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曾建莲台寺于此,得名台子头。1949年简称台头。 |
村原名黑寺,明朝万历年间建村,因紧临黑寺庙,村以寺名。因黑寺之“黑”有黑暗之意,1960年改称光明。 |
古有聚落,原名帅庄,清道光时,何氏从本乡夏营迁此建村,更名为何庄。 |
清初,贺氏建村,名贺店。1968年洪水后,房舍倒塌,村民在原址南北建两个庄宅,因该庄居南,故名前贺店。 |
清初,李氏临路建村,设有客店。因南已有一店,两店对称,此店居北,故名后店。 |
清代,胡氏从安徽省颖州(今阜阳)逃荒来此建村,并筑寨,故名胡寨。 |
古时有庙,明初曾为官方人口登记造册办公地,因人口登记簿为黄色,名黄册庙。后演变为皇册庙。 |
清初李氏从山东省迁此建村名李庄。乾隆年间,李姓族中出了一个名士在村前盖了一座楼,遂更名李楼。 |
传明代时期,吕江、吕海等兄弟四人从山东省枣庄迁此落户建村,名吕大营。 |
清末,汤氏迁此临坡建村,故名汤坡。 |
清代中期,王氏建村,名王庄。民国时,其分支迁出,在南、北又各建一庄,因该庄居中,故更名中王庄。 |
1980年在此处人工筑垫新的土村台,故名新庄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