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六届阜阳市文明村[10]

第六届阜阳市文明村[10]

  有三个倪姓寨,此寨建于后,故名。1952年前属阜阳县大田区柴集乡。1952年5月划阜南县,属柴集区。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属柴集人民公社贾老庄大队。1961年12月恢复区建制,1961年建倪新寨大队和花园大队,1979年花园大队改名余店大队。1984年3月,大队改村。1992年从余店村中划出部分,成立张王庄村。2006年,倪新寨村、余店村和张王庄村合并,属倪新寨村至今。倪新寨村位于柴集镇东侧,……。
  我村有自然庄27个,总人口6130人,4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7300亩. 在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我村现有养殖大户42户,在30头以上现20多户,其中养母猪4头以上的有20多户,养牛也是我村群众的专长,其中郑小庄有养牛户4户,都在5头以上。种植业主要有玉米、小麦。……。
  因在王姓庄周围驻寨,故名。1952年前属阜阳县大田区柴集乡,1952年5月划阜南县,属柴集区,1958年9月属柴集人民公社,1961年建王寨大队和张拍孜大队。1984年队改村,称为王寨村和张拍孜村。1992年撤区并乡时柴集乡、后湖乡、普善乡、赵寨乡合并为柴集镇。2006年与张拍孜村合并为王寨村至今。王寨村位于在柴集镇东南。拥有耕地5134亩,本村辖区14个自然庄,22个村民组,797户,总人口33……。
  二冯村位于牛庄乡东部,S1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5552人,113名党员,耕地4132亩,是一个人口密集型村庄。近年来,二冯村村委在乡党委、政府及村委会干部的带领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二、创建工作主要成果:近年来,二冯村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本村文……。
  牛井村位于杨桥镇西南1.5公里处,地处中原,沃土肥壤,地平如砥,一望无垠。距328省道1.5公里,距102省道1公里。该村于2006年8月由原牛井村、冯庄村、王庄村三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庄,38个村民组,1450户,总人口5597人,耕地面积4343亩。该村于2006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9名。 近年来,村“两委”重点围绕新农村……。
  蕴华居委会是有以前的郭新、韦庄、镇北三个村合并而成的。蕴华居委会现有4666口人,1062户,4029亩耕地,15个自然村,96个党员。 经济特色:该居委会经济特色主要是:瓜果生产、药材种植和商贸经营。其中郭新村是长官的药材种植基地。药材品种主要有:白术、桔梗、大青根。该村杨柳陈庄自然村70%的户都种植药材,2008年郭新村种植药材100多亩,亩经济效益4000多元。韦庄自然村广大村民利用离集镇近……。
  邢庄村现有1120户,4517口人,更大面积5860亩,辖18个自然村,82名党员,33个村民小组,3个党支部,村室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村民代表86名。近年来,在-理论和-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村党总支、村委会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机遇,快速发展村级经济。……。
  1949年曾属韩营村。1958年为鲖城区,人民公社,1961年牛庄大队,又划临泉县,1984年更名为韩营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并乡归关庙镇韩营村民委员会,2006年3月合村归韩营村民委员会。韩营村:地处关庙镇西北角,与河南省项城市接壤,距国道106仅5.5公里,距安徽省道S102线3公里,下辖韩营、牛庄、涂庄、赵庄、付庄、李朝仕等6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073人,耕地5150亩。……。
  魏营村位于临泉县关庙镇西北方向,处在两省三县的交界处,本村辖6个自然村(魏营、姚寨、师寨、朱庄、侯营、张庄),其中姚寨自然村是关庙镇辖区内的三个集市之一。本村总户数1260户,总人口5399人,耕地6001亩,党员86人,其中女党员6名。该村总支注重抓党员的教育管理,能够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三学三带活动”,认真开展“1234”工程活动,抓好党员联系户工作,认真实践“双培双带”先锋工……。
  秦寨村概况秦寨村位于迎仙镇东面距镇政府约3公里处,下辖11个自然村,居民965户,人口4536人,耕地3884亩。秦寨村顺利完成今年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一个党支部,秦效峰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秦灯亮为村委会主任。秦寨村北靠本县韦寨镇,东邻本镇蒋庄村,南靠本镇常湾村,西靠本镇钟庄村,乡道韦长路与韦艾路纵横交错,构成便利的交通网络。近年来,该村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在村道路规划上,实现了80%村村通的……。
  迎南村位于“杂技之乡”迎仙镇南部,距镇政府1公里。辖6个自然村,1206户,人口4519人,其中党员58人,耕地2700亩。设总支部1个,分支部2个,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 迎南村有一半自然村在迎仙集上,依托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多地少,该村两委班子利用民资,发掘民智,带领村民走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弥补土地量的不足。工商贸加一体化,规模养殖科学化。该村现拥有规模养殖户2户,拥有粮食收购点达百万吨以……。
  八里坡村位于黄岭镇南3公里处,坐拥黄岭镇的“南大门”,黄瓦路穿境而过,是黄岭镇首个各自然村之间通柏油路的村,交通方便,南邻山羊名镇瓦店,北依镇中心黄岭集。本村下辖10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285人,1026户,耕地面积5121亩,10个自然庄,拥有党员60名,设立总支1个,分支2个,现有村两委班子7人,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班子成员之间团结状况良好,干部年青化,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本村种……。
  西张庄村室原张庄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该村为了区别合并后的两个行政村名,特设西张庄行政村为原张庄行政村和前谷行政村合并后的总称,两个行政村,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县庞黄柏油路穿境而过,流鞍河水葱村西头经过后流向泉河,清清的河水滋润了我村两千多亩良田,所以说水陆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目前,全村总面积大约4.1公里,辖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1081户,总人口4265人,耕地面积4675亩,该村于200……。
  东马寨共18个自然村,一个党总支辖两个党支部,全村5754口人,耕地5200亩,柏油路、水泥路交叉通往各自然村,以种植和养殖业为发展经济,新引进三德利大棚带动全村村民致富,发展新农村规划改造集镇建设,让农民到本集镇上做生意,以集镇建设带动感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美好幸福新生活,准备开发老运河和老寨改造,复耕旧村庄,挖塘填沟,增加土地,以后备用建新农村,发展养殖黄牛,种植大葱发展蔬菜,让农村有发展经济……。
  南刘寨村位于老集镇南部,南邻滑集,西邻宋集、东靠界南河,北与本镇前于村相邻,全村辖19个自然村,总人口6500,耕地面积6200亩。该村良种猪繁育和育肥猪生产具有特色,仅此一项,该村人均收入可增加三层以上。南刘寨村民风淳朴,上进心强,村民们有极强的超前能力,走出去学习技术,回家来创业致富成为新时代南刘寨青年人的致富特色。 南刘寨人充分利用328省道的交通便利和滑老河的水力资源、物贸交流发展迅速,水……。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