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阆中市江南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阆中市江南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江南街道江南社区地处嘉陵江南岸锦屏山脚下,与阆中古城一江之隔,东与红军纪念园接壤,南与熊猫乐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相连,西邻火车站,北接南津关古镇,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现辖区总人口数8053人,现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8人辖有三街两路一古镇。其中还房小区5个,阆中院子1个。江南社区在江南街道办事处的科学领导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安全促和谐,于稳定谋发展。坚持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路子,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全方位服务于辖区居民。目前,社区秩序良好。

阆南桥社区地处锦屏山脚下,嘉陵江南面,交通方便,距离阆中古城约0.5公里,一江之隔,面积约1.5公里。常住人口13866人、户籍人口1396人、有7个居民小组、辖区有机关事业单位11家、企业18家、学校幼儿园1所、火车站、公交换乘输杻各1个,还房小区3个、商业小区6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年的建设,我社区无一处泥石路,现山青水秀,景色迷人。以火车站、公交车换乘输杻为支撑,城投等多个企业为引领,地方小吃为依托的各类经济发展的经济新格局。安全社区建设历史:2015年创建安全社区并制定了阆南桥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阆南桥“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接受省级安全社区复评。

奎星楼社区地处嘉陵江南岸,与阆中古城一江之隔,东与七里街道海棠社区接壤,南与前锋社区、眉山社区相连,西与鹤长社区、金银观社区毗邻,辖区面积4.78平方公里,总人口13256人,辖8个居民小组,其中统征组6个,农业组2个,南北长2.1公里,东西长2.28公里,奎星楼社区境内属浅丘地貌,海拔一般200米至400米,是典型的平坝浅丘区,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燥少雪,年平均降雨量630毫米。现辖区有鳌山圣境、红军纪念园、江南街道办事处办公楼、火车站、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思源实验小学。

金银观社区位于阆中古城南岸,距市区3公里,2013年5月由村改居,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辖7个居民小组,其中:5个统征社,2个农业社,户籍人口1734人,户数851户,常住人口9136人。辖区有重点场所4所(熊猫乐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卓航幼儿园、乖乖坊幼儿园);4个住宅小区,其中3个还房小区(金银观小区、金银观铁路还房小区、金玉满堂小区),1个商品房住宅小区(学府花园小区)。

眉山指眉山寺,建在眉山上的一寺院,故名。1951年建政为锦屏中心村。

1955年为前锋锦丰社。

1958年为锦屏耕作区锦丰大队。

1961年3月为锦屏公社6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为眉山大队。

1984年为眉山村。

1991年更名为江南镇眉山村。

2010年由眉山村、白鹤村合并为眉山村。

2016年更撤村设眉山社区。

眉山社区位于阆中古城南岸,距市区5公里,2015年4月由村改居,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区5个居民小组(原14个居民小组,其中:9个统征社,5个农业社),户籍人口1582人,户数587户,常住人口1823人。辖区有重点场所4处(加油站2处,宜华木业产业基地,敬老院);2个还房小区。

前锋,意为“事事走在前面”,故名。1951年建政为锦屏乡新民村。

1956年为前锋农业合作社。

1958年为锦屏耕作区前锋大队。

1961年改为锦屏公社8大队。

1984年为前锋村。

2016年征地拆迁,更名为江南街道办事处前锋社区居委会。

前锋社区位于阆中市南大门,幅员面积约1.5平方公里,2020年人均纯收入20067元,全社区辖2个居民小组,农业户35户95人,非农业户口227户719人。

垭口社区位于阆中市西北部,距市区15公里,东与龙潭社区接壤,南与思依镇相连,西与苍溪县百利镇(原八庙镇)相邻,北与沙溪航电接壤;2020年4月经村级建制调整,将(原观牧寺村、庙垭村、社区)合并为垭口社区,幅员面积13.9平方公里,辖13个居民小组,常驻人口4355人,户数1167户。垭口中心校、垭口卫生院、农商银行垭口支行、垭口邮政所、垭口电信、沙溪杭电公司等单位在辖区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益民服务,全方位服务于辖区居民。

江南街道龙潭社区位于阆中古城西南方,距城区3公里,全社区幅员面积10.9平方公里。耕种面积4144亩。社区共有农户947户,辖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766人,近年来,南广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宜华康养城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于该社区, 面对攻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社区支部一班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奋力攻坚、主动作为,在党的建设、脱贫攻坚、项目保障、生态文明、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业园十里桃林远近闻名。

江南街道裕华社区地处阆中古城西南方向10公里,省道304线贯穿其中,江天旅游环线中段,东邻千佛岩村,南邻飞凤桥亭村,西北与老土地村相接壤。辖区内有至今300多年始建于清代保存完好的城隍庙,场中央有一颗两百年的古树。辖区幅员面积为11.9平方公里,裕华社区下设9个居民小组,居民总户数1003户,其中农业户810户,户籍总人口2633人,汉族,耕地面积4860亩,森林面积7650亩。辖区重点场所有裕华小学、卫生院、农商银行、农贸市场。每逢3、6、9为当场日,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红署、大豆、水果等。区域内分布有多个塘库堰,其中中二型水库“七宝水库”1座,升钟渠道灌溉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水资源丰富。

田公社区(由原二龙宫、钟山、玉清合并而成)位于阆中市西南方向,办公场所在田公场111号(原田公乡政府),归江南街道办事处管辖。辖区13个居民小组、3442人,面积16.8平方公里,东至七里谢家河、西至飞凤瓦店村、北至柏垭上游村、南至江南眉山社区,是江南街道办事处最大的农村社区。目前辖区有佘家沟李子产业园1000亩、脱贫奔康产业园(柑橘)150亩、蔬菜合作社种植蔬菜200亩。

境内有一白鹤铺,其地形狭长,故名。1951年建政时为鹤长村,1958年为锦屏耕区红旗大队,1961年改锦屏公社3大队;1981年为鹤长大队;1984年更名为鹤长村。

2020年改为鹤长社区(阆府函〔2020〕55号)。

鹤长社区位于阆中古城南面,距市区5公里,2020年5月由村改居,幅员面积3.25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221人,482户,常住任楼1520任,辖区有企业(四川省川东粮油调控中心、阆中市殡仪馆,光富砖厂、阆南砖厂、南方建材技节能有限公司)。

白溪,指白溪濠,当地一河流,故名。2005年裕华乡、田公乡并入江南镇时,由裕华的举仙观村、白滚坪村,原白溪乡的杜家山村,天安观村合并设白溪村。

2010年,属江南街道。

白溪村位于阆中古城南岸,距市区6公里,2005年5月由村改居,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辖区9个村民小组,其中:户籍人口2864人,户数986户,常住人口3651人。辖区有重点场所1所(白溪中心校)。

千佛岩村位于江南街道西南方,距市区6㎞,2020年4月村建制调整由瓦房沟村和千佛岩村合并为千佛岩村,幅员面积9.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860亩,辖9个村民小组(其中9组为统征社),户籍人口2652人,户数为958户,常住人口3258人。辖区内有市招商企业(阆中市金博瑞新型墙材有限公司)广南高速公路服务区也落户我村正在建设之中;市级单位和美旅游公司建设的特色观光旅游小镇(雎鸠小镇);有四大产业园(丁博士葡萄园、富硒软籽石榴园、四季水果采摘园、中药材种植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有新农村建设居民聚居点2个,有小二型水库2座。

老土地村位于阆中古城东南方,东与白溪村交界,西与飞凤镇交界,南与裕华社区交界,北与思依镇交界,属丘陵山区。347国道涵盖本辖区,所辖区域内浑然天成的白溪壕流域自然景观是天赐的一大亮点,是休闲、赏景绝佳选择。我村距市区16公里,2020年建制调整后,幅员面积扩展为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150人,1056户。辖区内含11个村民小组,两处露天集市市场,三处村社卫生室,老年活动室一处。村民民风纯正,文明热情,和睦友善,自立自强,正积极向新时代职业农民进军。

永乐村隶属江南街道办事处,距阆中城区14.5公里,距江南街道办政府驻地13.3公里,与柏垭富乐村、七里莲山寺村和田公社区接壤。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辖区由原田公乡寒水村、三合村、永乐村合并而成,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户籍数646户,常住人口2057人,户籍人口1747人,民族分布为汉族、回族,耕地面积3468亩,林地面积5168亩,现有山坪塘45口,全村硬化水泥路19.46公里,硬化便民路3.5公里,建垃圾池27处,天然气安装468户,自来水安装525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境内地貌以浅丘陵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红苕、大豆、水果等,畜牧养殖有猪、牛、羊和小家禽,产业发展有近300亩蜜柚产业园。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