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营山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营山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新店镇因湖广移民来境内定居,有人在垭口修店经商,后又有人距此店0.5千米处建新店经商,故名。 [详细]
  回龙镇因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建回龙场,镇人民政府现驻回龙场,故名。 [详细]
  公社化运动时期,为响应国家号召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后将观音场改为星火场,故名。 [详细]
  西桥镇原名得胜场,因得胜场有一条河位于西方,河上有一座桥,故得名“西桥”。 [详细]
  望龙湖,原名茶盘水库,因湖面和周围群山形状如龙,得名望龙湖水库。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望龙湖水库附近而得名。 [详细]
  青山镇原来山岭荒秃,经绿化后,变为青山,青山乡因此而得名,镇沿用乡名。 [详细]
  木顶乡因境内木城寨山顶其形如帽,故名。 [详细]
  明德乡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该地多年未发生匪盗事件,顺庆府赠予“文明道德之乡”匾,故而得名。 [详细]
  太蓬乡因传说从蓬莱仙岛飞来一座大山,名曰大蓬,后更名为太蓬山,为佛教文化圣地,乡名由此而来。 [详细]
  柏林乡因明末清初时,该地柏树成林,后又在此兴场,名柏林场,故名。 [详细]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悦来场、三兴场、中合场、六合场四场联乡,其中悦来、中合为四场中主要集市,又将主要两场第一字串合,更名“悦中”,悦中乡因此而得名。 [详细]
  大庙乡因境内曾经庙宇众多而大,故名。 [详细]
  安化乡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湖南安化、湖北麻城等地移民多数至此,住民会说安化腔,所以称安化。 [详细]
  场镇上有一堰塘水清如境而得名。 [详细]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朗池县改现名,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宋祥符避讳改今名,因县治西南有山如营垒,故名。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