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葭沚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葭沚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取井头、马屿头两自然村的首字,故名。
座落在中村前面故名。
原名西山石塘港,每逢五、十进行集市贸易。解放后因介于前村与后村中间,故名中村。
村庄位于北山下首,故名下北山。
因姓马的人先在此定居,历史上惯称为上马。而上马后大村是驻地在上马自然村后边,山清水秀,社会和谐稳定,历史悠久,故名。
因驻地在上马自然村前面,故称上马前大村,故名。
由花后堂和前泾口、后泾口、瓜屿四个自然村组成,花后堂原名豁野堂,因当地一庵堂名而得之,由当地方言谐音而演变成花后堂和花药堂。取各村首字而得名。
早年,此地东面河上有一座石桥,并建有水闸,称闸桥。群众惯称栅桥。村以此得名。
原先该地没有人家,只有路廊。后来姓董的兄弟俩从下洋迁至此,宿在路廊里,人口逐渐发展,始成村落,故名。
据传早年此处系浅海,埠头堂是渔船埠头,乌龟山是岛屿,网岗岭是晒网的地方,当地张网捕鱼者较多,海里有很多打渔吊网之木桩,涨潮前到此布网,退潮后小船来收网。故称之为网桩。后来沧海变桑田,因“网桩”与“马庄”两词谐音,遂惯称马庄。另马庄可能在元朝才形成陆地,在现在马庄东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葭沚泾,原来也是一条海堤,由于沿海台风多,海堤常被冲毁,作物被淹,造成家破人亡,为了保平安,村里建了三处寺庙,西边大帝爷庙、北边观音堂、东边有关帝庙。关羽的赤兔马经常出来吃稻苗麦苗,庙前几户农户不敢赶,让它吃,但神马吃了以后,三五天后禾苗生长得更加旺盛,嫩绿,产量也比没吃的田块高,因此以神马名,遂改名为马庄。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