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5号),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以下称三部门)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等91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峡江县湖洲村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千年古村,2013年初,被江西省评为156处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基地之一。目前正努力打造成国家级千年古村落,梦想成为世界古村落遗产,村子不仅古老,而且环境清净优美:山青水秀,四面环山,雄峰叠嶂,气势宏伟;村前小桥流水,沂江河溪,蓝天碧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戏水无忧,夏天更为村民们的纯天然泳池,孩子们的消暑乐园;村中古祠古庙,古居民屋,一幢幢,一排排,望不尽,转不出,……。 |
沂溪村委地处水边镇政府东面,距峡江火车站0.5公里,全村面积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350亩,林地面积5000余亩,水域面积15亩。全村辖2个自然村,10个村小组,有农村人口1584人,人均收入30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沂溪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0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19名,占47%,35岁以下党员9名,占22%。村委办公设在原旧小学院内,办公面积约120平方米。沂溪村班子团结有凝聚力,尤……。 |
鄢溪村是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堆子前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827104200。 |
下源村是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828104999。 |
沙溪村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竹江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8292009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和平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金田乡园背高级社、银圳大队,1984年,改为银圳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银圳村有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数189户,农业人口721人,现有耕地面积891.46亩。……。 |
一、基本概况菖蒲村位于井冈山市厦坪镇东南面,距井冈山市新城区4公里,总面积16.3平方公里,村辖1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计370户人家,总人口1700人,08年人均总收入为6425元。境内耕地面积1500亩,山林面积126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9%,矿产有石灰石、铁、瓷土等,动植物种类繁多。多山地和丘陵,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有井冈山红旗标志……。 |
拿山乡长路村毗邻井冈山市新城区工业园,全村共有人口1127人,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4名党员,现有耕地面积1090余亩,山场面积23000余亩。长路村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保留了大量的革命旧居旧址和红色标语群,是知青驻足地。为策应井冈山红色旅游,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目前长路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创建了中国井冈山知青文化园,不断延伸井冈山旅游的产业链,把知青文化园建设……。 |
茅坪乡茅坪村是驰名中外的八角楼所在地,位于黄洋界北麓,是茅坪乡6个行政村中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国土面积为13.8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256户,1286人。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茅坪曾是湘赣边界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和医院等后勤保障机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在茅坪传诵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伟人轶事和革命故事,境内遗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 |
赵家村是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白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981101200。 |
白马寨,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年(1361)白马寨,西边有座小山,相传晋时有三眼神骑白马于此,故名白马寨。杨氏于宋代由吉安吉水迁于此,元明清沿用宋制,1966-1976年为“白马公社”,2003与下张村合并为白马村委会。白马村……。 |
厚板塘村是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筱塘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981201200。 |
刘天佑为元末樟树籍名人。据《清江县志》记载:杜塘人刘天祐,于元末率兵战死,后人为纪念他建刘公庙,天佑社区居民委员会亦据此而来。此地原属肖塘村委、大公居委两个村(居)委会管辖,后外来常住人口持续增加,管理不便,于2020年新成立天佑居民委员会。塔前彭家村……。 |
南城县天井源乡尧坊村,有一幢“船型古屋”,远近闻名。整个船屋不仅形状像船,船头、船尾、船仓、甲板等这些大船才有的特征在船屋上也一应俱全。据了解,这幢大房子建于清代中晚期(又说是明末),占地面积约10亩,有房百余间。其少见的有两间主厅,东西并排,大门上同样挂有“大夫第”字样的匾额。门窗处,钩花烫金无处不美;梁椽处,石刻木雕无处不精;雕花柱、木雕板门上,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无不栩栩如生……有人说,这两座……。 |
“西坑”指西坑自然村,因村建于太源西的山坑得名。因驻地西坑,故名。1949年属四区太源乡;1958年成立西坑大队,隶陈坊公社;1959年改隶天柱山垦殖场;1960年划入武夷山垦殖场太源分场;1962年复归天柱山垦殖场;1981年划归新成立的太源畲族公社;1984年8月政社分开,太源畲族公社更名太源畲族乡,西坑大队更名西坑村村民委员会,隶太源畲族乡,驻地西坑口。西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