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根据中共安徽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的指导意见(试行)》(皖农工办〔2019〕9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认定办法的通知》(皖农工办〔2019〕18号)等文件精神,在各地自主创建和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省级组织现场复核,认定合肥市巢湖市烔炀镇大程行政村等374个行政村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
甘棠镇兴村地处黄山城西南郊,距城区6公里,S218省道(太黟公路)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兴村村域土地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208.08亩,水域23.83亩,村庄道路用地38.73亩,林地1388.09亩。共有492户,1621人,农村劳动力1002人,其中务工人员550人,10个村民组。党总支下设农林、工会、老年协会三个支部,共有0党员71人,村两委6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 |
太平湖镇二都村位于太平湖北岸,距镇政府14公里。村辖猫儿墩、立新、荷叶、大夫弟、上风井、八间、新庄、施家园8个村民组。全村318户,1O82人,共有党员79人。全村地域面积共6.43平方公里,耕地1541亩,山场2824.9亩,茶园452.6亩,森林覆盖率为75%。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水稻、茶叶、西瓜和外出务工等,2011年人均纯收入7320元……。 |
龙门村位于龙门乡政府所在地东北部,是2008年3月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俞春村和东坑村合并后新命名的行政村,南与龙源村相邻,北与秀湖村相依。全村共辖俞家、小龙坑、梨树坑、沈家湾、河西、凤凰山、盛家、东坑、汪家山等9个村民组,1221人,374户。总面积为1958.7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27893亩,盛产毛竹、木材,是太平猴魁茶的原产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6元。该村小龙坑、河西、凤凰山……。 |
因其境内有琶村自然村,原名巴村,古依姓氏得名,故得名。原属西溪南乡;1958年10月属岩寺公社;1959年4月属西溪南管理区;1961年1月成立西溪南公社,为琶村大队;1983年改置琶村村,属西溪南乡;2001年8月撤乡设西溪南镇,属之至今。琶村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部,新安江支流丰乐河上游。合铜黄高速公路徽州区出口设在该村,从琶村到市府屯溪、区府岩寺的车程均在10分钟之内。琶村村由琶村、琶……。 |
长潭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北部,205国道旁,整个村落分布在丰乐湖两岸,村民依山而居.距岩寺城区25公里,距黄山风景区27公里.自然条件 长潭村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农业资源缺乏。一年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1500毫米,主要降水量集中在春季和梅雨季节。年平均气温16.6摄氏度,森林覆盖率75%。人口和社会经济概况 全村269户,997人,39名党员,在外务工人员320人,分7个村民组(……。 |
胡川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胡川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东北部,与汤口镇毗邻,距徽州区岩寺城区42公里,距黄山风景区10公里。二、自然条件胡川村以山地为主,土壤呈微酸性,海拔在200—862米之间,辖区内森林覆盖率为92%,一年四季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全年降水量1552mm,主要降水集中于4—7月份,年平均气温15.2℃,主要经济作物以林茶为主,特别适合发展油茶、竹业、大棚蔬菜的生产。三……。 |
光明村地处黄山脚下,位于黄山市徽州区的北部,四面分别与呈坎的小容村,洽舍的长潭村,杨村的杨村村和本乡的富溪村交界。距区政府所在地岩寺约35公里,距黄山风景区约30公里。总面积13.4平方公里,总人口2052人,554户,全村共有五个自然村(东坑口、郑村、杨家镇、长坞、西坑),8个村民小组,林地面积共19100亩。全村已通车、通电、通水、通电话和有线电视。光明村系重点山区移民村,农业资源单调。属亚热……。 |
因此地盛产水竹,地势较低,故得名水竹坑,又名竹溪;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民国前,属长乐乡,三十三都;民国期间,属长乐乡;解放初,仍属长乐乡;1952年,置西村乡,竹溪、大备坑村属之;1958年,属苏村(大)公社西村管理区;1961年,为苏村公社水竹坑、大备坑大队;1984年成立西村乡,竹溪村属之;1992年西村乡并入杞梓里镇,1994年恢复苏村乡,原西村乡从杞梓里镇划出并入苏村乡。2004年苏……。 |
因其管辖范围内有自然村潭渡,村边丰乐河中有深潭,原为渡口,故得名潭渡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前,属衮绣乡,二十三都。民国期间,属丰山乡。解放初,仍之。1952年置郑村乡,潭渡、黎明村属之。1961年成立郑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1993年乡改镇,潭渡、黎明村属之。2010年,黎明村并入潭渡村,隶属不变。潭渡村:地处歙县县城西北郊,距县城3公里,东与徽城镇七川村相接、南至丰乐河畔、西与郑村相连、北靠富……。 |
因此地主产毛竹,且遍及崇山峻岭而取名竹岭村委会。民国前,岭后、耀光、青峰三村均属二十五都。民国时期隶王村区石南乡。1949年属王村区石南乡,1952年8月设岭后乡,诸村属之。1958年10月属王村公社。1959年2月设石门管理区,岭后、耀光、青峰属之。1961年成立石门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乡,诸村属之。2010年岭后、耀光、青峰三村合并成立竹岭村。竹岭村:地处白际山脉北麓、佩琅河源头,历史上……。 |
先居者将村落拓展为树叶形得名叶村,且村委员驻地于此,故得。唐至清属长乐下乡三十二都;民国期间,属梅溪乡;1952年,置叶村乡,叶村村属之。1955年12月,随叶村乡并入三阳乡;1961年成立三阳乡、1983年推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叶村属之。2015年乡改镇,叶村属之。叶村:总面积6.62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437户,1456人。三阳高速道口位于叶村。状元洪钧故里叶村,地处皖浙交界处天目……。 |
因村边有一石底深潭,故名石潭,又因其是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得名石潭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前,属长乐乡,三十三都;民国期间,属石潭乡;解放初,仍属之;1952年,增设湖山乡,头、棋山、湖山、联丰属之;石潭、三联、进丰仍属石潭乡;1958年属霞坑公社;1961年成立石潭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乡;1992年2月石潭乡与霞坑乡合并成立霞坑镇,石潭、联丰、棋山、头、三联、进丰、……。 |
因境内有条丰源河,故得名丰源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前,属宁泰乡,十二都。民国期间,属丰源乡。解放初,仍之。1952年,置溪源乡,赵村、杨家坦村属之。1961年成立上丰公社、1983年推行农村人民公社改革,赵村、杨家坦村属之。2008年,赵村、杨家坦村合并成立丰源村,隶属不变。丰源村:位于上丰乡政府北3公里左右,公路沿村而过,丰源河贯穿。丰源村共有5个村民组,485户,1566人。……。 |
桃源村:位于歙县东北部,2008年由原桃岭、桃坑和考坑三村合并而成。分别与溪头村、大谷运村、竦坑村和西坡村接壤,距歙县县城27公里,离镇政府4公里。全村面积12.9平方公里,有桃溪和考坑两条主要河流,溪大公路和溪竦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耕地面积650亩,茶园面积3800亩。全村现有人口1891人,14个村民组,595户,主要有桃岭、威坑、中店、银窝、上考、下考、芽塘下、岩下、东峰、桃坑等自然村。……。 |
霞阜村位于商山镇东侧,率水河畔,屯婺公路南侧,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山青水秀,生态优美。村辖8个村民小组,314户,1130人,现有党员34名。区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4亩,林地和茶园面积5284亩,是一个以粮、林、茶传统产业为主的皖南山村。 村庄紧临率水,宁静祥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古代徽州府到婺源的古道穿村而过,有旧时渡口、老水碓,古风古韵依稀可见。具有代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