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根据《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管理规程(试行)》等规定,依照各设区市环保局的申报审核意见,经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抽查,以下乡镇(街道)、村(社区)达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考核指标要求。 |
沛县沛城镇任庄社区居委会辖12个自然村、1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698人,社区党总支下辖4个支部,党员62人,全村耕地240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21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5万元。先后被评为省生态示范村、省民主管理示范村、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一是突出产业园区化。新农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2200亩,建成高标准钢架大棚760栋;建成云泉蔬菜、鸿发肉牛专业合作社。二是突出居住社区化。建成……。 |
明万历年间,甄氏家族从山西省迁往现在的河北省无极县,后甄氏家族兄弟三人从无极县迁往此地居住,故名。1977年,设甄楼大队,隶属朱寨公社。1983年,设立甄楼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朱寨乡。2000年,乡镇合并,隶属朱寨镇。甄楼村:位于朱寨镇以东2公里处。……。 |
明清时期,有一个朝廷命官从这个路口经过,下轿体察民情。为了纪念这位官员,就把这个地方叫官路口。1958年属双沟公社第七大队,1959年属双沟公社为官路大队,1983年属双沟乡为官路村,2001年属双沟镇为官路村村民委员会。官路村:位于双沟镇政府以北4公里处。……。 |
早在上百年前,有四个姓王的大财主落户于此,故名。1958年属炮车公社新新大队,1983年恢复乡建制,属炮车乡为四王村村民委员会,1999年1月划归邳州市,1999年12月撤乡建镇,属炮车镇为四王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镇改街道,属炮车街道为四王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四王村:位于环城东路以西,张圈村西侧。……。 |
因祁姓居多,故名。1958年为邳城公社祁家大队,1983年恢复乡建制,属邳城乡为祁家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撤乡建镇,属邳城镇为祁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祁家村:位于邳城镇以西3公里处。……。 |
最初以姚姓先祖来此占产立庄,故而得名姚庄。1957年撤区并乡属铁佛寺乡。1958年,属铁佛寺人民公社为北姚庄大队。1983年,属铁富乡为姚庄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属铁富镇为姚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北姚庄村:位于铁富镇东南1公里处。……。 |
因孔姓在此居住建村筑圩,故名。1949年先后属新安县塔山区、新安区。1952年属新沂县唐店区和高塘区。1957年属新沂县北沟乡。1958年属新沂县北沟乡孔圩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北沟乡孔圩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北沟乡孔圩村村民委员会,1999年属新沂市北沟镇孔圩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8月属新沂市新安街道孔圩村村民委员会,2021年3月属新沂市钟吾街道孔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孔圩村……。 |
清末,原是陈圩地主十八亩园地,后卖给姓房的住户,再次设场,故名。清朝时期属邳州郡招贤乡三乂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新沂县炮车公社陈圩大队。1962年属新沂县纪集人民公社陈圩大队。1963年与陈圩大队分开划为房场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纪集乡房场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纪集乡房场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8月属新沂市草桥镇房场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房场村:位于草桥镇西南4公里处。……。 |
清乾隆年间,宰相刘墉恐遭灭顶之灾,部分家族逃到此地,将低洼地垫高,在此定居生活,繁衍后代,由于刘氏家族在此定居时间较长,又是名门望族,便以刘宅命名。1958年命名刘宅村,1966年11月20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刘宅大队为前进大队,1971年2月4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前进大队为刘宅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窑湾乡刘宅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12月属新沂县窑湾镇刘宅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刘宅村:位于窑……。 |
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 “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我村的村风民风进一步淳化,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无一例-闹访事件。”三堡街道潘楼村党支部书记张衍刚说。多年来,潘楼村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建设,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文明乡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使潘楼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品位”,荣获了江苏省文明村标兵称号。星光照耀文明路楼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
新桥村,位于柳新线(县道公路)与苏北堤河交会处,解放后在村庄的西南部新建了一座桥梁,为区分原来桥梁名称得名新桥。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时取名新桥生产大队。1958年成立新桥生产大队,隶属柳新公社;1983年,撤销新桥生产大队,设立新桥村;1998年撤乡设镇,隶属柳新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新桥村:位于柳新镇东北4公里处。……。 |
以李姓取名西李。1958年成立西李生产大队,隶属利国公社;1983年,撤销西李生产大队,设立西李村;1999年撤乡设镇,隶属利国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西李村:位于利国镇以西2公里处。……。 |
“我们孙湾社区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快,生活都很方便,各种配套设施都很齐全,现在的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市差,作为孙湾社区的居民,我感到很幸福。”张集镇孙湾社区居民孙增伟对记者说。近年来,孙湾社区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服务职能、创建和谐社会”为着眼点,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注重生态环境和乡风文明建设,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越过越美好。美了环境走进张集镇孙湾社区,阔路高灯、楼舍俨然、配套齐全,格局出新,一派现……。 |
社渚镇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古称社川,享有”千年古镇”之美誉。现行政区划面积207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辖22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社渚镇位于溧阳市的西南部,东经119°29′,北纬31°25′。东邻江苏省旅游名镇天目湖镇,西靠南京市高淳区,北接溧阳市南渡镇,南临安徽郎溪县。社渚镇距溧阳城区约28公里,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80公里,距常州奔牛机场60多公里。104国道、扬(州)溧(阳)高速……。 |
南渡镇位于溧阳市地理中心,总面积124.5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是规划中的溧阳市域副中心和全国重点镇。集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2.5万人。近年来,全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卫生镇。南渡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即有南渡之名,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在镇南古城村设平陵县治;汉唐时,南渡旧县村为溧阳县城,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