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21]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21]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
  岭东村简介壶关县集店乡岭东村地处壶关县西北端,北距平顺县城东禅村仅4公里,西南距县城13公里。西距长治市19公里,岭东村土地排丘陵(梯田)占80%,有山地面积720亩,林地面积190亩。总耕地2566.8亩,其中粮田面积2297.3亩,果园面积169.5亩。总人口328人。其中农业人口322人,非农人口6人。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各一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全村共有党员14名,……。
  相传村南面有几股泉水,积聚成湖,得名南湖村。1949年至1953年全县为7个行政区时隶属四区。1954年至1955年全县分三区四个基点时,隶属四区。1956年全县分44个乡时隶属常行乡。1957年全县分39个乡镇时隶属常行乡。1958年撤乡全县划分为12个人民公社时隶属常行人民公社。1961年全县划分为20个人民公社时隶属常行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全县划分为5镇15乡时隶属东井岭乡。同……。
  先有徐氏人家迁居,且位于山后,故名。1949年至1953年全县为7个行政区时隶属三区。1954年至1955年全县分三区四个基点时,隶属晋庄基点。1956年全县分44个乡时隶属晋庄乡。1958年隶属晋庄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同年6月,撤销徐家后生产大队,设立徐家后村民委员会,全县划分为5镇15乡时隶晋庄镇。2001年撤乡并镇时隶属晋庄镇。徐家后村……。
  岭后村基本概况岭后村位于平顺县东南33公里处,距杏城镇10公里,与东寺头乡达界,交通不便。村委设在红土不脊上,红土不脊因在一个红土疙脚上而得名。岭后村是按黑虎村的方向叫的。岭后的6个自然庄都在黑虎村东北边的井岭山后边,因此人们习惯称其为井岭后村,为了简单化干脆叫岭后村。同时也因为这个村位于龙溪镇的福堂岭村以东,所以那里的人们也叫岭后村为东峤沟。但是总体来说对内对外叫的多的还是岭后村,岭后村的大姓为……。
  龙镇村位于平顺县南部,距离县城18公里,是镇政府所在地,集镇繁华,交通便利,地域广阔,国土面积14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27亩。全村809户,2438口人,91名党员,6个党建网格小组,2011年全村经济社会总收入60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今年以来,龙镇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求,努力创建“创业型、富民型”党组织,基本实现了农民增收、农……。
  原名庵子嘴。俗传有寺必有庵,东寺头古有妙轮寺,相对应在这里山堎上建有一尼姑庵。建村后取名庵子嘴。随时代变迁,庵被毁,取平安之吉义,易名安嘴,久之将嘴字写成咀,谓现名安咀村。因村民委员会在这里,故名。历为主村。建县初属青羊里。民国初年及至1949年属第二区。新中国成立后,随行政体制变化,设村公所、管理区管委会、生产大队管委会,上属第二区、寺头人民公社。1984乡村体制改革,设村民委员会,属东寺头乡。……。
  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李庄”。该村村民多姓李故名李庄。因该处为李庄村民委员会办公地点得名。1958年9月成立管理区,1961年设立李庄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李庄生产大队,李庄大队。1968年,更名为李庄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复名李庄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李庄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李庄村民委员会。2019年12月18日,将上庄村撤销,并入……。
  石壁底村地处山谷,依山傍水,因村居峰岭丹崖下而得名,辖石壁底、圪台磨、范岩岭、朱肥交、西郊沟5个自然村,以农业为主,盛产柿子和核桃,村中有泉水涌出,可助耕田灌溉。全村162户,总人数517人,其中党员17人,耕地面积453亩,水浇地100亩,旱地353亩,退耕还林地134亩,总产量粮食150吨,小麦总产量50吨。……。
  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原泉”。俗称玉泉,因因村居玉泉水源之旁而得名。后演变为源泉。清光绪六年《黎城县续志》载:“源泉村”。因村委会驻此,故名。1958年9月成立管理区,1961年设立源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源泉生产大队,源泉大队。1968年,更名为源泉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复名源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源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源泉村……。
  北姚村位于王村镇东南方向,是一个纯农业村,属丘陵山区,全村有7个自然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总户数196户,人口604人(其中男劳动力180人,女劳动力104人),党员有32名(其中男党员29名,女党员3名)。耕地面积2515亩,四荒面积892.37亩。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北姚村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北姚村村民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大棚蔬菜的种植,其中冬棚25架,总面积85亩;生贵式春棚……。
  司马村基本情况介绍一、区域位置司马村位于襄垣县的西南部,上马乡的西北部,东隔郭河与姬家沟相望,南部的梁家庄与榆林东沟庄毗邻,西部与固村连接,北部与磨盘垴接壤,地势南北高东西低。乡政府和乡级机关驻扎司马村,是上马乡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二、人口与耕地司马村下辖9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7户,总人口904人,全村有党员35名,其中男性党员30名,女性党员5名,近三年发展党员3名,全村……。
  西底村概况西底村位于虒亭镇西北部2公里处,属丘陵地势。全村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7个党小组,40名党员,全村共有315户,975口人,全村总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44亩,退耕还林353多亩,林地1200余亩。自然环境西底村是一个纯农业村,一条小河从北至南纵贯西底村全境长达3.5公里,沿河两岸土地肥沃,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当丰富,交通便利,空气清晰,气候宜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居……。
  戴家庄村基本情况戴家庄村位于襄垣县南部,侯堡镇的中西部,208国道西南,地处丘林地段,于2004年由原来的两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村,全村90户,322人,耕地面积781亩,党员20名,其中女党员2名,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支部村委一班人6人,戴家庄村历届领导班子为改变戴家庄村面貌,历尽艰辛。特别是2007年戴家庄村被立为省级新农村推进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和全体村民一道,为了彻底……。
  北良村基本概况故城镇北良村位于故城镇北部,距镇政府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153户,人口542人,劳动力196人,在外劳动力93人。全村共有党员28人,其中女党员2人。全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荒山面积600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等。其中玉米面积达到823亩,占耕地面积的83.2%。……。
  一、基本情况左会村位于武乡县洪水镇东部,黎城和武乡交界处,板山脚下。由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30户,总人口430人,有男221人,女209人,男女比例约为1:1。二、经济发展情况l、工业方面:为解决左会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引进瑞富石料厂,有利的帮助解决左会村剩余劳动力。2、农业方面:左会村位于山区,大部分农田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左会村主要以种玉米、谷子、土豆为主。3、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农业主要以种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