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14]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14]

  2019年6月6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的通知》(建办村〔2017〕52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审查,并向社会公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6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团东村位于高平市东北十公里处,是神农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现有460户,1700口人,650个劳动力,耕地1635亩,全村六个村民小组,现有个体企业6个,村支部始建于1945年,当时有党员4名,现支部有党员51名,分为6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2名。团东村作为镇政府所在地,是神农镇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村两委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正确贯彻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两委班子团结战斗,致力改……。
  团西村位于高平市东北十公里处,全村现有530户,1630口人,耕地面积1814亩。全村有八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41名,分为5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3名。村集体现有神华玛钢铸业有限公司,一个民营养牛场--坤康养殖有限公司,小型养猪场4个,一个机砖材料厂,两个煤球加工厂,一个苗圃基地。近年来,本村按照“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尊重本村村民意愿,扎实稳步的推进新……。
  古中庙位于市区东北10.5公里神农镇下台村。坐北面南,二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无梁殿、正殿,两侧建厢房、配殿、山门外有东西戏楼各四间。山门西侧有砖券偏门一座,额“炎帝中庙”,原为庙的入口。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庙为炎帝庙的一部分,据碑文记载,炎帝庙建于羊头山, 下台村为中庙,下庙建于高平城关。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现存无梁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清代重建。……。
  建村前,这里建有炼铁炉,故名。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四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属五区(陈区);1956年至1981年先后属陈区乡、陈区管理区、陈区工作区、陈区人民公社;1982年设铁炉生产大队,属陈区人民公社。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开,设铁炉村村民委员会,属陈区镇。铁炉村地处陈区镇东南端,曲辉线路旁,交通便利。基本农田554亩,现有人口487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7人。……。
  丹水村概况 丹水村位于北诗镇东南,全村共有农户343户,人口1157人,耕地1788亩,2009年人均收入5000元,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物、豆类等,养殖业主要有生猪、蚕桑等,村内山峰有凤山、赵虎山。2010年主要工程:户通面积8500平米;修缮村级组织阵地及系列文化设施;礼附线沿线环境卫生整治;旧村拆迁改造;春季绿化、环境卫生整治等。今年以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致,在完成去年……。
  东吴庄村概况 北诗镇东吴庄村位于北诗镇西南部龙顶山脚下,东临米石公路,西靠龙顶山,距北诗镇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全村共8 个村民小组,398户,1264口人,耕地面积1600亩,人均收入6300元,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近年来,我村支村两委积极相应上级号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出了很大成就。登高远眺,现在的东吴庄村宛如山间一颗闪亮的明珠,红墙绿树,错落分布,一条平整宽阔的……。
  龙尾村概况 龙尾村位于北诗镇的东南角,地势极为不平,北高南低,上下分为三个阶梯,呈狭长状。村里370余户,1400多人,分为六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为2000亩,人均1.3亩。有果园74亩,桑园10亩。村里没有任何资源,也没有集体企业,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而村民的收入也仅仅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和外出务工。在村子的东边有一座古庙,听村里人说这座庙建于清朝,算得上是古文化。由于村集体经济的相对薄弱,这里长……。
  回山村位于河西镇西南部,因位于回龙山下,故名回山。回山北接南岭,南靠下崖底,西邻马村镇沟头村,东邻寨沟河村,南北长约2.5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7个村民小组,全村330户,1210口人,耕地1442亩,人均1.19亩,地下资源丰富,9号、15号煤储量较大,村西有可供休闲钓鱼的水池,环境优美,宽5米的油路南北大街,横贯全村,距离约20公里,交通便利。该村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
  河西村位于高平市南10公里处,因坐落在丹河两岸,原称丹西村后改为河西村,是镇政府所在地,东邻仙井村,南邻新庄、牛村,西邻巩村、宰李,北邻北苏庄村,南北长2400米,东西宽2100米,总面积8300亩,由10个村民小组组成,1060户,3698口人,总土地5000亩,4900亩耕地,人均1.25亩。旧太洛路穿村而过,东邻丹河,西邻许河,交通便利,村北有部分丘陵地,其余为平川地。农业主要以种小麦、玉米……。
  下庄村简介 下庄村位于河西镇东南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西靠丹河,距高平市中心10公里,距河西镇政府1.5公里;村东西长度550米,南北宽度120米,土地总面积1589亩,耕地总面积1429亩,人均纯收入4200元。下庄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传统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近几年,该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食用红薯、花生、酿酒葡萄面积大面积扩大,养鸡、猪、羊为主的养殖业迅猛发展,年畜禽出栏1000只,……。
  焦河村简介 焦河村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南部,距市区12.5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450户、1560口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6名,耕地面积2406亩,人均耕地1.5亩,荒山造地110亩,退耕还林地201.5亩,是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村。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高平市授予“五好农村党支部”称号。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
  村西南靠山,山势如牛身,村东北有古庙一区座,两边有两个小水池,视同牛眼,村四周成弯形,像两个牛角。整个形状如牛,故名牛村。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二十七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先后属三区(乔村)、七区(河西);1956年至1983年先后设牛村众义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属河西镇、河西乡、河西管理区、河西工作区、河西人民公社。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开,设牛村村民委员会,属河西镇。牛……。
  陈村村位于高平市西南14公里处,紧邻镇政府所在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530口人,分八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560亩,两委班子成员9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9名, 2011年人均纯收入8850元。今年以来,陈村村党支部在创先争优中认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镇党委制定的“三三三二五”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全覆盖,以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
  东崛山村位于高平市西南26公里处,与晋城搭界。全村共有160户,人口578人,耕地面积695亩,支村委干部6名,共有党员21名,村民代表24名。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村民大都以农为主,兼营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还有一小部分村民以打工为生。支村两委一班以“-”精神为指针,科学发展为统领,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狠抓“三个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经济效益日趋增长,各项工作明显提高……。
  东宅村简介 东宅村位于高平市西南,巴马公路穿村而过距高平市区20公里,马村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现有615户,人口2069人,耕地2746亩,分5个村民小组,村公益事业方面建设有村级中心小学、办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卫生所、阳光浴室等设施。该村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村,自古就有“踏进东宅无煤田”的说法。长期以来,在发展经济方面与邻近兄弟村相比一直处于劣势,一直是依靠个体经营的20余家铸造企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