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安徽省各市县区地名来源[5]

安徽省各市县区地名来源[5]

  因三国时吴国大将毛甘、黄盖“屯兵溪上”所以得名为屯溪。又说屯溪名源于水名,“屯”字据《广雅》解释为“聚也”,诸溪聚合,谓之屯溪。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
  因在绩溪县境内有徽岭与徽溪,故得名徽州。
  “南有歙浦,因而为名”,浦即浦口的意思,众多河流汇聚为新安江的地方。
  休阳、海宁两县各取一字,而得县名。
  有黑色石头山,即黟山(黄山),县城在山的南面,故名。
  祁门县城东北有一座山叫祁山,西南还有一处阊门,取两字得祁门。
  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称“涂水”,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
  因境内琅琊山及原滁县琅琊乡而取名琅琊区。
  公元575年,移盱眙的北谯州于新昌城(今滁城),始称南谯州,南谯这一地名开始于此。
  在安徽省东北。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来安县.据《太平寰宇记》:“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岑山,东流至来安村为名。” 。
  县初建于西汉,县城名称因为古代封国演变而来。相传高阳氏之后有椒国。椒国在春秋楚灵王时期,是大夫伍举的采邑,后来有姓全的人在这一带居住,汉朝时设县管辖,称全椒。
  平定远方。梁天监年间,土人祭丰据东城,自魏归。武帝嘉之,改曰丰城,立为定远郡,又改为广安郡定远县。
  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古之千秋县,唐元宗开元中,以诞辰为千秋节。遂改县为天长县。取天长地久之意。
  在安徽省东北部。1932年置嘉山县。以境内有嘉山,故名。1994年改设明光市,寓意吉祥。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