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阝江社区简介
寿阝江社区地处县城东面,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面与南河相临,南面与邓双相接,西面与南江社区相靠,北面与城北和复兴社区相连。现有总户数:3628户,总人口:9130人。社区内有6条主要街道:正东街(单号),外东街(单号),武阳南路、东顺河街、海峡街、横江街。有3个大型的居民小区:(南桥新天地、南河新城、南河公寓)。
社区内有驻区单位:新津一中,部队留守处,蜀津楼酒店。
社区内现有居民小区23个,下设四个网格,有专职网格员四名。有党员85个、空巢老人33个、留守儿童1个、残疾人55个、低保户26户、闲置房189、出租房225、流入人口259、店铺513。有综合办公场所近200平方米:党员群众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
社区自成立以来,组建了老年协会组织。以老年协会为载体下设:腰鼓队、舞蹈队、拳剑队、志愿者服务队。
2012年社区又组建了社区诗书画协会和少儿书法绘画培训班,以此将举办多次大型的展览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
五津镇南江社区于2001年11月成立,位于五津镇西南侧,是新津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段,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有居民小区59个,下设六个居民网格。常住户4607户,流动人口2078人,商家800余户,驻社区企事业单位7家。社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党员221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8人,网格综合服务员6人。在2012年8月份五津镇推行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南江社区作为试点首批进入了网格化管理实施阶段。按照“集中管理,条块结合,扩展网格,延伸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按照“1格1人”原则,选齐配强网格员队伍,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中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并强化工作职责,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常太化。 |
该村地处县城北面,故名。原属城厢乡的9保及11保,1949年初为9分会及11分会,1950年土改时为起家村、罗河村,1955年城厢乡撤销划归顺江乡管辖。 1958年公社化时,两村合并为10大队,1977年划出两个生产队到菜蔬大队。 因该大队地处县城之北而更名为城北大队,1982年为城北村,2001年建设城市社区时城北村一部份成为城北社区,2005年村组体制改革时将城北村改为城北社区。 2020年村社区调整,同意将城北社区管理的武阳东路1号至301号及第7居民小组划归城东社区管理。 城北社区名称和居委会办公地点不变;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津函【2020】88号。 新津县五津镇城北社区地处县东面,面积约4平方公里。东面与桥津社区相连,西面与城西社区相接,南面与复兴社区相依,北面与抚江社区相邻。社区总户数8239户,总人口20812人,实际人口17303人,其中农业人口676人,流动人口3400余人,户籍人口11480,社区内所设7个大居民组,22个居民小组。 |
城西社区位于新津县西大门,幅员2.5平方公里占据新津县县城的主要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的重要地理位置。人口总数17580人,我社区划分11个网格,其中流动人口2988人。我社区有9个集体经济组织,共有2568人,我社区共有党支部5个、党小组9个,党员242人,其中预备1人,社区办公地点位于纯阳大道33号,办公面积约600平米。办公地点配备电脑设备,远程教育设备,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老年协会活动中心。
现在我社区正面临着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农转非,城镇职工下岗再就业、群众的低保和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日益突出。我社区两委干部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将社区工作当作己任,服务好群众!
|
抚江社区简介
抚江社区成立于2001年12月,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居民住宅楼370余栋,住户2900余户,常住人口7290余人,流动人口1230余人,辖区单位7个,其中机关单位2个,学校0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个,个体商业网点249余个,有志愿者队伍1支23人。在五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原则,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和谐富裕新社区正在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二是创新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形成特色亮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四是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为载体,培育典型;五是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深入开展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切实服务群众,提高社区建设科学化水平;六是积极推进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七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在社会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市容环卫和市容秩序管理;二是加强辖区面源污染治理;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四是加强居民院落和“门前五包”管理;五是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六是加强群众、信访工作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七是做好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八是加强违法建设监督反馈,坚决做到了发现一处上报一处。在公共服务方面,一是抓好新型社区的建设工作,继续扩大就业规模,创新技能培训;二是全面完成社区社会保险工作;三是阳光操作社会福利、救助、扶贫、优抚等工作;四是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模式;五是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新模式,为着力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
辖区内有红石桥,故名。1949年前原属城厢乡12、13保,1949年初为12分会、13分会,后为红石村和龙王村。 1955年城厢乡撤消后划归顺江乡管辖,1958年公社化时为顺江公社11大队,原有9个生产队,1977年划出3个生产队到菜蔬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红石村,2005年村组体制改革时将红石村改为红石社区。 五津镇红石社区位于县城北面,社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共有人口3482人,红石社区下设九个居民小组,社区办公室位于兴园三路222号龙王渡小区内,社区辖区内有新筑股份有限公司、三旺伍田食品公司、恒力磁材有限公司、希望美好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
城东社区
五津镇复兴社区成立于2001年9月,地处县城东面。主要街道包括:模范街单号、正东街双号、外东街双号、武阳中路单号、武阳南路一至四十号、复兴街、胜利街、新民街、商业一街、商业二街、商业三街、商业街。社区面积0.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687人,住户2763户,复兴社区党委共有0党员151人,下设党支部5个。残疾人109人,复兴社区现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53户、68人,低保金额17342元。五保户4人,有生活小区54个,设网格5个进行管理,商家店铺1200余家。有幼儿园一所,小学校一所,贸易市场一个。
近年来,在五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广大社区居民的竭力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共建为纽带,以居民满意为准则。组织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搞好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驻区单位代表进入社区议事会,创造了一个文明安全的社区环境。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重点做好社区无人管理小区的管理工作,帮助成立业主委员会,发挥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将无人管理小区治理成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美好家园;重视调解协调工作,成立了由社区居民代表、党员组成的社区义务调解员队伍;社区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有图书室、文宣队、故事协会,成立了腰鼓队、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太极队等队伍。并多次参加县上禁毒日宣传、万人闹新春、科技进社区等公益活动。社区先后获得“成都市文明社区”、“成都市商业示范社区”、“成都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单位”、“成都市民主法治社区”、“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成都市科普示范社区,文号:成科协(2012)99号、“新津县巾帼文明示范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代表新津县接受成都市检查验收,获得成都市三圈层第一名的成绩、新津县2012年度“平安和谐示范社区、新津县2008-2012年度“三八红旗八集体”、新津县七一青年杯篮球比赛冠军等。
|
吴店社区基本概况
吴店社区位于新津县城以北4公里处,距成都22公里, 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社区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所辖17个居民小组,3561人,社区设一个党委,三个支部,党员102人。社区场镇市政功能相对完善,目前有学校、幼稚园、医院、银行、邮电、市场、广场等公共服务项目。
新建的吴店新型社区是县重点打造的农村新型社区之一,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集中居住了居民1000余户,2600余人。
吴店社区交通发达,新沙路和成新蒲纵横交错,泯江河与社区相邻,优质的泯江水源孕育了吴店一方土,勤劳淳朴的吴店居民,集先贤之智慧,涉岷江水之膏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田园城市在这里得到新的诠释,田园文化在这里得到新的演绎,田园经济在这里得到新的提升。
|
平岗社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镇政府,左面与古家社区相连,右面与新平镇相邻,南面与城西社区相连,北面与文武村相邻,道路平坦,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居民1809多人,常住人口约3520人左右,全社区共有8个居民小组,集中安置小区3个,属于中型社区。今年以来,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社区把实施“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作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全力推进,我社区进入全省1000个示范村庄行列,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
古家社区位于四川省新津县川浙工业园区内,全村辖区内有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农户518户,人口1612人,党员人数74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议事会成员35人。古家村共有劳动力635人,实现就业572人,占全村劳动力的90%,其中进企业务工285人、围绕园区从事三产业服务业202人、机关后勤公益岗位10人、从事种养殖业75人。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社区年集体收入8万余元,主要依靠收取门市租金
|
五津街道文武社区地处川浙工业园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社区便民服务地点设在兴园三路318号。社区8个居民小组。社区村民分别安置在纯阳花园一、二、三期,龙王渡一、二期,社区辖区内现有总人口4560人,辖区居住户1962户。其中:户籍数1356户,户籍人口3204人,流动人口1356人,常住人口4560人,下设两个网格。社区设有一个党委会,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1人。 社区在五津街道党工委、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及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幸福的新型社区。 |
临江村位于新津城北3公里,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东临岷江西河,有水塘面积约300余亩,水资源丰富,天府绿道工程“津津绿道”贯穿其中。林盘中散落的川西民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大量旅游、摄影、骑游爱好者前来游玩。临江村是县城五津街道唯一的人口散居农业村,所辖20个村民小组,人口3556人,1115户,全村下设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5人,预备党员2人。耕地3000余亩,其中柚树400余亩,葡萄400余亩,草莓40余亩,猕猴桃100余亩,蔬菜100余亩,花卉苗木600余亩,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集体经济品牌百年柚树(沙田柚)更是闻名遐迩,举办了13届柚花节和品果节。临江村有13个保存完好的川西林盘,特别是张大公馆林盘(临江村其中一个林盘)被确定为新津县五津街道推荐的融入全域旅游示范点(重点打造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