更名为双庙李,但因双庙李带个庙宇,同时西南李村又位于油郭培李村西南角,故改名为西南李村。褚家庄子距镇政府东南6公里。明洪武二(1369年)年迁来,1945年与西南李村合并……。 |
大张【村名由来】镇政府东南8公里。明洪武二年,张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张家村,因有小张村,为便于区别改称大张村。1958年与小尹家和并为一个行政村。尹家村,镇政府东南8公里。明洪武二年,尹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于此地。取名为小尹家,于1958年与大张合并为一个行政村。【人口与姓氏】全村共213户,719人。主要姓氏有:张刘李左蒋韩尹等。……。 |
宝三一村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3100999。 |
五一村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3100999。 |
大牟村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3100999。 |
六顷村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3100999。 |
薄家村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3100999。 |
胜利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中华人民共和国24年(1935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从鲁西寿张、阳谷、范县、东平县迁民于此后坨子(地片名,因这片土地在此坨子后部故名)建村,系以序数命名为“二十五村”。不久因有后、前两个二十五村,本村居后,后以方位序数改名为“后二十五村”(当时群众也称“后坨子”,不久又名“后坨子”废止)。1953年人民政府以嘉言更名为“胜利村”。1958年立胜利大队。1980年……。 |
二十八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5104222。 |
二十师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5104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