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86]

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86]

  根据《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在各地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推荐、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经审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了第一批3947个国家森林乡村。
  江南村位于平山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623户,2675人。江南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200米,适合种植樱桃和水稻,是平山乡“万亩樱桃观光园区”的重心,樱桃年产值达100万斤,故有“樱桃第一村”之荣誉;江南村是平山乡“万亩水稻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盛产“江南优质大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398元。 --人口……[详细]
  海雀村位于赫章县河镇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海拔2300米,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之一。全村辖5个村民组209户812人,其中苗族199户762人,彝族10户50人。村党支部有党员26名,入党积极分子15名。农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人均占有粮食307公斤,森林覆盖率达67.3%。1985年5月,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在《国内动态清样》127期中这样描写海雀村:“在海雀村察看了3个村民组11户农户……[详细]
  神仙庙村位于龙塘镇政府所在地东部,总面积2.34平方公里,距石阡县城12公里,镇政府3公里,东与本镇大屯村接边,南与龙井乡接边,西与本镇白泥塘相邻,北与本镇大屯村接壤,是一个以侗族、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区,全村共辖个11村民组、415户、2063人,其中党员24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0岁(预备党员1人、女性1人,平均年龄60岁),劳动力1089人,常年外出打工656人,耕地面积15……[详细]
  石坪村位于汤山镇东南部,距县城约8公里以远,辖9个村组,350余户,1600余人(其中:0正式党员26名,预备党员4名),是一个以侗族为主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全村耕地面积:1715亩(其中:田891亩,土824亩),有林木2800余亩,生态林1500亩,荒草坡地1200余亩。……[详细]
  梵净山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脚,距江口县城26公里。全村辖29个村民组853户,总人口3203人,全村有耕地2908亩,人均耕地0.9亩,年人均占有粮食650公斤。境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梵净山村由于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力的开发,长久以来过着男耕女织,常年奔波于温饱的生活,一度成为全县的贫困村。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神秘的梵净山从深闺中走出,为……[详细]
  云舍村座落在锦江之源太平河流域中段的河坎谷地,是贵州省政府批准建设的五个少数民族村寨之一,也是全省党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距江口县城5公里,梵净山黑湾河风景区19公里。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5亩,辖10个村民组,451户,1771人。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540公斤,人均纯收入3960元。村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土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保存丰浓郁的民族风俗习惯,被誉为“中国……[详细]
  寨抱村位于太平乡中部,距江口县城15公里,江梵公路通村而过,由原三塘、寨抱两个村合并而成,是一个农业生产、生态畜牧业发展较好的行政村。辖24个村民组,有877户,3246人。民族构成以少数民族为主,其中85%以上村民为苗族、侗族及土家族等。全村有耕地3317亩,人均耕地1.02亩。2010年人均吃粮620公斤,人均纯收入3152元。一、经济与产业发展近年来,太平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铜仁地委、行署和……[详细]
  团龙民俗文化村,位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西上梵净山的必经之地,发展旅游业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十分丰富。全村有10个村民组,202户,总人口879人,国土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1亩。原始生态资源、水资源极为丰富,可谓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高,达92%以上。团龙村由土家族、苗族构成,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至今,沿袭了过年、哭嫁、哭丧等民俗传统文化,保存着……[详细]
  豆凑林村,共4个村民组,121户450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8%,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村;全村耕地面积498亩,其中田326.3亩,土171.7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现有党员人数17人,是一个农业村。……[详细]
  凤仪村位于木黄集镇南部3公里处,与松桃乌罗镇交界,土地面积934亩,有8个村民组,总人口1170人。居住民族主要以苗族、土家族为主。凤仪村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经济收入主要以烤烟、油菜、畜牧业及务工收入为主。有村集体高石坎林场1个,有5个组通公路,风坳、高石坎、大木转3个组未通公路。凤仪村田土相对集中连片,完全适合于农田综合开发。有千年古树银杏、蒙树两颗。……[详细]
  路腊村位于云场坪镇东南部,东与湖南省凤凰县茶田镇禾会村接壤。南接漾头镇恶滩村、毛坡村,西抵漾头镇马岩村,北与云场坪村毗邻,村委会住地苦竹坪村民组,距云场坪镇4公里,全村总面积13.12平方公里,2003年共有住户305户,1350人,全村没有非农业人口,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8%,自然增长率4.6%,人口密度为104人/平方公里,以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为主,少数民族810人,占总人口数的60%。2003年……[详细]
  薅菜社区,是“中国苗王城”旅游景区所在地,景区海拔500-650米,集山、水、洞、泉、瀑、峡谷、森林、古树、原始村寨、军事古巷、苗族风情为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探险的胜地。全村有525户,2654人,苗族占总人数的95%,属苗族聚居区。薅菜社区乔木树种220余种,有大量香果树、鹅掌楸、枫香、楠木等珍稀名贵植物生长,森林景观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覆盖率为83%。穿寨而过的小河,奇特、险峻的绝……[详细]
  沙坪村位于长坪乡西北部,北与世昌乡、蓼皋镇相邻‘距政府4公里,全村总面积620亩,总人口700人,170户,2个自然寨组成,七个村民小组组成,苗、侗族居住,全面村以水稻玉米,养殖为主。--人口总数:731人农业人口:711人非农业人口:20人--行政区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0.0亩--主要民族成分:苗、侗族发展口号:--所辖村:7生产总值:45.0万元--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名特产……[详细]
  大湾村位于盘信镇西部,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6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256户,1295人,劳动力863人。全村耕地面积272.1亩,其中:田231.7亩,土40.4亩。大湾村是一个纯苗族村寨,民风古朴,民居建筑具有一定风格:四合院、吊脚楼相互交映生辉。村落处于一个盆地底部,四面环山,植被覆盖率达90%,一条大河从村中流过,可谓是青山绿水,交通便利,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大湾村属季风亚热带湿润地区。村……[详细]
  田冲村距镇人民政府9公里,辖12个村民组(沙坪江、榜上、舒家山、磨沟冲、白粉墙、大谷磉、杉木林、桐木坳、楼子屋、中田冲、上白岩塘、下白岩塘),8个自然村寨,共467户,2000人,共有37名0党员。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东接长岭村,南接罗家寨村,西与大龙镇毗邻,北与黄母冲村接壤。玉铜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建有经果林示范基地,成立有经果林专业协会,现有经果林2100亩,主要……[详细]
  八舟社区位于镇区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亮江河上游八舟河畔,属于平畈地区,海拔430米,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东接后坡村,南抵德凤镇,西靠敖市镇,北邻高屯社区。全社区668户,2837人,党员56名,其中女党员10名,汉、侗、苗等民族杂居,以吴、杨两姓氏为主。全村总面积45545.7亩,田土面积2572亩(其中耕地40亩,稻田2532亩),多为坡榜田。因社区居委会驻八舟,而故名为八舟社区……[详细]
  地扪村位于茅贡乡北部,距黎平县城47公里,距乡镇府驻地5公里,海拔740米。地扪河流自西向东蜿蜒穿过“地扪”,为侗语音译,意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地扪村为茅贡乡境内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寨。全村570户,计2461人,分11个村民小组。整个行政村由母寨、芒寨、寅寨、维寨、模寨五个自然村寨组成。村内主要姓氏为吴、李、段、徐、刘等,其中吴姓占总人口的98%以上。部分老年妇女日常生活中仍着侗族传统服装并织染侗……[详细]
  平甫村地处德顺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东抵洪州镇下温村,南接黑洞村,西、北与地青村接壤,辖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194户,949人,以吴、石姓居多,均为侗族。总面积9.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3.3亩(其中:稻田面积944.95亩,旱地18.35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为主,油类作物有油菜、大豆、花生,经济作物有香桔,棉花。主要资源有松、杉、楠竹和其它杂木。是首……[详细]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是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区,是中国现今唯一一支枪不离身的苗人部落后裔,它距从江县城仅7.5公里之遥。海拔550米,全村土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主产水稻,也产小麦、玉米等。岜沙解放前属玉堂乡第七保;一九五三年建政时属于龙江小乡;一九五六年建社时为“忠诚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七年属于丙梅片;一九五八年属于丙梅公社,名为岜沙生产队;一九八四年属于丙妹镇,名……[详细]
  四联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3102224。[详细]
  贵州省雷山县郞德镇上郞德村,上郎德苗族村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不时在旷野山间回荡。郎德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成为我国首家村寨博物馆。郎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镇内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朗德上寨和“芦笙之乡”岔河南猛。最近,上郎德寨古建筑群被列……[详细]
  坌处镇鲍塘村位于天柱县东南部,距镇政府5公里,距县城45公里,居住着吴、粟、刘、潘、谢、杜、李、龙、覃等九个姓氏村民,全村有大寨、老寨、对门、无梅冲等4个自然寨,共6个村民小组村民148户,共628人,是一座具有500多年历史苗侗聚居的民族村寨。鲍塘村是一个具有浓郁北侗风情的民族村寨,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达70%,百年以上古树成荫。这里文物古迹众多,寨上有百年以上及年代更为久远的民房……[详细]
  文斗旧名“文堵”,苗话“冉堵”。意为座向朝上水之岭。位于清水江南岸的半山岭上,海拔650米。“前朝上水,后靠高岗。左不见水来,右不见水去,明堂开展朝对有情。”距河口乡政府驻地水路15公里,距县城水路35公里。东有乌斗溪与平略镇平敖村对应,南与本乡九佑、中仰、两村相邻,西有乌傍溪与本乡岩湾村相隔,北跨清水江与彦洞乡的黄门村遥相呼应。文斗寨分为上寨和下寨两个村,上下寨两村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是根据清江……[详细]
  雷屯村 雷屯村古名雷泽屯,因明洪武时屯兵而得名,位于敦寨镇之南缘,距镇政府驻地10公理。东隔亮江与黎平县高屯乡中黄、盎寨两村相望,南邻新化乡映寨村,西接邦寨村,北邻三合村。村寨地势坦荡开阔,亮江由南至北绕村而流,国地临河,垄亩整齐。北岸石山壁立,松杉繁茂。一座大桥连通锦榕公路,交通便利。寨中人烟稠密,屋宅齐整、干净卫生、农民富足,是远近文明的瓜果蔬菜之乡。村前立有“国家生态家园示范村”、“黔东南农……[详细]
  丹江村位于乡所在地的北部,位于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南部,全村有三个自然寨,9个小组,384户,1475,居住着75%的清江苗族。在村级建有一个党支部,有党员30人,下设四个党小组。全村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85%的面积在自然保护区内,有耕地面积877亩,人均耕地面积0.47亩。这里是林的海洋,绿的故乡,自然景点有南丹湖、雷劈岩、凉风洞、古记岩、鸡冠岭、嗓子洞、四道瀑、七姊妹打岩等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详细]
  摆贝是苗族村寨的典型代表,是百鸟羽毛服饰原生地。距县城56公里,全村350多户1700多人,木屋鳞次栉比,全用木皮盖,古树苍翠,古典的嘎嘿(古瓢)舞、华美古朴的百鸟羽毛衣、神秘的苗王墓、荡气回肠的芦笙曲、朱元璋时的古奇石等,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无间,一切都充满神秘。摆贝百鸟羽毛服饰,胸兜、围腰等绣有各种花鸟、虫、鱼、蝴蝶等图腾物,裙由若干块绣着龙、鱼、花、鸟、蝴蝶及抽象物等图腾绣图组成,下面是美丽……[详细]
  交宫村位于南宫乡东部,辖4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红阳旅游景区8公里。全村179户786人,其中党员30名。有计生协会1个。四十年前,这里是由18户施洞苗族(水苗)迁徙而来,与交宫苗族(深山苗)共同繁衍生息,是我省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村委活动室、村卫生室完备,有村级小学1所,有藏书近5000册“农家书屋”。有耕地519亩,土质肥沃丰厚,生态繁茂,村中有年代久远具有观赏价……[详细]
  记刀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0102。[详细]
  反召村地处剑河县南哨乡,面积约389.4平方公里,东至展往坳,南至交界湾,西至久仪村独田,北至南甲村交界;共有2个村民小组,76户,341人;苗族、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耕地面积151亩,人均耕地0.44亩,人均收入2560元,设党支部一个,党员11人,其中女党员2人,是县新农村示范点之一。……[详细]
  基佑村位于久仰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约3公里,系久仰乡三类贫困村寨,基佑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剑太公路(剑河至太拥)穿境而过,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居186户868人,现有0正式党员24人。全部是苗族人口,有耕地面积483亩(其中:田448亩,土35亩)。2007年末,人均纯收入1595元,人均占有粮327公斤。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群众“等、靠、要”……[详细]
  屯州村(苗语“TentSeub”)位于剑河县革东镇北部,坐北朝南,依山而居,距镇政府所在地(县城)5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38户,677人,其中男384人,女293人,均为苗族。有张氏,唐氏,万氏3个家族,其中张氏居多,占全村99.3%。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92亩,其中田221亩,土171亩;森林面积2574亩,森林覆盖率达62.6%。早已实现水电路三通。200多年前,一个名叫故你秀先(苗语“……[详细]
  曼洞村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之一,年接待来客量达4500人次。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南部,距凯里市中心2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有凯丹(凯里至丹寨)公路穿寨而过,海拔1200米,最低860米,全村土地总面积10919亩。村辖有4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356户,1596人,村内苗族、仫佬族杂居,其中苗族人口占96%。耕地面积861.8亩,其中田645.8亩,土216亩。山村478.9……[详细]
  王家坪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马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23203201。[详细]
  王家寨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6101223。[详细]
  翁保村位于宣威镇东方,东抵龙山乡的改江村,东南接富江村、卡乌村,南邻丹寨的清江村和本镇的城中村、咸宁村,西毗光明村,北与平定村和龙山乡的烂木桥接壤。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距县城麻江39公里,距州府凯里41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组、11个自然寨;有住户534户、人口235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23人,占总人口的86.32%,主要是苗、仫佬、水等民族。土地总面积26362亩,耕地面积6073亩,林地面……[详细]
  铺田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青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25102211。[详细]
  坪阳村地处摆忙乡东部,行政区划面积35平方公里。村委会位于922县道(都惠公路)25公里处,距乡政府8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寨,居住有汉族、苗族等民族,其中以汉为主。2007年底总人口为1593人。村设支部1个,支部下设党小组9个,党员73人。坪阳村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9℃,无霜期254天,年均降雨量1429毫米,境内多大山、峡谷,平均海拔14……[详细]
  摆桑村位于江洲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2004年行政村改革后,由原来的摆喜村、摆桑村合并成现在的摆桑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502户,总人口2117人,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数96%。耕地面积1728.02亩(其中田1650.02亩),人均占有耕地0.82亩,人均粮食1024公斤,摆桑村缺乏企业支柱产业,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劳动输出和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近2010元,居全镇收入下游。……[详细]
  邦水村是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绿茵湖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522701101202。[详细]
  双谷村情况简介1、自然资源。双谷村位于贵州省福泉市西南部,距市区6公里,离福泉(马场坪)火车站约5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98公里,交通便利,平均海拔98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50—270天,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全村面积39.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992.4亩,人均耕地0.9亩。全部推行良种良法种植,全村全面普及实施科技兴农。2004年,双谷村由原蟒蛇洞、谷丰……[详细]
特别推荐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