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13]

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13]

  2016年12月9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2015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通知》(建村[2015]91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向社会公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以下简称7部门)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胡林村等1598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林家坡村是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西洛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725105999。
  相传赵简子曾来此地,见两崖中间一河奔腾如龙跃出门之势,故得名龙门河。明清时期,该村多处民间庙宇画匠,后入宫廷从事彩绘。因村委会驻地在此,故命名龙门河村民委员会。名称沿革:1958年9月,设立龙门河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龙门河生产大队,设立龙门河村民委员会。隶属关系沿革:1949年归十区辖,1950年归一区辖,1953年归郭义乡辖,1956年建立高丰高级社,1958归宗艾火箭公社辖,1961年归……。
  阳邑村基本情况 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乡阳邑村,位于太谷县城东部,是乡政府所在地。阳邑属于农区型农村,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佳。农业耕作基础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现已基本实现机耕。全村面积是平川农耕区。 2010年我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两委班子以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农业上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加大科技力度;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创建“新农村建设文明村”活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深……。
  白燕村位于小白乡西北部,人口1699人,耕地面积4016亩,是我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先进村、园林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山西省最大的苗木基础,北方最大的白皮松基地,全国十佳苗圃之一。作为小白乡万亩苗木园区中心村,2012年白燕村人均收入纯收入达到了12144元,其中,来自于苗木花卉产业的收入占到了村民总收入85%以上。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白燕村苗木花卉种植总面积已达到3700亩,现有各类苗木花卉品种占……。
  孙家河村隶属祁县古县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110户330口人,在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立足长远发展,务实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整体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些年来,村干部针对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切实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村环保项目的实施为契机,扎实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础设施建……。
  贾令村地处祁县县城北5公里,是祁县贾令镇政府所在地,共有人口3986人,户数1270户,劳动力1500个,耕地面积有8973亩,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养殖业,是一个纯农业大村。贾令熏肉、贾令小花生远近闻名,历史悠久,贾令村民民风淳朴、崇尚俭约。近年来,贾令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群众,着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开拓进取,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很快,贾令村村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唐河底村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来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727105999。
  上庄村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峪口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727201999。
  横坡  距镇政府南8公里,位于县城年15公里,属丘陵山区,村西官沟河,村东河里河。经济以种植、养殖、交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为主,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修桥铺路、电网改造、恢复古迹、兴建文体活动场所。全村15公里的道路全部硬化为水泥路,主干街道全面的绿化、亮化、美化,家家户户安装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农户修建安装使用沼气,先后获得“省级园林示范村”和“省级生……。
   西源祠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岳壁乡,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南7公里处,平孟路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全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4585口人,耕地面积3900亩。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1.6公里,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1995年跨入晋中市 “小康村”之列,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相传,禹王治水空出晋阳湖后,该村东沟泉水涌流,古人视为神水,遂建起源神大庙,并在沟中修建水池一个,叫神池,名其庙为“源……。
  喜村,原名邢村,因与朱坑乡辛村音同,后顾改为喜村。该村地处丘陵与平川接壤之处,距县城8公里,由喜村与北堡两个村合并而成,经济区域优势明显。全村共512户,2052人,劳动力870人,总耕地面积 2002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大豆、薯类等。王春林担任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企业,走“以工促农、以工富农”的路子,先后引进焦化企业、铸造企业,解决农村劳动力300多人,创收600多万,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过……。
  板峪村位于介休市东南,东临平遥,南接沁源,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现有行政村一个,自然村一个——南岭,全村现有农业人口923人,外来人口320人,实际居住人口1200余人,有原板峪乡合并的中心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一所,本村设5个村民小组,有党员56人,石料建材企业3个,近几年来发展成片红枣干果经济林700亩。……。
  张村位于介休市张兰镇东南方向,与平遥县接壤,总面积5800亩,耕地面积、二龙承包面积4580亩,现有人口1056户,总人口3241人。该村属于丘陵地区,主导产业为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枣树共有1565株,村东南有张村水库一座。 近几年来,张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契机,为村民办实事、好事,环境整治、计划生育、村内道路硬化、植树造林等等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张村两委将在镇政府及上级有……。
  旧新堡村位于张兰镇东南,与平遥交界,地处丘陵,毗邻南贾村、新堡村。全村有210户,680口人,耕地1400亩。村民大多以种地为生,粮食以玉米、黄豆、冬小麦为主,蔬菜以胡萝卜和白菜为主。 支部书记马荣,村委主任冀士亮,团结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遵循党的政策,紧跟党的战略部署,狠抓农业生产,长年累月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村里水源短缺,村两委四方筹资打了两口深井,每口井约300米深,几乎能供应全村的饮水……。
  山西省太岳山的北麓连接晋中平原的高山丘陵之间介休市,有个山村.这就是刘家山.“金沙堡、银义安,比不上刘家山的一半半”,这是清朝年间广为流传于介邑东乡,且至今为市井乡民耳熟能详的一句民谣,形象地说明了介邑东乡刘家山村张氏家族以商贾兴、据资千万,成为富甲一方,蜚声东乡的史实。刘家山张氏家族的富有突出表现在宅院建筑上,为晋商文化之研究留下了诸多有形实物,以青石做基为特色的宅院几及全村,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晋……。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