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纸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纸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晋代,此地有造纸作坊,名纸坊店;唐初,集市兴旺,又名纸店集,后简称纸店;因位于纸店镇东部,故称纸东村。
晋代,此地有造纸作坊,名纸坊店。唐初,集市兴旺,又名纸店集,后简称纸店。因位于纸店镇西部,故称纸西。
明初,此地有赵姓居住,村南沙河岸边建有许多砖窑,取名为赵窑庄。后砖窑逐渐坍入河中,外人多叫赵窑庄的谐音赵腰庄。
明天启年间,赵氏先祖赵文耀,由本县周营乡赵寨迁此,其孙赵德禄,赵德成举秀才,在村内筑楼院,故名赵楼村。
清初,此处住有朱、彭两姓人家。清中期,徐姓由今陈寨乡徐老庄迁此定居,有富户在此盖楼,当时朱与彭姓外迁,仅余徐姓,改村名徐楼。
清康熙二年(1663),潘姓来祖潘景元,由山东迁至本县陈寨乡小丁庄。但生活不适应,不久全家迁此定居并建村,取名为潘营村。
清中期,李姓来祖从本县付井镇马堂村迁至赵楼,后来祖四子中一子迁此定居并建村,取名小李庄。
明末,丘、韩两家由山西洪洞迁此,分别定居,丘姓驻地,取名丘庄;韩姓驻地,取名小韩庄。
明弘治年间,董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取名董庄。清初,因村周围又增加几个董姓村庄,故改称董老庄。清中叶,潘姓从本镇潘营迁此,因潘姓中有妇女看病出名,求医者甚多,来者多说往董老庄潘家去,久之易名潘董庄。
明末,王姓先辈从山西洪洞迁至洪山王小桥居住。清中期,王姓分支从王小桥迁此定居并建村,以姓氏定村名为王庄。
明弘治年间,孙姓来祖由山西洪洞迁此,以姓氏定村名为孙庄。清末,有富户养水牛12头,外人叫为水牛孙庄。1949年以后,因村北地势较洼,大雨过后一片汪洋,村民以叫水牛孙庄不雅,便改村名孙洼。
清乾隆年间,周姓由洪山周楼迁此,因距离纸店5千米,遂取名为五里周庄。清咸丰三年(1854)卢姓从卢腰庄迁此,人口增多。1949年改村名卢庄。
清初,秦姓先辈从山西洪洞迁至今卢寨;清末,又迁至此定居,以姓氏命名为秦庄。
清末,张姓从张胡庄迁此定居并建村,取名张庄。后人口增多,为和附近同名的村庄区别,改村名大张庄。
明中期,代姓在此居住并建村,村名为代庄。明末,徐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后谷、黄、张、贾、闫、殷等姓迁入;清初时,改村名为杂姓营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