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杰”意为“繁华富饶”,故名。1987年设立。 达杰村东邻帮贡村,西邻夏间村,南邻增期村。设有一组、二组、三组、四组4个村民小组。人口220人。海拔4687米。 |
“米东”意为“马蹄形村庄”,故名。1959年9月后规划为贡德林乡的一个行政村,1987年规划到增期乡,并沿用至今。 米东村南邻帮贡村,北与墨竹工卡县日土乡相邻,东接加查县。设有秀知堂、当木那、米东3个村民小组。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247人。海拔4700米。 |
“真措”意为“形似云的湖泊”,故名。1959年9月属于贡德林乡的一个居民点,1987年撤区并乡后改为真措行政村沿用至今。 真措村南邻岗布村,距县城83千米,东接林芝工布江达县,北靠墨竹工卡县。设有德木塘、久杰、铁塔、吾如塘、牧场5个村民小组。海拔4727米。 |
“梦琼”意为“主要的小基地”,故名。1959年9月后规划为贡德林乡的一个行政村,1987年规划到增期乡,并沿用至今。 梦琼村东邻加查县,西邻帮贡村,南邻白金村。设有那亚列卡、塔沃列卡、大热列卡、假嘎西林、杰玛列卡、斯朗玛列卡6个村民小组。面积162平方千米,人口132人。海拔4281米。 |
“帮贡”意为“凹处的草地”,故名。1987年设立。 帮贡村西邻增期村,南邻梦琼村,北邻米东村。设有热多见、普谷朗、若果列卡、坡隆琼、毕琼荣、匹处常、帕拉多、多热玛杂8个村民小组。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350人。海拔4365米。 |
“达古”意为“部落名”。松赞干布时划分前后藏为五大翼中天如之一部,一个部落的地名。 1959年9月属于贡德林乡的一个居民点,1978年撤区并乡后改为达古行政村沿用至今。 达古村东邻加查县,西邻仁青岗,北邻支巴村。设有白、努确、嘎丹、达古、加秀5个村民小组。面积239平方千米,人口168人。海拔4066米。 |
“增期”意为“蓄水池外”,故名。1987年设立。 增期村东邻梦琼村,西邻里龙村,南邻卡乃村。设有加巴、增期、加巴、久多、加日岗5个村民小组。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900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冬小麦、油菜、豌豆,其中沃卡小油菜在全地区享有盛名。主要饲养家畜有牦牛、黄牛、山羊、绵羊、马等。通乡村公路。海拔4050米。 |
“岗布”意为“本村所在地平时下雪较多,位于山谷中而得名”。1959年9月属于贡德林乡的一个居民点,1987年撤区并乡后改为岗布行政村沿用至今。 岗布村东邻林芝市,西邻米东村,北邻真措村。设有庭布多、杰萨酷、热布冻嘎3个村民小组。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245人。海拔4776米。 |
“雪巴”意为“下方”,故名。1959年9月属于沃卡乡的一个居民点,1988年撤区并乡改为学巴乡,1998年根据小乡并大乡的要求改为雪巴行政村沿用至今。 雪巴村东林支巴村、白金村,南邻仁青岗村,北邻卡乃村。设有擦兄容、常巴、雪堆、木如雄、雪麦、隆岗6个村民小组。海拔3910米。 |
“措巴”意为“估计”,故名。1959年9月属于贡德林乡的一个居民点,1987年撤区并乡后改为真措行政村沿用至今。 措巴村东邻雪巴村,西邻里龙村,南邻雪巴村。设有措巴1个村民小组。面积24.5平方千米,人口127人。海拔4166米。 |
“卡乃”意为“夹住”,故名。1959年9月属于贡德林乡的一个居民点,1987年撤区并乡后改为卡乃行政村沿用至今。 卡乃村东邻白金村,西邻里龙村,南邻雪巴村。设有卡尼、莫巴、嘎尔仓、恰麦4个村民小组。面积45.4平方千米,人口528人。海拔4100米。 |
“白金”意为“大额头”,故名。本村有座叫哲庆的山而演变出来的,(白庆跟哲庆都为大额头之意。 白庆是地方语)1959年9月属于沃卡区的白金乡,1987年撤区并乡后改为白金行政村沿用至今。 白金村东邻梦琼村,西邻卡乃村,南邻达古村。设有白京、志龙2个村民小组。面积44.2平方千米,人口309人。海拔4300米。 |
“支巴”意为“阴处”,故名。1987年设立。 支巴村西邻雪巴村,南邻达古村,北邻白金村,距增期乡政府11千米。设有丹乃、东支巴、西支巴、多日、杨阿、德尔康萨6个村民小组。面积69.2平方千米,人口556人。海拔41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