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鲁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鲁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元代设千户屯兵于诸翟,即什八郎寨。清末杨氏在什八郎寨西建村定居,故名西杨什八郎。
清末,安氏从季什八郎迁居此地,故名安什八郎。
清末,村民从季什八郎南迁一千米建村,因王姓人多,故称今名。
清末,杨氏从季什八郎南迁建村。因村小,俗称小什八郎。土改时期,改为今名。
清末,部分村民从后白楼南迁0.5千米建村,取名前白楼。
据孔氏家谱记载:元初,孔氏从山东曲阜迁居北游店。明洪武二年(1369),又移居此地。后建楼,因外墙用石灰粉刷,外人赠村名大白楼。后分为两村,即前、后白楼。1970年,后白楼又分为东西两村。因居西,故名为西白楼。
据孔氏家谱记载,元初,孔氏从山东曲阜迁居北游店。明洪武二年(1369),又移居此地,后建楼,因外墙用石灰粉刷,外人赠村名大白楼。后分为两村,即前、后白楼。1970年,后白楼又分为两村,即东、西白楼。因居东,故名为东白楼。
据孔氏家谱记载:元初,孔氏从山东曲阜迁居北游店。明洪武二年,又移居此地。后建楼,因外墙用石灰粉刷,外人赠村名大白楼。后分为两村,即前、后白楼。1970年,后白楼又分为两村,即东、西白楼。因居东,故名为东白楼大队。1982年,东白楼又分为两个村,即东白楼和中白楼。位于东、西白楼中间,故名为中白楼。
明永乐年间,顾氏三兄弟自山西洪洞迁来,二弟顾二头居此,故名顾二头,后简称顾头。
据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高氏从山东益都县懒柳村集马道街迁此大庙旁定居建村,故名高庙村。
明永乐年间,马、刘两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名马刘庄。清代,有铁姓家族从户部寨迁于此地。当时受封建迷信影响,忌讳村北什八郎,又因马家后继无人,故改名为铁刘庄村。
1960年,雨水较大,已成水灾。户部寨乡以北金堤河两岸几个村庄受灾严重。因准备修水库,部分村民自本县户部寨乡移居此地建村。原属濮阳县农场管辖,后改称新村。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一古庙住过。临走时,在庙门上留下“龙宿”二字。后人迁此定居,故名龙宿村。
明永乐年间,王、朱、刁等姓从山西洪洞迁此一古寺附近建村,分别取名王小寺、朱小寺、刁小寺。民国初期,因人口增多,三村连成一村,取名小寺上。1991年,经上级批准分为东、西两个行政村,因居东,故名东寺上。
明永乐年间,王、朱、刁等姓从山西洪洞迁此一古寺附近建村,分别取名王小寺、朱小寺、刁小寺。民国初期,因人口增多,三村连成一村,取名小寺上。1991年,经上级批准分为东、西两个行政村,因居西,故名西寺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