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13]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13]

  2019年6月6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的通知》(建办村〔2017〕52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审查,并向社会公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6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黄砂底村位于南岭乡西南,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辖黄石爽底、岭堂2个自然村。总面积3.04平方公里,有耕地420亩,113户,414人,4个村民小组。1942年春中共晋(城)南县委在此诞生。境内有黄龙洞、白云山、歇马店等自然景观。1966年修通了黄砂底村至望河简易公路,90年代新建学校,维修了古庙,2004年硬化了至宋泉的出村。……。
  宋姓建庄,村前有泉水,故名。1956年建立宋泉大队,属武城乡。1958年属阎庄乡,公社化时属土河乡,后属犁川火箭人民公社。1962年属南岭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宋泉村村民委员会,政社分设属南岭乡。2000年12月撤并乡镇后属南岭乡。2021年2月撤并乡镇后属南岭镇。宋泉村位于南岭乡西南11公里。相传宋朝时由卫姓人建庄,村前有股泉水,故名。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有耕地144亩,38户,156人,……。
  漏道底村位于南岭乡西南12公里。村庄建在土崖根。当地人称崖为漏,漏上有条小道,故名。总面积5.22平方公里,有耕地238亩,78户,277人,3个村民小组。抗日战争时期为晋(城)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培训干部基地。改革开放后发展了一批优质酥梨和苹果园,从麻子万沟接回了自来水,集资维修了村中的庙、阁,硬化了出村公路,乡政府在漏道底村沁河上建有1个小型水电站。……。
  闫庄村位于南岭乡中部,早年先由阎姓从河南迁来建庄,后由常姓于明代迁来定居。1982年经晋城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阎庄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491亩,203户,677口人,4个村民小组。1954年、1958年分别为阎庄乡公所政府驻地。90年代以来科教兴村,新建中心小学,维修古庙改做文化大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2002年硬化出村公路,2004年粮食总产达31.2万斤,……。
  裴窊村位于南岭乡中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有耕地565亩,146户,446口人,3个村民小组。早年由裴姓建庄,初名裴家窊。明万历年间李姓从南村镇辘轳井村迁来,成为裴窊村的主姓。裴窊村林果业,以红果、花红、柰出名。裴窊秧歌为泽州四大秧歌发源地之一,剧种保留至今,部分剧目被山西省文化厅录像存档。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兴建学校,硬化出村公路。……。
  店上村基本情况店上村位于高平市区神农路向北至北外环路交叉口,全村1219户、3832人,142名党员,村民代表62个,5个党小组,8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共有干部12名,其中大学生村官一名。现有耕地1793.6亩,其中菜地700余亩,蔬菜大棚110余栋,主导产业为蔬菜,是我市著名的蔬菜产区,历来有“蔬菜之乡”之称。市科技局“绿源示范园”位于我村东南部,每年为我市培养大批蔬菜种植人才。有村办幼儿园、小……。
  上庄村位于高平市区西2.5公里处,属南城街街道办事处管辖,西北过境公路从村境内东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豆制品传统产业发达,全村有300余户,1200余人;分为两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6名,党员33名,群众代表15名,耕地988亩,枣园400亩,钙果园200亩。该村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党员干部团结奋斗,同心同德修道路,打机井,形成了以该村为中心的联片供水配套工程,……。
  上韩村位于高平市南部,距高平市政府5公里,距南城办事处3公里,西接朴村村,东邻米山镇川起村,北与龙渠居委会相连,南与下韩村向望。太洛公路从村庄东部纵贯南北,境内长度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总面积2871亩,居住用地896亩,耕地面积717亩,林地面积487.7亩,全村共204户,780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朴实的上韩人民,在南城……。
  北陈村位于南城办事处西南5公里,太焦铁路线西1公里处,全村人口2400人,耕地2900余亩,天脊中化公司落址我村。高平市惠博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隶属我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运输﹑劳务及服务天脊中化公司相关业务,我村有生态养殖园区两个,从事养殖业农户21户,年出栏生猪20000余头。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步步提高。北陈村民在党支部,村委的带领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了……。
  孝义村概况孝义村位于高平市市区东南9公里,距米山镇3.5公里,东与河西镇的李家庄村接壤,西与郭村相交,南与河西镇的朵则村为邻,北与董寨村毗连,地处丘陵,是清代两广总督祁贡的故乡,村西面的祁贡墓是全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全村有369户,1170人,33名党员,小学1所,2444亩耕地,村民以农为主兼营养殖和运输等行业。这里的八音会相当有名,1989年村民暴锁才一家组成的八音会获山西省电视大奖赛第二……。
  北庄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北5公里处,隶属三甲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靠杏坡岭,紧邻长寿村,南与邢村毗连,西靠天狮岭,与李家、孟家山岭接壤,东与底池隔河相望。旧时四面山岭,村落环卧其中,宛若聚宝盆地。现村落扩大,避大道与高团路相连。全村约400余户,东面小东仓河、高团公路、207国道,长晋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北庄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北庄遗址位于村东南约20米的台地上,东距东仓……。
  高平市三甲镇邢村村,位于三甲镇西南部,全村共有421户,1519人,耕地1334亩,村东紧靠高团公路和二级路,交通十分便利,土地比较平坦,邢村村离高平市区比较近,这方土地养育出来的人头脑比较精明,经济意识强,能工巧匠多,改革开放以前为了生计,一大批建筑人才走南闯北,施展自个的才华,改革开放后,他们靠着精湛的技术,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成立了建筑工程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一座座高楼大厦在高平大地……。
  赵家山村位于唐王山脚下,是典型的山区小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全村共有120户,460余人,耕地410亩,村里东西走向。东西长约1.8华里。现有建材厂1个(正建),小型养鸡场2个,小型猪场4个,秸杆气化站一座。赵家山村支村委4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5人。村委办公条件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得到改善,房屋重新装修,并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视机、图书室等文化设施,有利于支村两委办公。我村村民除了从事传统……。
  高平市神农镇邱村村位于高平市以北12公里处,全村有362户,1347口 人,1217亩耕地,邱村党员31名,支部委员6人,村委委员3人。由于我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村民收入普遍较低等现实情况,使得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极为关键、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换届以来,在上级镇党委、政府 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村党支部和村委两班子成员团结合作,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以科学……。
  故关村位于神镇东北部,全村共有农业人口638人,耕地面积569.6亩,荒山980亩,劳力343个。在神农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村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新格局。我们村将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