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芙蓉墩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芙蓉墩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安复乡第8保。

1949年后属一区(城关区)芙蓉乡。

1958年改为芙蓉公社五联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五联村。

驻地中业。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安复乡第九保。

1949年后属一区(城关区)芙蓉乡。

1958年为芙蓉公社太字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太字村。

驻地南埂。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双峰第7保。

1949年后属一区(城关区)城郊、芙蓉两乡。

1958年为芙蓉公社江河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江河村。

驻地阳家圩。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后三联境内有三个初级社,分别是边湖社、骆岭社、百泉社,1958年成立芙蓉人民公社,将三个初级社联合成立三联大队,三联由此得名。

1979年五七农场撤销后,将该辖区的新农村和五昌庙两个自然村并入三联大队管辖。

直到1984年体制改革时,将三联大队更名三联村,驻地骆家岭。

后来1995年撤乡建镇后,为芙蓉墩镇三联村。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陶狄乡第78保。

1949年后属1区(城关区)凉亭乡。

1958年属芙蓉公社凤凰大队,驻地凤凰庙。

在文革期间(约1973年)改为向阳大队。

1978年后改为凤凰大队。

1984年改为凤凰村。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陶狄乡第11保。

1949年后属一区(城关区)凉亭乡。

1956年成立青丰高级社。

1958年属芙蓉公社青丰大队。

1982年因重名改为凉亭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凉亭村。

2003年撤村并组,撤风形村并入凉亭村,驻地凉亭。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湖西乡第4保。

1949年后属四区(太平区)湖西乡,1958年属太平公社岷山、丰塘两个大队,1961年属湖西公社,1969年并为岷山大队。

因重名,1982年一普时名更为白莲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白莲村。

驻地石家。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湖西乡第一保。

1949年后属四区(太平区)湖山乡。

1954年属三区(马路区)黄岭乡。

1958年属太平公社,1961年属湖西公社,均称湖山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湖山村。

2002年属芙蓉墩镇。

驻地原名叹子岭,70年代分生产队时划出一片名红光。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湖西乡第3保,1949年后属四区(太平区)永乐乡,1958年属太平公社,1961年属湖西公社,均称长山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长山村。

2001年11月因撤乡并镇,湖西乡撤销,并入芙蓉墩镇,2003年因撤村并组,撤销长垅村,并入长山村。

驻地朱家塘。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湖西乡第五保。

1949年后属四区(太平区)湖西乡。

1951年改属柘林乡。

1956年以“红光”和“合桥”两个初级社各一字合并为“红桥”高级社。

1958年属太平公社,1961年属湖西公社,均称红桥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红桥村。

本村原属湖西乡,自2001年撤乡并镇,并入芙蓉墩镇。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原湖西乡3、4保,1949年后属四区(太平区),1958年度属太平公社湖西永丰大队,1961年属湖西公社湖西永丰大队,1968年合并为湖西大队,同年底改名为湖西公社农科所。

1984年更名为湖西农科所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湖西乡6保。

1949年后属四区(太平区)湖西乡。

1951年改名柘林乡。

1958年属太平公社称柘林大队,1961年属湖西公社。

1984年体制改革,改名为柘林村。

2001年撤乡并镇由芙蓉墩镇管辖。

得名后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双峰镇第8保。

1949年后属一区(城关区)芙蓉乡。

1952年属芙蓉公社芙蓉大队。

1984年更名为芙蓉村。

2003年撤村并组,更名为芙蓉墩镇芙蓉居民委员会。

驻地大埂。

2010年改回名芙蓉村至今。

得名后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