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12]

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12]

  2016年12月9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2015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通知》(建村[2015]91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向社会公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以下简称7部门)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胡林村等1598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根据《朔平府志》记载:该堡在县(右玉旧城)东北五十里,北至边墙一华里。明嘉靖二十三年筑堡,万历二年砖包。明朝因胡人侵入而名破胡堡。清初为缓和蒙汉矛盾,改称“破虎堡”。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属右玉县六区(驻地李达窑)称破虎堡行政村。1953年属右玉县五区(驻地李达窑)破魂堡乡,仍称行政村。1956年撤区划乡,属李达窑乡,同时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称破虎堡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左云……。
  小寨村地处什贴镇西南5公里,省道榆孟公路旁,属典型丘陵旱垣区,全村总面积3353亩,160户, 406口人,现有劳动力190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7128,耕地面积1318亩。该村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小寨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全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大力深入开展了各项活动。近年来,该村持续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新……。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相立村……。
  下赤峪村全村454户,人口792人,耕地面积2900亩。 经济结构下赤峪村以农业生产为主 ,土地平坦,水利设施方便,日照充足,通风透光,是较好的粮食生产区。2013年,全村仍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主,继续抓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小学素质教育,发展本村特色教育。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当家,依法治村,逐步改善全村水、路、……。
  西南沟村位于昔阳县乐平镇西南方向,距县城12华里,毗邻317省道,交通便利。全村共284户,667口人,现有耕地1280亩,林地120亩。村民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2014年人均纯收入5125元。我村有个毛家大院,始建于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共居有34户,至今还有5户未搬出大院,拥有土地千余亩,还经营有钱庄、作坊、店铺、商号等产业。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
  南北岩村位于皋落村以东15公里处,由原来的南岩、北岩两村合并而成,东与河北赞皇县接壤,南与东沟村相邻,西与寨背、车寺两村相连,北靠闫庄乡河上村,地理位置东经114°1’,北纬37°27’,海拔1200米。该村四面环山,山高林茂,景色宜人,旅游景点和人文典故颇多。全村116户,262口人,耕地面积718亩,林地面积36727.9亩,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725元。近年来,全村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
  大寨村概况 大寨地处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部,全村有200多户人家,510余口人,人均经济纯收入8000余元,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这里属太行山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蚀水切,形成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貌。旧社会,人们形象地概括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地里上肥地边流,冲走肥土剩石头。”45年解放后,大寨在老一辈0员-、贾进才、贾……。
  楼坪村,位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处,留马线公路西侧;东至北石龛,南与白羊峪接壤,西和北岭沟相邻,北与南横山相连,是赵壁乡的大村之一。现有常住人口820人,354户,耕地面积2100亩, 2014年人均收入5109元。楼坪村是一个历史名村,明朝时叫怀仁庄,是当时乐平县怀仁乡的官方驻地,下辖水谷都和黄岩都,清乾隆年间,因村中李姓民居“天聚生”阁楼声名远扬故改名楼子坪,上世纪70年代更名为楼坪村沿用至今。近……。
  东寨村位于县路界李线上,下辖一个自然村斗背村,现归属于赵壁乡政府。该村共365户1025口人,耕地面积2286.6 亩。2008年总收入476万元,人均纯收入2869 多元,全村两委会成员共有10人,其中有支委6人,村委5人,党员有72名。 近几年东寨村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带领下,在农村政策的倾斜下,在东寨村1000余名父老乡亲努力下,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各项事业取得蓬勃发展。几年来东寨村在……。
  三教河村位于昔阳县东北部,距昔阳县城约45公里,全村67户,196口人,227亩耕地,村民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自给自足,长期以来一直以林果经济为支撑,今年来随着对龙岩大峡谷旅游景区的开发,农家乐饭馆的开业发展,旅游业及其附加产业的收入也成为农民的一项收入来源。2008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全村经济总收入45.1万元,人均纯收入1640元,村民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很多。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善,乡……。
  艾镇下州村位于盂上公路西侧,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国土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3.2亩,全村总人口400户1146人。下州村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商农并举的产业型发展村庄,清末时期经济就很发达,因而它的古建筑,在寿阳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虽经战争和十年文革的破损,至今留痕尚存,也很有价值。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下州村人民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在上级党委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大力调整产业……。
  艾村,是寿阳县路北的仅次于县城的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集镇,也是宗艾镇政府所在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镇中所在地。全村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79亩,常住人口6000余人,农业人口2986余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88家,全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1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上交国家税费98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342万元。 宗艾村作为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的重……。
  南东村简介南东村位于镇中心靠南位置,由原来的南东村、侯家沟两个自然村合并,全村221户,劳力352人,总人口678人。支部党员35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15万元,人均纯收入6776元。南东村紧临九榆公路,潇河边上,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该村有古庙、古树、古碑、古泉水井等遗址。房屋建筑样式有土砖、石基构建结构,多为砖木结构房屋,其中有下陷四合院,环……。
  南河村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西洛镇南河村位于西洛镇东部偏北,全村由南河村、河家庄、北长岭、林家坡四个村组成,人口 563人,全村党员54人,其中有4名女党员,五保供养对象7人,低保对象75人,劳动力287个。全村耕地3500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000多亩,其余为谷子、高粱等小杂粮。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26元。二、基础设施建设1、通过“一事一议”资金维修桥涵一座,解……。
  杏凹村是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西洛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725105999。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