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三年(583年),始为延川县治。 元代筑城。 明清两朝分属永富、永庶、永安、永宁4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12年)后,分属第二区、第三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属城市区。 1950年7月,属四区。 1955年3月,属城市区。 1956年3月,属张家河区。 1958年8月,成立城关公社。 1961年9月,改延川镇公社。 1968年9月,复改城关公社。 1984年8月,改设延川镇。 2011年6月,撤销贺家湾、眼岔寺2乡,并入延川镇。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延川县延川镇,设立大禹街道办事处。 |
唐设永平堡,曾为州治,又名永州城,后废州降为永平寨。 宋、元称永平里。 明、清称永安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12年),称永兴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属永坪区。 1950年7月,改一区。 1955年3月,复称永坪区。 1958年8月,成立永坪公社。 1984年6月,改设永坪镇。 2011年,撤销冯家坪乡、高家屯乡,并入永坪镇。 |
晋为临河县治。 西魏为安人县治。 隋为吉万县治。 唐贞观三年(629年),为宏风县治。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为延水县治。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撤县降为镇,后改为永宁关。 明、清属永庶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12年),属孝和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属中区。 1949年2月,属延水区。 1950年7月,属五区。 1955年3月,属张家河区。 1958年8月,成立张家河公社。 1984年6月,改设延水关镇。 |
西魏为文安驿县、郡治。 北周沿袭。 隋为文州治,开皇三年(583年),撤文安驿郡。 明置文安里。 清置永宁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12年)后,置文安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属禹居区。 1950年7月,属三区。 1955年3月,属文安驿区。 1958年8月,成立文安驿公社。 1984年6月,改设镇。 |
唐于境内设桑塬县。 明、清、民国初属新安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分属清延区和永远区。 1950年7月,分属六区、七区。 1955年3月,分属稍道区和杨家圪台区。 1958年8月,分属城关、延川镇、稍道河3公社。 1961年9月,分属拓家川、稍道河2公社。 1984年6月,改设杨家圪台乡和稍道河乡。 2000年,2乡合并设杨家圪台镇。 |
明、清属永安里。 民国属永兴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属永胜区。 1950年7月,属二区。 1955年3月,改贾家坪区。 1956年3月,属永坪区。 1958年9月,成立贾家坪公社。 1984年6月,改设乡。 1998年,改设镇。 |
明属青平里。 清属永宁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12年),属第二区青平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属禹居区。 1950年7月,属三区。 1955年3月,属文安驿区。 1958年8月,成立关庄镇公社。 1976年10月,改称关庄公社。 1984年6月,改设乡。 1998年,改设镇。 |
明、清及民国初属忠义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清延区。 1950年,属六区。 1955年,属稍道区。 1958年11月,属延长县稍道河公社。 1961年9月,成立土岗公社。 1984年,改设乡。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土岗乡,设立乾坤湾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