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南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多宝联保街道办事处,属一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多宝乡,属第一指导区。 1950年,属城关区;同年7月,析西南镇(原晋新乡)和多宝乡部分置保台乡(龙门乡)。 1954年,多宝乡与扶君乡合并为多扶乡。 1955年,保台乡并入晋新、多扶2乡。 1958年,多扶乡改为多扶公社。 1961年,扶君公社析出;同年7月,更名多宝公社。 1967年,多宝公社更名图强公社。 1981年,图强公社更名多扶公社。 1984年,由多扶公社改为多扶乡。 1985年10月,由多扶乡改为多扶镇。 1992年9月,扶君乡并入。 1997年7月,扶君乡析出。 2019年10月,撤销扶君乡和金山乡,划归多扶镇管辖。 |
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保关,属南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莲池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莲池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一指导区。 1950年,属城关区;同年7月,划归占山区。 1955年3月,划归晋新区。 1958年,改为莲池公社。 1967年,更名光辉公社。 1981年,更名莲池公社。 1983年,由莲池公社改为莲池乡。 2013年12月,由莲池乡改为莲池镇。 |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属在城里。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护城团,属中正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虹溪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东北镇,析虹溪置东北、西南2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东北、西南2镇合并为城厢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东北镇,析城厢镇置东北、西南2镇,属第一指导区。 1950年,属城关区东北镇;同年7月,东北镇改为东北乡。 1951年,属第一区(晋新区)。 1955年,东北乡并入晋新乡。 1961年,设常灵公社。 1967年,常灵公社更名星火公社。 1981年,星火公社更名常林公社。 1984年,由常林公社改为常林乡。 1992年9月,常林乡并入晋城镇。 1997年7月,晋城镇析置常林乡。 2006年8月,木角、群德2乡并入常林乡。 2019年10月,撤销常林乡和宏桥乡,两乡合并设立常林镇。 |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占山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一指导区。 1950年,属城关区;同年7月,划归占山区,置拱背乡。 1958年,改为占山公社。 1967年,占山公社更名火炬公社。 1981年,火炬公社更名占山公社。 1984年,由占山公社改为占山乡。 |
清宣统元年(1909年),名龙凤,属西区。 1950年7月,设会龙乡,属金凤区(后更名双凤区)。 1958年,会龙乡改为会龙公社。 1967年,会龙公社更名跃进公社。 1981年,跃进公社更名祥龙公社。 1984年,祥龙公社改为祥龙乡。 |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西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车龙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车龙联保改为车龙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五指导区。 1950年,属金凤区;同年7月,新文乡析出,属金凤区。 1951年,属第六区(占山区)。 1955年,属双凤区(后改为第五区)。 1956年9月,新文乡并入车龙乡。 1958年,车龙乡改为车龙公社。 1967年,车龙公社更名光芒公社。 1981年,光芒公社更名车龙公社。 1984年,由车龙公社改为车龙乡。 |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东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东太联保,属一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二指导区。 1950年,属城关区。 1951年,属第七区(多扶区)。 1955年,属晋新区(一区)。 1958年,设东太公社。 1961年,属多扶区。 1967年,东太公社更名向阳公社。 1981年,向阳公社更名东太公社。 1984年,东太公社改为东太乡。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南部县义和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义和乡。 1950年,义和乡析置罐垭乡。 1952年12月,划归西充县,属第八区。 1958年,罐垭乡改为罐垭公社。 1966年,罐垭公社更名永盛公社。 1981年,永盛公社更名罐垭公社。 1984年2月,由罐垭公社改为罐垭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