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盐边县新九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盐边县新九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猛粮村位于新九乡北部,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 1750米,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年均气温20 摄氏度,年日照2362—2745小时,每年有大约340天无霜期。猛粮村现有田地1100亩、熟地1000亩、开挖地1800亩(已退耕还林890亩)、林地14891亩,全村主要发展种养殖业,水稻、玉米、雪梨、桃、李、杏、核桃、牛等为其主要农产品。 猛粮村现有居住人口1369人,分为5个村民小组(粮合社、核桃箐、黄家箐、碗厂、长营),建有1个村党支部,拥有39名党员。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2018年,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农业公司带领全村种植番茄初见成效,番茄农户达到20%以上;核桃、桃树、梨树、李子树,现已达60%的规模发展;适龄学生义务教育入学100%;“低保”“五保”应保尽保;村道、社道基本硬化;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基本满足村民需求。全村建立了1个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卫生室、1个文化室、1个卫生所。 猛粮村现有古村落1个,始建于明末清初,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和交通要道。根据盐边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猛粮古村落现有古宅院30余间(古驿站3处,德胜马店、朱家马店、客栈、染房、杂货铺、酒坊、作坊、食店等)旧址;古庙宇7座、古军营3处遗址,是攀西地区文物类别最为多样、文物资源最为富集、文物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盐边县新九乡新坝村位于新九乡北部,距离乡政府5公里、离京昆高速路新九站入口5.4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313户1175人。全村幅员面1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8亩(其中田340亩,地249亩,开荒地588亩);林地面积19346亩。2017年全村第一产业收入1597.747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70.65 万元;第三产业收入793.77 万元。 新坝村现有劳动力850余人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约150人;劳动力中约有270人在周边企业(财通、鸿鑫、龙蟒、宏缘)务工,其余在家务农。全村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发展产业,主要农产品为水稻、玉米、豌豆、猪、牛、羊、鸡。2017年全村种植水稻253亩,产量119吨;种植玉米300亩,产量108吨;种植豌豆210亩,产量94.5吨;出栏生猪1400余头、牛30余头、羊200余头、家禽(鸡)2500余只,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100元。 目前全村有4个发展较好的种养殖专合组织(盐边县攀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盐边县新攀甜竹协会、盐边县鑫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盐边县绿乡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探索发展“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经济。

九场村位于新九乡北部,村域面积21.2平方公里,东与会理县小黑箐乡接壤,南与盐边县桐子林镇相连,西与平谷村,北与新坝村相邻。距新九乡政府2公里,离西攀高速公路新九出口3公里。最高海拔1458米,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060毫米。现有7个村民小组456户1738人,设有1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共计58人。2017年度居民家庭总收入为22875600元,人均收入为13200元;家庭总收入来源包括务农、个体经营、务工、土地租金等。 农业方面,以水稻、玉米为主,畜牧、蔬菜、水果为辅,目前已种植水稻476亩、蔬菜128亩、水果240亩;工业方面,已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钒钛磁铁矿洗选加工为主,因工业建设被征收土地580亩,实施移民搬迁139户526人,拥有农村移民安置点1个;第三产业方面,围绕企业发展,主要以汽车运输、劳务输出为主。2018年,九场村继续围绕县乡统一规划部署,立足于全乡地理位置中心,交通网络发达、可利用土地面积多、人口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以新合河流为界,划分为两个片区,河南片区主打农业产业特色产业,如水稻、芒果、火龙果等,兼容新农村建设、观光农业,集生产、旅游、休闲为一体;河北片区重点发展钒钛矿资源开发、洗选、加工,运转洗选厂、尾矿库、货运站、工业服务区,正在形成工农互补、长短结合、梯级开发的战略布局。

平谷村地处新九乡政治文化中心,东靠炉库村,南接红格镇昔格达村,西与益民乡、桐子林镇交界,幅员面积14.4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组,村民887户2840人,居住有汉族、白族、傣族、蒙古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同胞。平谷村辖和平、白牛、老街、留米、麻力、平田、弯板、蚂蝗沟、野猪沟、白塔山10个村民小组,有集体承包水田面积781亩,旱地577亩,林地总面积13237亩。全村有大小企业26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2个,有集镇商贸区和蚂蝗沟汽车修理、物流运输区和高速公路出口便捷通道三大商务优势。2017年有村集体资金50万元,村民组集体资金达1900万元。

踏鲊村地处新九乡的东南部与会理县矮郎乡相邻,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8555亩,农耕旱地1751亩,水田1167亩)。村内海拔最低是石头社约1500米,最高为联合社约1800米,年平均气温为20℃,一年中最高气温约35℃,最低气温是 0℃,年均降雨量为800---900mm ,全年无霜期约340天。踏鲊村以农业生产为主,重点发展畜牧业、烤烟种植、早市蔬菜等。 踏鮓村现有新桥、炉房、新华、树合、中心、联合、石头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92户1527人,其中外来户11户68人。踏鮓村住房有100户为砖混结构,292户为土木结构。2017年全村总产值为358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985万元,占总收入的55%,养殖产业总产值227万元,占总收入的10%,2017年农民人均村收入14105元。 全村建有1条长7.5公里的村道,2017年已完成路面水泥硬化。村公路总长11公里,上接310省道。鲊河贯穿全村,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境内有一座中型水库(高堰沟水库、正常库容1160万立方米),一座小二型水库(踏鲊水库、正常库容102万立方米),大小山坪塘7座(其中:农户自建1座),水库及山坪塘给全社区起到了防洪抗旱的作用;全社区共有沟堰2万6千米(其中三面光沟堰1万2千米)。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