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一批江西省森林乡村[24]

第一批江西省森林乡村[24]

  2020年12月17日,经各市、县(区)推荐申报、委托设区市组织专家评审、省林业局审核公示,并报请江西省政府审定同意,决定授予南昌县向塘镇剑霞村等675个行政村“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
  原此地农民在山上大量种植油茶树,因油料量大质优,久负盛名,故名。1949年前属(石喿)都乡,1949年属四区南(石喿)乡,1956年成立15个初级社,1958年成立(石喿)都人民公社,为万华、徐源、茶子山3个大队;1969年并为茶子山大队,1984年更名为茶子山村;1984年至2002年期间,徐源析出又并入,而后沿用至今。茶子山村……。
  因范围内地理实体而得名。因古桥清湖桥坐落其地,即以此桥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双溪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一区和平乡。1956年成立4个初级社,1957年并为大桥高级社,1958年为五星人民公社大桥大队,1961年属双溪公社,1970年属香田公社,1972年属双溪镇。1984年4月恢复乡村行政组织,名为双溪镇大桥村,设立大桥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桥村……。
  五代残唐时,哨前属吴楚边界之间,卢俦在此丰门口设卡立哨,故前面的一片大塅统称为哨前。五代残唐时,哨前属吴楚边界之间,卢俦在此丰门口设卡立哨,故前面的一片大塅统称为哨前。明清时属招贤乡忠厦都,民国时属哨前保。1949年10月后属四区哨前乡,1955年成立4个初级社,1958年转为哨前高级社,1959年7月成立塘埠公社时,调整为哨前、丰门、安背、桂竹4个大队,1972年合并为哨前大队,属石境公社;19……。
  北港村是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官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925105500。
  元朝至大年间,程姓由新庄老屋迁此建村时,挖井挖到小股泉水,源流不断而故名。因地理环境而得名。意在纪念先人的勤劳。1949年前属(石喿)都乡,1949年属四区东(石喿)乡,1956年成立5个初级社,次年转为小水、大坑、新庄3个高级社;1958年为(石喿)都公社的小水、小南、李场三个大队;1968年并为小水大队,1984年更名为小水、李场2个村;2002年李场村再次并入后至今未变。小水村……。
  南唐以前,本地人口稠密,居民集中,商贸云集,北河穿镇而过,形成埠头,固地理形状像锅,故名塘埠。南唐以前,本地人口稠密,居民集中,商贸云集,北河穿镇而过,形成埠头,固地理形状像锅,故名塘埠。1949年前只设塘埠区,为靖安县第四区。1949年10月属四区塘埠乡,1954年成立5个初级社;1956年转为2个高级社;1958年划为鸣洞、大岭、塘埠3个大队,属塘埠公社;1969年并为塘埠大队,属官庄公社;1……。
  元至顺年间,甘养叔从本地仕源老水口迁此建村,因村落建于两条小溪交汇处,故名。1949年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属水口乡。合作化时,由水口、唐家、下堡等初级社转为水口、唐家、下堡、高家等高级社。1958年成立设水口、唐家、下堡、高家4个大队。1961年唐家大队与水口大队合并为水口大队。1968年水口、唐家、下堡、高家4个大队一起合并为水口大队。1984年机构体制改革,改称水口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宋绍兴年间,刘僖由靖安箬坪迁此建村,且在此开设店铺,因村建于店铺前,故名。1949年前属归德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兰田乡。合作化时,由塅里、店前、保里等5个初级社转为塅里、店前、保里高级社。1958年设塅里、店前、保里大队。1968年塅里、居前、保里、布稻合并为塅里大队。1972年分为塅里、布稻两个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中,塅里大队因县内重名,更名为店前大队。2003年由原佈稻村、塅里村整合……。
  村内有大片梧桐树得名。1949年前属罗坊镇。建国后属梧岗乡。合作化时,由梧岗初级社转为梧冈高级社。1958年设梧岗大队。1960年转属越山垦殖场。1969年分开,设梧岗、阴村、长乐三个大队。1972年仍合并为梧岗大队。1984年改为梧岗村民委员会。梧岗村……。
  驻地位于泥洋村,传说白洋洞李洪山建土库,挖出一羊洞,内有两只白羊,跑到此地,名“来羊”,后演变泥洋。1949年前属观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段上乡,合作化时,由泥洋等3个初级社转为3个高级社,1958年,设泥洋、三门里、白洋洞大队。1971年合并为泥洋大队,1975年隶属澡下采育林场,1982年改称泥洋村民委员会。泥洋村……。
  因村庄建在潦河边,河中有一巨石横亘如桥,故名横石桥,简称横桥。1949年前属甘坊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横桥乡,合作化时,由南岭。坪上等6个初级社转为横桥,蕉洲、南岭高级社,1958年组成横桥大队,1959年分为横桥,蕉洲,南岭大队,1963年合并为横桥大队,1984年改称横桥村委会。横桥村……。
  因村庄建在铺店下面,故名店下。清朝时期,郭氏(赣州)、胡氏(安定)、王氏(赣州)、刘氏(赣州)迁入此地安居,1927-1937年时,苏维埃红军开展反霸斗争突出村庄,故有红军桥,苏维埃会址,标语等多项红色纪念标志。1949年前属东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甘坊乡。合作化时,由店下、芭沅、上柏庄等初级社合并转为店下高级社。1958年成立店下大队。1968年并入港尾大队,1972年分开,仍为店下大队。……。
  清康熙年间,韩奕欣从万载县迁此建村,因村建于山坳的下端,故名。1949年前属九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澡溪乡,1954-1956年,由8个互助组组成两个初级社,合并为东岭高级社,1958年设东岭大队,1983年地名普查因重名改为下坳大队,1984年更名为下坳村民委员会。2004年下坳、官田两村合并,仍名下坳村民委员会。下坳村……。
  建村期间由多姓氏从外地迁徒于此安家落户,故名游落。1949年前属会埠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游落乡,合作化时,由项家、何家等初级社转为项家、努力、春光高级社,1958年高游落和平、建设大队。1968年并入张坊大队,1972年分开,1984年设游落村,2002年与故县村合并,设游落村民委员会。游落村……。
  以境内球庄地片而得名,驻地青山下。初始名稠溪,后因地貌似球而改球溪,再改球庄。1949年前属东源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甘坊镇。合作化时,由球庄初级社转球庄高级社。1958年成立球庄大队。1968年并入溜头大队,1972年分开,仍称球庄大队,1982年成立球庄村民委员会。球庄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